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强调,截止到2019年,全球估计共有2.8亿人(占成年人总数的5%)患抑郁症。并且女性比男性更易产生抑郁。
![]()
性腺功能变化的影响,女性抑郁障碍的临床表现与男性存在显著区别。女性患者常合并焦虑、烦躁、情绪激动等伴随症状,且非典型抑郁障碍在该群体中更为多发,这类抑郁障碍主要表现为睡眠增多、体重上升、食欲亢进,同时对药物的反应也与典型抑郁障碍存在差异。相关研究已证实,抑郁障碍的症状表现以及患者对治疗方案的应答效果,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因此,深入掌握女性抑郁障碍的致病原因与临床症状,对于临床医师精准识别病症、科学制定治疗方案,以及进一步优化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一、月经期抑郁
月经周期与女性抑郁情绪密切相关,女性在月经期前后可出现易激惹或其他心理和行为的改变。女性出现月经期抑郁症状要考虑三个诊断:经前综合征(PMS)、经前综合征的严重形式经前恶劣心境(PMDD)和经前抑郁障碍恶化。其中大约50%~80%的行经女性存在轻度的经前综合征,大约20%报告有严重的经前综合征需要治疗,3%~8%满足经前恶劣心境的诊断标准。
症状
经前期综合征常见于30~40岁的育龄期妇女。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经前1周开始,症状逐渐加重,至月经来潮前2~3天最为严重,月经来潮后症状突然消失。有些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一直持续到月经开始后3~4天才完全消失。
二、孕产期抑郁
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的表述,孕产期是指在整个怀孕期间至产后4周。孕产期抑郁又称围产期抑郁,是指抑郁情绪出现在孕期或产后4周内,可伴或不伴精神病性症状。
三、妊娠期抑郁
以前观点认为,妇女在妊娠期会改善心境。但现在发现,妊娠期卵巢最明显的变化是黄体功能继续存在,与此同时卵巢分泌的黄体酮增加,妊娠女性雌激素的浓度也明显升高,随着激素水平的变化,抑郁障碍的危险开始增加。妊娠期高达70%女性出现抑郁症状,10%~16%满足重度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症状
妊娠期抑郁障碍一般在怀孕的前3个月及后3个月比较明显,除具有上述症状外,前3个月还表现为早孕反应的加重,并有厌食和睡眠习惯的改变等;后3个月可表现为持续加重的乏力,睡眠障碍以及食欲下降,对胎儿健康及分娩过程过分担忧等。
四、产后抑郁
除了分娩后血中激素的剧烈变化外,心理社会因素与产后抑郁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早年家庭关系、婚姻问题、不良生活事件、支持不足、社会经济地位低下、人际敏感、神经质等均为产后抑郁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有抑郁障碍史或有阳性家族史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症状
在分娩后的第一周,50%~75%的女性出现轻度抑郁症状,10%~15%的产妇罹患产后抑郁障碍。产后抑郁障碍是分娩后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对母亲、家庭和发育中的孩子都有潜在的长期不良后果。产后抑郁障碍在症状、病程、病期和结局上与其他抑郁障碍相似。
五、更年期抑郁
更年期抑郁是指更年期妇女卵巢功能减退、垂体功能亢进,分泌过多的促性腺激素,出现精神心理、神经内分泌和代谢等方面的变化,引起各器官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症状
更年期抑郁的症状主要分为4个方面,包括精神症状、血管运动障碍症状、泌尿生殖系统症状、代谢相关症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