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全球都在看中国将如何救援航天员! 俄罗斯和美国9个月, 中国多久

0
分享至

前言

在神舟二十号原定返回前夕,任务突然被叫停,原因是飞船可能遭遇了一次微小碎片的撞击,虽然三名航天员都安全,但这次突发情况让全球都屏住了呼吸。



中国官方正在全面评估风险,决定何时让他们回家,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挑战,也是一场对各国太空应急能力的现实考验,面对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中国会怎么把人安全带回来?这成了全世界都在关注的问题。



悬在头顶的子弹

在太空中,无论你是哪国的宇航员、坐哪国的飞船,只要离开地球,就等于暴露在一场永不停歇的“太空枪林弹雨”里。



这里的“子弹”,不是枪打出来的,而是漂浮在轨道上的各种碎片,它们有的来自自然,比如微小的陨石,有的则是人类自己制造的航天器残骸、卫星碎片、火箭残骸等等。

别看它们小,它们是所有航天器头顶的最大威胁,这些碎片恐怖在哪里?不是数量大,而是速度快得超乎想象。

太空中运行的飞行器普遍速度是每秒7.9公里,这意味着哪怕两块人造碎片方向相同、追尾撞上,相对速度也能达到7.9公里每秒。



一旦是迎头相撞,直接翻倍,接近每秒16公里,如果是来自深空的微陨石,那么速度更夸张,最高能达到每秒70公里,与航天器相遇时,相对速度甚至接近78公里每秒。

这是什么概念?举一个形象但绝对真实的数据:一块只有1克重的人造碎片,以这样的速度撞击航天器,产生的能量相当于30克TNT炸药。

如果换成1克重的微陨石,能量可飙到727克TNT,后者已经比一枚重型反坦克破甲弹的主装药还大,简单说,这些碎片就是“高速炸弹”,但你看不见、摸不着,只要被撞上,就可能导致飞船报废、舱体破裂、甚至造成人员死亡。



航天器的外壳并不厚,空间站看着庞大,其实外面就是薄薄一层金属材料,虽然像天宫核心舱这样的关键部位有专门的防微流星材料,多层结构中甚至加入类似防弹衣的Kevlar纤维,但这只对非常微小的碎片有效。超过克级的碎片,一旦撞上,基本防不住。

因此,各国空间站要不断规避大碎片,控制中心每天都在监测轨道垃圾,一旦发现有较大碎片经过附近,就要马上调整轨道,让空间站“让路”。



但真正危险的是那些小得无法实时监测的微碎片,它们来无影去无踪,只能拼运气,而且,太空中的碎片数量已经失控。

2009年那次著名事故:俄罗斯“宇宙2251”卫星撞上美国“铱星33”通讯卫星,一次碰撞制造了上万片碎片,这些东西将至少在轨几十年,它们像幽灵一样飘在轨道上,随时可能撞向任何国家的航天器。



所以,在太空生存,从来不是浪漫的科幻,而是每天都在赌:赌不会撞、赌壳够硬、赌系统扛得住,只要一次碎片击穿,就可能让飞船瘫痪、让空间站漏气、甚至让宇航员失去回家的机会。

回家之路为何中断

当航天器被碎片击中,或出现自身故障,宇航员最害怕的事情就发生了,失去返回地球的能力,历史上,俄罗斯和美国都经历过同类事件,两者原因不同,却同样让宇航员陷入无法按计划回家的困境。



先说俄罗斯,2022年12月14日,正在国际空间站上对接的联盟号Soyuz MS-22飞船突然喷出白色物质,监控分析后确认,推进舱散热器被击穿了一个只有0.8毫米的小孔。

这小孔几乎是针尖大小,但影响巨大,冷却剂泄漏、热控系统瘫痪,如果宇航员硬着头皮乘它回地球,在通过大气层时,飞船内部温度会持续升高,舱体变成烤箱,最终结论:这艘飞船不安全,不能再载人。

