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疑遭微小碎片撞击,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这是中国空间站进入载人状态以来,首次出现较大幅度推迟返回时间。
虽然目前为止还没有撞击在哪个部位,影响有多大的消息,不过还是令很多人担心,神舟二十号还能顺利返回地球吗?
![]()
据央视报道,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疑似遭遇空间微小碎片撞击,正在进行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
为了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和任务的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11月5日实施的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可能大家不知道,一粒小小的太空碎片,破坏力究竟有多惊人?
![]()
这么说吧,即便是一粒直径仅有0.5厘米的铝屑,在轨道速度推动下,速度可以达到 7-15公里/秒,大约能产生30克TNT同等的能量。
在这样的超高速撞击下,如果空间站舱体没有有效的防护措施,根本扛不住。
历史上,国际空间站就曾多次遭遇类似撞击,导致太阳能帆板出现微孔或结构损伤。
不过,中国航天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比如,中国空间站各舱段,采用玄武岩和芳纶制作的复合材料组成的填充式防护结构。
![]()
玄武岩具有高强度、高硬度的特点,能够为舱体提供坚实的物理屏障;
而芳纶则以其出色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进一步增强防护效果。
神舟飞船同样有着可靠的防护手段,它采用了类似国际上惠普尔盾多层防护结构的技术。
![]()
这种结构就像一层层的“铠甲”,当太空碎片撞击过来时,最外层会首先承受冲击并将其分散,后续的多层结构会进一步削弱碎片的能量,从而大大降低碎片对飞船内部造成严重损害的可能性。
除了被动防护,空间站还配备了主动监测和响应机制。
其中,核心舱上的大型机械臂扮演着关键角色。
它配备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能扫描飞船外表面,捕捉潜在损伤的图像和数据。

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像爬虫一样,在舱体上自主地爬行移动,从而进行360度无死角的巡视和配合任务。
宇航员可以通过它近距离观察飞船的受损情况,进行详细的取证工作。
在必要的时候,宇航员还能实施出舱行走,亲自到飞船外部近距离查看撞击部位的具体状况。
![]()
与此同时,地面监测人员会结合舱内气压等其他各项数据,综合判断飞船是否具备安全返回的标准。
一句话总结,不论是飞船遭遇碎片撞击,还是空间站遭遇碎片撞击,我们都有完善的应急预案。
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一旦神舟二十号确认严重受损,不具备安全返回的技术标准,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发射备份飞船将航天员安全接回地面。
![]()
众所皆知,我国空间站载人天地往返运输采用的是“滚动备份”方案。
简单的说,神舟二十号发射时,神舟二十一号进入备份状态,神舟二十一号发射时,神舟二十二号就进入备份状态。
据悉,神舟二十二号目前就停留在垂直总装测试厂房的备份工位上。
如有需要,走完垂直转运和测试的流程,预计几天内就可以发射。
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为啥不就近使用神舟二十一号飞船?
这是因为空间站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
作为一个长期有人驻留的平台,空间站必须随时保持一艘完整的载人飞船驻留,以应对突发紧急情况。
如果贸然动用神舟二十一号返回,就相当于剥夺了空间站的“生命艇”,这会增加剩余航天员的风险。
因此,神舟二十一号只能作为在轨备份,而非随意调用的返回工具。
最后,期待神舟二十号飞船在完成评估后,能够平安地载运航天员返回地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