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原定10月26日访华,出发前24小时突然宣布推迟,德方给出的理由是“中方没安排够会谈”。
这说法实在站不住脚,国家级访问的议程安排,通常要提前数周反复确认,临出发才提“会谈不够”,明眼人都看得出是遮羞布。
随后,德国《世界报》发文感叹“中国为什么突然给我们一巴掌”。这番委屈的发言,倒让人想问一句:他们真不知道自己哪儿做错了?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
稀土和半导体成了“要挟清单”
我们先从瓦德富尔这次访华想谈什么说起,这位外长出发前就把底牌亮得明明白白,核心议题就两个:要求中国调整稀土出口管理,同时替荷兰“挡枪”,阻止中国对荷兰半导体技术限制的反制。说白了,就是一手要资源,一手要特权。
德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有多严重?德国91%的稀土供应来自中国,高性能永磁体依赖度更是居高不下。这些材料用途极广,电动汽车、风力发电机、精密仪器,哪样都离不开。2025年前8个月,中德贸易额达1634亿欧元,中国重新超过美国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
![]()
可就是这么个经济关系紧密的合作伙伴,德国却带着“指令清单”上门谈判。更离谱的是荷兰那档子事,荷兰政府之前强行干预安世半导体的中资股权,这家企业生产的芯片,德国每辆汽车要用五百枚。供应一断,德国汽车工业立马受影响。
按理说这是荷兰自己惹的麻烦,结果德国外长要来替荷兰说情,这算盘打得可真精。中国商务部早就说得很清楚,稀土管制是依法完善出口管理体系,一直给欧盟企业开绿色通道。安世半导体的事,是荷兰不按规矩办事,欧盟该管的是荷兰,不是来中国施压。这么简单的道理,德国偏要装不明白。
![]()
嘴上说合作,背后捅刀子
德国对华政策有个毛病,就是“政经分离”。嘴上说重视中德经贸合作,转头就在国际场合配合美国唱反调。这次瓦德富尔访华前,不仅公开配合美国炒作议题,还在跟日本会谈时对中国说三道四。
这种做法实在下头,一边想从中国市场赚钱,一边又要在政治上占便宜。德国三大车企在华销量常年占据重要份额,本土销量远不及在华表现。
德国化工、机械制造这些支柱产业,哪个不依赖中国市场和供应链?巴斯夫集团曾启动“去中国化”评估,却发现替代方案成本将飙升47%。可德国政客偏要搞“价值观外交”,一边伸手要利益,一边踩中国红线。
![]()
德国政府内部其实也乱得很,瓦德富尔所属的基民盟抱着“价值观外交”不放,同为执政伙伴的社民党却主张务实合作。总理府想维持经贸合作,外交部主张展示强硬,经济部担心失去中国市场。这种各奔东西的局面,连德国自己都协调不好。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瓦德富尔原定访华团里,德国工业界代表集体缺席。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人和稀土进口企业老板,一听外长在红线问题上说了不该说的话,全打了退堂鼓,这本身就是对他外交路线的不信任票。
中国外交部的回应很明确:相互尊重是中德关系的前提,不能一边期待合作红利,一边损害中国核心利益。可德国偏要装糊涂。
![]()
把礼貌当软弱的老毛病
德国这些年对华政策有个致命误判,就是把中国的克制当成了软弱。过去中国在一些问题上比较包容,结果德国以为这是永久性的。现在中国明确划出红线,德国反而觉得“受委屈”了。
根据外交惯例,外长访问由同级官员接待是标准配置。中方安排王毅外长会晤,已经尽到东道主本分。德方还期待“更高层级会谈”,殊不知中国近期有中美贸易谈判、APEC峰会筹备等密集日程。中方能抽时间接待,恰恰体现了对中德关系的重视。
![]()
可瓦德富尔显然误判了形势,他把中国的外交礼貌当作妥协信号,以为靠施压就能换取特殊待遇。殊不知,在涉及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中国从不会妥协。从过往的经验就能看出,傲慢和威胁在中国这里毫无用处。
德国央行行长纳格尔,还跳出来放狠话,说欧洲“必须做出大胆决定”“干票大的”。这种言论暴露了德国的心态,既想继续享受合作红利,又不愿放下身段平等对话。
![]()
谁更需要改变自己?
瓦德富尔访华推迟后,德国舆论出现了反思声音。德国社民党外交事务发言人阿赫梅托维奇说,这个时候取消对话“不是好兆头”,德国需要重新思考对华战略。德国《焦点》周刊更是指出,指责中国对欧洲不利“这种做法是愚蠢的”,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向中国学习,而非惩罚。
问题是德国学不学得会,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已经警告,安世半导体危机将对欧洲汽车工业造成“迫在眉睫的扰乱”。一些企业库存耗尽后面临停工,寻找替代供应商需要数月时间。西门子、道依茨这些德国工业巨头都急得上火,可德国政府还在政治游戏里转圈圈。
![]()
中国对德国企业其实一直保持开放态度。德国车企高管在京沪等地依旧受到欢迎,中方表示稀土等材料只要按规矩申请就能合作。说到底,中德关系要想健康发展,德国必须摒弃优越感,学会平等对话。
德方若真重视这段关系,就该先放下身段,认清现实。英国《金融时报》都直言这是默茨政府的“超级外交灾难”,德国经济已停滞三年,此时与中国闹不痛快,无疑是自己跟钱过不去。否则等失去对话机会时,恐怕连“外长级会晤”都会成为奢侈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