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输煤皮带作为煤矿井下煤炭运输的核心设备,长期处于高强度、高摩擦、潮湿多尘的复杂工况中,极易出现划伤、破损、撕裂等损伤。若不及时修复,不仅影响运输效率,。因此,科学、高效、可靠的修补技术至关重要。基于当前行业实践与材料技术发展,现推荐两种快速、实用且性能优异的修补方法:RIT修补条冷粘修补法与SK329橡胶修补剂冷硫化修补法。
![]()
输煤皮带划伤修补-RIT修补条
一、RIT修补条冷粘修补法——适用于纵向划伤与局部断裂
1.卓越的粘接性能
RIT修补条背面设有半硫化层(CN层),配合冷硫化胶水(如SK313冷粘胶)使用,可在常温下实现自硫化交联反应,使修补条与皮带表面形成高强度化学融合。该粘接方式牢固可靠,抗剥离性强,不易开胶脱落,即便在皮带频繁弯曲、改向运行中亦能保持稳定贴合,有效防止翘边或二次撕裂。适用于钢丝皮带的纵向划伤、局部断裂等线性损伤,具有操作简便、粘接强度高、适应皮带伸缩弯曲等优点。
2.优异的抗拉与耐磨性能
修补条主体采用高强度橡胶材料,表面为黑色耐磨橡胶层,具备出色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其耐磨程度与原装输送带相当甚至更高,能有效抵御煤炭、矿石等高磨蚀性物料的长期摩擦。实验室及现场应用数据显示,经RIT修补条修复区域在持续运行六个月后仅出现轻微磨损,显著优于传统修补材料,极大降低了维护频率与成本。
![]()
RIT修补条
二、SK329橡胶修补剂冷硫化修补法——适用于破损、撕裂点面填充
SK329橡胶修补剂固化迅速、不流淌,适用于皮带破损、撕裂等面状损伤的填充修复,具备高拉伸强度(3–4MPa)与优异耐磨性。由主剂(A组分)、固化剂(B组分)及底涂处理剂(C组分)构成。其在常温下即可快速固化,形成高强度、高耐磨、耐腐蚀的弹性修补层。该修补剂具备以下核心优势:
![]()
橡胶修补剂SK329-输送带划伤修复
1.高强度粘结:与橡胶基材粘接牢固,拉伸强度达6895PSI,抗撕裂性能优异,可承受皮带运行中的巨大拉力。
2.快速固化:常温(25℃)下120分钟初步固化,4-6小时可开机运行,显著缩短停机时间。
3.优异耐磨耐腐蚀:修补层硬度为80 Shore A,伸长率达417%,具备良好弹性和抗冲击性,有效抵御煤料磨损及腐蚀性介质侵蚀。
![]()
SK329橡胶修补剂的使用方法
为确保修补质量,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流程执行:
1.损伤评估与标记:检查划伤位置、长度、深度及是否穿透,标记修补范围。若伤及钢丝骨架,需先行修复。
2.切割与打磨:使用金属刀具将划伤边缘以45°角修整,去除松散橡胶;采用钨钢打磨碟对修补区及周边打磨1-2mm,增强表面活性与附着力。
3.清洁处理:用刷子清除粉尘,再以清洗剂SK353彻底清洗表面,去除油污与杂质,确保干燥。
4.底涂处理:均匀涂刷底涂处理剂,待其完全晾干,形成粘接过渡层。
5.修补剂调配:将B组分倒入A组分中,单向搅拌1分钟至颜色均匀,确保混合充分,调配后需在15分钟内使用。
6.填充与刮平:将混合胶液倾倒于划伤处,使用刮板迅速刮平,确保填充密实,表面与皮带齐平。
7.固化与修整:在21℃以上环境静置固化,4小时后可轻载运行,8小时完全固化。固化后使用低速角磨机打磨至表面平整,消除毛刺。
RIT修补条与SK329橡胶修补剂均属冷粘冷硫化技术,无需加热设备,安全适用于煤矿井下防爆环境。前者适用于钢丝输煤皮带破损划伤后线性损伤修补,结构稳定;后者适用于点面破损,操作迅捷。二者均具备高强度、耐磨损、耐腐蚀等特性,严格按规范操作可确保修补质量,保障输煤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最大限度减少停产损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