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水轮流转,行业亦如是。
曾几何时,长视频的战场是赢家通吃的天下。一部爆款便能定义平台的一个季度,甚至一年。那时的竞争,是零和的、是同质的、是充满不确定性的。
然而风水悄然转向。如今的牌桌上,不再有永远的庄家,只有轮流坐庄的玩家。当然,所谓的风水轮流转,从来不是玄学的偶然,而是行业周期与市场规律早在暗处写下的答案。
主笔/ 佳佳
文章架构师/ 拓拔野
出品/ 飞娱财经
![]()
长视频行业的三轮风水流转
一部现象级作品,往往是行业风水转向的显性信号。
2023 年,《狂飙》以横跨二十年的叙事纵深、立体鲜活的人物塑造,不仅创下全网正片有效播放量超百亿的好成绩,更让爱奇艺会员数单季度增长超过预期,成为长视频行业久违的强心剂。爱奇艺也凭此一役,重新站回牌桌中心。
紧随其后,腾讯视频凭借《三体》、《漫长的季节》和《长相思》在多类型赛道持续领跑;优酷则以《长月烬明》、《少年歌行》和《偷偷藏不住》在垂直领域深耕;芒果TV的《大侦探第八季》、《乘风2023》及《声生不息·宝岛季》则继续巩固其综艺霸主的地位。
![]()
时间来到2024年,剧集市场的热闹从腾讯视频的《繁花》开始,随后,《庆余年第二季》《与凤行》《玫瑰的故事》《九重紫》相继发力,形成了一轮强劲的内容矩阵;优酷拼接《墨雨云间》《新生》等完成惊艳逆袭;爱奇艺以《我是刑警》《唐朝诡事录之西行》《猎罪图鉴2》等系列化作品的稳健回归;芒果TV也以《小巷人家》《好运家》持续出圈。
![]()
各平台在全年中轮番登场,彼此呼应,生动演绎着“你未唱罢我登场”的行业轮动格局。
进入2025年,平台间风水轮转的节奏愈发清晰。上半年,《大奉打更人》《藏海传》《国色芳华》《白月梵星》4部古装剧位居2025H1全网累计霸屏榜前四,腾讯视频、优酷、芒果TV、爱奇艺各占一部。其他剧集,爱奇艺《生万物》《赴山海》,腾讯视频《折腰》《朝雪录》《许我耀眼》,芒果TV《五福临门》,优酷《难哄》《蛮好的人生》等,均表现亮眼。
![]()
平台轮流坐庄,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阶段性的领跑者。
![]()
周期,是唯一的“玄学”
“风水轮流转”看似玄乎,实则是长视频行业多重周期叠加的必然结果。
褪去“玄学” 外衣,其本质是内容生产、市场反馈与用户需求形成的周期性循环,每一次转向都有迹可循、有据可依。
制作周期是其中最直观的维度。一部S级剧集从立项到上线,平均需要18-24个月。其中剧本开发6-8个月,前期筹备3-4个月,拍摄制作5-7个月,后期制作4-6个月。这意味着当前市场上线的爆款,实际上反映的是两年前平台的战略布局和内容判断。
以《狂飙》为例,该剧于2019年正式立项,2021年9月开机,4个月后杀青,经过大半年后期制作,于2023年1月上线。这个典型的时间线解释了为什么爆款难以持续——每个爆款都是特定时间节点下,创意、制作、市场环境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
剧集排播同样影响深远。各大平台的排播策略往往遵循同期对打货错峰竞争原则,这就形成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市场节奏。数据显示,2023年四大平台重点独播剧的上线时间间隔平均为45天,恰好是一个爆款内容的完整热度周期。
平台内部同样存在资源调配周期。一个爆款项目成功后,平台往往会倾斜资源扶持同类型项目,但这种资源转移需要时间。通常需要6-9个月才能完成从团队组建到项目启动的全过程,这期间就为其他平台留下了市场空间。
广告投放周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轮转效应。广告主预算分配通常按季度调整,当一个平台连续两个季度表现平平,广告预算就会向其他表现更好的平台流动。这种资金的流动性,间接推动了内容的轮转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内容创新本身也存在周期性。某种类型剧的创新突破后,往往会经历模仿、同质化、观众审美疲劳、再创新的循环过程。比如悬疑剧从2020年的《隐秘的角落》到2023年的《漫长的季节》,正好完成了一个创新周期。
因此,理解周期,就是理解当下长视频行业的基本规律。
![]()
平台定穴之“道”,各家有各家的发力点
风水轮转过程中,头部长视频平台早已脱离同质化混战,各自找到适配自身基因的舒适区与发力点。
