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闽南的清晨,没有什么比一碗热乎乎的面线糊更能唤醒身心了。这道发源于泉州的传统小吃,以其细腻的口感和丰富的配料,成为了泉州人日常生活中最温暖的陪伴。
制作面线糊,首重面线的选择。要选用闽南特产的细面线,这种面线细如发丝,入口即化。煮制前要先将面线稍微掰碎,这样煮出来的面线糊才会更加均匀。
![]()
烹制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先将高汤烧开,高汤通常用猪骨或鸡架熬制,要熬到汤色乳白,味道鲜美。然后慢慢撒入面线,同时用筷子不停搅拌,防止结块。火候要保持在微沸状态,直到面线完全融化在汤中。
最见功夫的是勾芡。要用番薯粉调成的水淀粉,慢慢倒入锅中,边倒边搅,直到达到理想的浓稠度。太稀则失去口感,太稠则影响味觉,全凭师傅的经验把握。
![]()
吃面线糊最精彩的是搭配各式配料。卤大肠、醋肉、海蛎、虾仁、油条...琳琅满目的配料任君选择。老师傅会根据客人的喜好,将配料剪成适口的大小,铺在热乎乎的面线糊上。
在泉州的街边小店,总能看到这样的景象:清晨时分,人们坐在简陋的餐桌前,捧着一碗面线糊,细细品味。这可能是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刻,用这一碗温暖,开启新的一天。对泉州人来说,面线糊不仅仅是一种小吃,更是一种乡愁。无论走到哪里,那一口细滑鲜美的滋味,总能唤起对故乡最深切的思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