换句话说,一粒微碎片,就让飞船报废,让宇航员失去“回家车票”。他们不是不能回,而是坐这艘飞船回就等于送死。



再看美国,2024年6月5日,波音“星际航线”执行首次载人任务。它没有撞上碎片,但自己暴露了一堆严重缺陷:推进器反复故障、氦气泄漏报警不断。

一次本来只要8到10天的短任务,被拖成遥遥无期,问题不是飞不回来,而是担心飞回来时飞船撑不住。美国不得不暂停返回计划。



两起事件本质不同,一个是外部撞击导致硬伤,一个是技术瑕疵导致系统失效。但最终结果一样:宇航员在太空“被滞留”,只能依靠救援。

这些案例证明了一件残酷的事,宇航员上太空,不只是探索,而是冒险。哪怕飞船只是一个小零件出问题,也可能让回家的路变成未知数。



三种救援三种哲学字

当宇航员被困太空,“怎么把人接回来”是所有航天大国绕不过的终极难题,中俄美三国,面对类似困境,采取了三种完全不同的救援思路,它们背后反映的不是技术差距,而是国家体制、财政、战略选择甚至价值观。



俄罗斯是省钱优先,用时间换成本,联盟号MS-22报废后,最稳妥的方案是马上发射一艘救援飞船专门接人。

但俄罗斯没有这么做,因为成本太高,于是,他们把救援和下次轮换任务合并:等下一批宇航员发射时,“顺带”把被困的人接回来。

结果,救援飞船MS-23比事故晚了两个多月才升空,宇航员又在太空多待半年,总滞留时间达到10个半月,俄罗斯的救援方式本质是降低支出,但代价是宇航员多长时间暴露在风险中。



而美国,是商业扯皮导致效率低,美国明明有SpaceX龙飞船在轨,本可以立即接人,但麻烦来了:被困的是波音飞船宇航员,救援的是竞争对手SpaceX,商业上面子挂不住。

找俄罗斯?俄乌关系摆在那里,不可能,结果就是:讨论、扯皮、协调、再讨论,最后决定等下一次SpaceX执行Crew-9再接人。



飞船抵达用了约3个月,但人还不能走,因为座位数量有限,他们得等Crew-10送新宇航员上来接班,时间拖到2025年3月。

两名宇航员原定8天任务,被硬生生拖成9个月,甚至有媒体指出其中一人健康明显恶化,美国的救援模式体现了它的现实:能力强,但牵扯面太大,只要涉及商业、政治、国际关系,速度和效率就明显下降。



而中国,是不给风险留时间,主动备份,中国的策略完全不同,中国不是出事后再想怎么救,而是任务开始前就准备好“救命飞船”。

每次载人任务都会配套一艘同型号飞船在地面处于“热备份”状态,也就是随时能发射,一旦航天员遇到问题,中国可以在7-10天内完成紧急发射,极限情况下甚至72小时。



这艘救援飞船只干一件事:接人,不顺带任务、不顺带轮换,没有任何妥协,这套模式之所以能做到全球最快,是因为决策链统一、指挥体系清晰、没有商业博弈、没有多国协调。

核心原则只有一个:只要人在天上,救援能力必须随时在线,这三种模式清楚地展示了三国差异,俄罗斯,钱最重要,美国,谁的利益最大、程序怎么走,中国,先把人活着带回来,再谈别的,在人命面前,这三种哲学的结果也已经给出答案。



结语

目前,神舟二十号的情况还在评估中,但这次事件已经让世界重新认识到,各国在太空危机中的差距,俄罗斯更多是被资源限制,美国常常被商业和政治因素拖慢。



而中国选择了最稳妥也最贵的一条路,无论多花成本,也要确保航天员能安全回家,这种做法体现的不是冒进,而是成熟,真正的航天强国,不只是能上天,更是在出现问题时,也能冷静、迅速、可靠地把人带回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性白天和情人发生关系,晚上和老公同房有怎样的感受呢?

女性白天和情人发生关系,晚上和老公同房有怎样的感受呢?