腾讯视频的发力点,在于头部聚焦和生态联动。在行业收缩产能的背景下,其果断砍掉中腰部项目,将资源集中于S级与A+级头部项目。这种“少而精”的策略,使其在“爆款”制造上保持了极高的命中率。《三体》《繁花》等作品不仅成为全民热议的文化现象,更凭借其超高的口碑稳固了平台的品牌形象,证明了优质内容无与伦比的穿透力与长尾效应。
与此同时,腾讯视频背靠腾讯庞大的生态体系,其与阅文集团、腾讯游戏的深度联动,构成了从文学IP到影视剧集,再到游戏衍生品的完整开发链条,极大地放大了头部IP的价值,实现了“一鱼多吃”。
相比之下,爱奇艺则更侧重于剧场化运营与品质导向的策略。继迷雾剧场成功破圈后,爱奇艺持续深耕垂类剧场品牌,如恋恋剧场、小逗剧场等,通过类型化、规模化的内容供给,精准圈定特定用户群体,培养稳定的观看习惯和品牌忠诚度。这种模式在保证内容质量基准的同时,也实现了制片流程的标准化与成本可控。
而优酷则偏向内容精品化和短剧转型。一方面,推出“优酷原创”新厂牌,以强叙事、系列化、国际视野追求“好故事”;另一方面,实施“限集令”,限制16集以上自制剧和定制剧的产出,推动短剧发展以应对观众注意力分散、弃剧率高的行业痛点。
芒果TV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是台网联动与年轻语态。依托湖南卫视的内容积淀,其在综艺领域保持一周七天不间断更新的频次,通过《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等王牌综艺为剧集引流;剧集则聚焦青春、甜宠、家庭等年轻用户偏好的题材,即便《五福临门》等作品口碑中等,仍能凭借精准的用户定位实现流量破亿。
![]()
这种差异化竞争格局的形成,是各平台基于自身资源和能力特点,选择最适合的发展路径,也是长视频行业成熟的标志的标志之一。
![]()
爆款常有,但为何常爆不常有?
尽管平台各有章法,但“难以连续爆”仍是行业共同面临的风水困局。
截至目前,2025正片有效播放较高的剧集中依然没有出现全民爆款,豆瓣评分超8分的作品反而是如《无尽的尽头》《鹊刀门传奇第二季》等热度相对较低的剧集,难以形成破圈效应。
爆款断档的背后,是行业发展的三重深层梗阻。
第一重梗阻,可以归结为管理懈怠与路径依赖。一个项目成功后,不少平台很容易陷入“翘尾巴”的懈怠状态,仿佛握住一次爆款密码就掌握了行业通途,既失去了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感知,也丢掉了对内容品质的极致追求。
更关键的是,这种成功后的懈怠往往会形成路径依赖——习惯了靠单一爆款“躺赢”,便不愿再花精力探索新题材、培育新团队,总想着复制过往经验走捷径。最终让观众审美疲劳,连原本的核心受众都纷纷流失。
第二重梗阻,是连续性创作能力的缺失。《庆余年第一季》2019 年爆火后,第二季虽间隔4年上线仍斩获高流量,但第三季因编剧团队变动、剧情逻辑断层,尚未开播便引发观众担忧;类似地,《长安十二时辰》《隐秘的角落》等爆款作品,均未能形成稳定的续作IP。
![]()
长视频的连续性爆火,需要稳定的创作团队、连贯的剧情逻辑与持续的内容创新,但当前行业项目制为主的运作模式,难以保障长期创作规划,导致一部爆、后续弱成为普遍现象。
第三重梗阻,是外部注意力的严重分流。传统长视频需要用户投入连续的时间和情感,而短剧则提供了“即插即用”的娱乐体验。这种体验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也重塑了用户的消费习惯。
技术创新带来的挑战同样值得关注。AIGC等新技术的应用,既为内容创作提供了新工具,也改变了内容生产的门槛和节奏。传统长视频制作如何在新技朮环境下保持竞争力,成为行业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
飞娱财经的思考:风水之上,是长期主义
行业的风向从不是凭空吹拂的偶然,而是供需、创作与用户注意力共同编织的必然轨迹。
而超级爆款的意义,从来不止于流量。对内,它是指引团队方向的创作北极星,让经验沉淀为可复用的方法论;对外,它则是检验行业工业成色的技术验金石。无论是《流浪地球》的特效突破,还是《长安十二时辰》的服化道考究,正是爆款背后的匠心,推动中国长视频制作水准稳步提升。
行业的进步从非直线跃进,而是在试错与迭代中螺旋前行,每一次风水转向,都是对重短期、轻长期心态的修正。
飞娱财经认为,风水会轮转,但底色不会变——那就是对好内容的信仰。当平台回归叙事本质、深耕自身特色,用户自会用时间投票。
♡ 「飞娱财经」用心出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