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在太原市横岭村十字沟那片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发生了一起意外。一名驴友不慎从四五米高的山坡滚落,重重地摔在了南沟底。这片区域手机信号完全消失,四周荆棘丛生,深秋的寒冷与身上的伤痛一同袭来,让这名驴友被困在这绝境之中,整整一天一夜都难以脱身。
山西蓝天救援队队员艾小敏事后回忆道:“山里温度极低,又没有信号无法向外界求救,要是再晚一点发现,他很可能会因为失温而出现危险。”
直到3日,一名参与崖降活动的驴友偶然间发现了被困者。这名发现者艰难地爬至山顶,才终于拨通了求救电话。
![]()
当日下午3时整,山西蓝天救援队闻令而动、迅速集结完毕。第一梯队的救援人员们携带好绳索、脊柱担架等专业救援装备,毅然决然地率先朝着那片深山进发——一场争分夺秒、与时间展开较量的极限救援行动就此拉开了帷幕。
“一路上全是断崖,根本没有路可走,荆棘还不停地划伤脸和手。”下午4点12分,救援第一梯队沿着北沟山脊梁开始下行,每迈出一步都小心翼翼、格外谨慎。
![]()
队员们身负沉重的救援装备,在艰难的山路上负重前行。他们时而挥动手中的刀具,奋力劈开那密密麻麻、阻碍前行的荆棘,硬生生开辟出一条可供通行的道路;时而又紧紧贴着陡峭的崖壁,手脚并用,艰难地向上攀爬。现场拍摄的视频,清晰记录下了他们这惊险万分的一幕:脚下,是深达数十米的幽深沟壑,让人看了不禁心生恐惧;身旁,是锋利无比的灌木丛,稍有不慎就会被划伤。
下午17点25分,经过不懈的努力,救援人员终于在南沟底发现了蜷缩在地上的被困者。经初步检查,被困者骨头并无大碍,但腰部有拉伤情况,虽腰胯疼痛、无法坐立,不过生命体征平稳。
![]()
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第一时间用专业的脊柱担架将被困者的身体稳稳固定住,接着又用卷筒将其全身仔细包裹,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被荆棘划伤的细节,这份专业与细致中,尽显对被困者的关怀与温暖。
而转运过程,无疑是此次救援行动中最为艰巨的挑战。体重近两百斤的被困者,需要从地势低洼的沟底,穿越重重断崖向上转移。“一开始,大家还能抬着他艰难行走,可走着走着,前方根本没了路,实在无法继续前进,只能借助绳索,咬着牙向上硬拉。”
此时,夜幕早已降临,四周漆黑一片,唯有无人机散发出的微弱光芒,成为救援现场唯一的光源,照亮着这条艰难的转运之路。
![]()
救援人员们迅速组成人力接力队伍,他们手拉着手,宛如一条坚韧的链条,在湿滑难行的山路上,一步一步艰难地挪移着被困者。
“小心脚下的大石头!”“慢点,担架卡住了!”对讲机里不断传来紧张的呼喊声,与此同时,队员们响亮的号子声也在幽深的山谷间回荡,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
随着第二、第三梯队陆续赶来增援,大家齐心协力,分工明确,交替着搬运被困者。
![]()
从下午4点到深夜12点半,经过8小时不间断高强度救援,被困者被成功转运至山顶。12点50分,伤者顺利移交120急救人员送往医院。据悉,此次救援历时近8小时,山西蓝天救援队出动19辆车、40余名队员。近年来,驴友遇险事件频发,多因擅自进入未开发区域、缺乏专业装备和应急意识。
![]()
在此特别提醒各位户外运动爱好者:进行户外探险活动时,请务必远离“野路子”——千万不要擅自闯入未开发的“野景点”,一定要选择正规、安全的路线出行。出发前,要提前做好详细的行程规划,准备好通讯设备、急救药品等应急物资,以备不时之需。同时,尽量避免单独行动,降低风险。若在探险过程中遇到危险,千万不要盲目自救,要及时拨打110、119求助电话。
要知道,每一次成功救援的背后,都是救援人员冒着巨大风险换来的生机。他们不辞辛劳、不惧危险,只为守护每一个生命。所以,我们要敬畏自然、遵守规则,这才是对生命真正的负责!
来源:并州之剑龙城1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