思絮
2025-10-24 10:42:12
西班牙国王夫妇访华,抵达成都国际机场,莱蒂齐亚王后美翻了

西班牙国王夫妇访华,抵达成都国际机场,莱蒂齐亚王后美翻了

红袖说事
2025-11-11 05:04:26
智能车机评测:2025款红旗天工05

智能车机评测:2025款红旗天工05

车质网
2025-10-10 07:18:19
全运会开幕这一夜,苏炳添郑钦文成骄傲,但最让人意外的还是他

全运会开幕这一夜,苏炳添郑钦文成骄傲,但最让人意外的还是他

孤傲何妨初
2025-11-11 05:02:36
线上线下“20CM”涨停股价创新高 五家机构席位现身龙虎榜

线上线下“20CM”涨停股价创新高 五家机构席位现身龙虎榜

大众证券报
2025-11-10 22:36:54
蒋介石晚年最后悔的三件事,爱错一个人,杀错一个人,放错一个人

蒋介石晚年最后悔的三件事,爱错一个人,杀错一个人,放错一个人

风飘飘而吹衣
2024-12-08 14:07:17
蒋介石晚年吐真言:这辈子,就三个能入眼的人

蒋介石晚年吐真言:这辈子,就三个能入眼的人

布识
2025-11-10 14:08:18
湖南一女子因长得太漂亮,直到55岁没上过一天班,三婚三离,颜值曝光后网友唏嘘.....

湖南一女子因长得太漂亮,直到55岁没上过一天班,三婚三离,颜值曝光后网友唏嘘.....

脆皮先生
2025-10-29 20:37:04
演都不演了!王传君获封影帝不到24小时,令人恶心的一幕就发生了

演都不演了!王传君获封影帝不到24小时,令人恶心的一幕就发生了

小椰的奶奶
2025-11-11 03:54:53
看不懂,场均20+9突然被降为替补!库里缺席,勇士大胜31分!

看不懂,场均20+9突然被降为替补!库里缺席,勇士大胜31分!

Haviven聊球
2025-11-10 22:56:58
被老鼠吃到灭绝!70年后,在悬崖巨石上发现26只“树上龙虾”

被老鼠吃到灭绝!70年后,在悬崖巨石上发现26只“树上龙虾”

万象硬核本尊
2025-11-10 19:06:45
俄军高层迎来重磅调整!普京签署总统令换将,两位大将被委以重任

俄军高层迎来重磅调整!普京签署总统令换将,两位大将被委以重任

史纪文谭
2025-11-10 19:36:40
有趣一幕,与利物浦比赛期间哈兰德和福登吃了看台扔下的苹果

有趣一幕,与利物浦比赛期间哈兰德和福登吃了看台扔下的苹果

懂球帝
2025-11-10 06:02:51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向佑彻底没救了?酒吧被拍喝懵,新女友比他还胖还颓

向佑彻底没救了?酒吧被拍喝懵,新女友比他还胖还颓

橙星文娱
2025-11-11 00:10:34
记者:维尼修斯续约谈判失败,皇马设定1.5亿欧初始转会费

记者:维尼修斯续约谈判失败,皇马设定1.5亿欧初始转会费

懂球帝
2025-11-10 15:15:08
26款凯美瑞已上市!降价增配,豪华感明显升级,全系丰田智驾!

26款凯美瑞已上市!降价增配,豪华感明显升级,全系丰田智驾!

米粒说车唯一呀
2025-11-10 14:32:01
603220宣布:拿下10亿元算力大单!

603220宣布:拿下10亿元算力大单!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10 21:55:19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傲娇的马甲线
2025-09-17 18:06:44
17分钟视频后续来了!主要是这几点

17分钟视频后续来了!主要是这几点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09 15:45:32
2025-11-11 06:00:49
访史
访史
学习历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的演变,把握现在,预测未来。
4659文章数 4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头条要闻

巴菲特:已捐出13亿美元股票 感叹活到95岁是幸运

头条要闻

巴菲特:已捐出13亿美元股票 感叹活到95岁是幸运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时尚
教育
本地
家居
手机

女人过了40岁穿衣别老气横秋,看看这些日系穿搭,得体又显瘦

教育要闻

智能教育的下一个爆点,为什么在家庭?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家居要闻

四方食事 不过人间烟火

手机要闻

荣耀X80浮出水面:10000mAh+1.5K直屏,配置也升级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