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井下深处,矿灯闪烁,救援指令在纵横交错的巷道间迅疾传递;训练场上,装备轰鸣,汗水浸透的制服记录着日夜不辍的淬炼与坚守。2025年10月27日至11月2日,四川省达州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选派35名指战员,成建制进驻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川煤队达州分队,开展为期七天的全封闭对标训练。通过沉浸式体验、实战化训练与标准化考核,全面锤炼综合救援能力,助推区域协同救援水平实现新跃升。
![]()
破壁融合:一场“五同”管理的深度对标
“队伍建设的差距,往往隐藏在日常管理的细节之中。”带着这样的思考,达州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展开了一场不走过场的“嵌入式”淬炼。
此次训练不仅是一次交流学习,更是一场严格的“嵌入式”淬炼。根据达州市安委会关于加强全市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六条措施”要求,达州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率先行动,主动对接行业精锐力量。训练期间,双方围绕队伍建设、装备管理、日常训练、标准化考核等核心内容,全面落实“同吃、同住、同练、同学习、同救援”的“五同”管理模式,着力打破队伍壁垒,实现从形式到内涵的深度融合。
“我们学习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他们那种融入骨髓的标准化意识和战斗作风。”达州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驻训全程坚持实战化导向,坚决摒弃“演练脚本”,聚焦真实救援场景中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挑战。
![]()
井下课堂:在真实环境中检验联训成效
将训练场直接搬到生产一线,是此次对标训练的最大亮点。指战员们深入金刚煤矿井下,在真实的矿井巷道与错综复杂的机电设备环境中,开展高强度的实操实训。
“井下环境瞬息万变,理论背诵千遍,不如实地走一趟。”一位参训指战员深有感触。黑暗、潮湿、狭窄的作业空间,不仅考验技术功底,更是对心理素质的极限挑战。在这里,装备操作的熟练度、团队协作的默契度、应急处置的精准度,都在真实环境中得到最直接的检验。
把课堂设在现场,让抽象的救援规程变得可触可感。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川煤队达州分队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特别是应对矿山灾害事故的独特处置流程与装备应用技巧,在井下实训中实现了高效传递与转化吸收。
![]()
作风与能力双提升:以“零违章”锻造过硬队伍
七天驻训期间,全体指战员以“零违章、零违纪”的过硬作风,展现出严格的纪律素养。白天,他们刻苦训练,对标先进找差距;晚上,他们复盘研讨,吸收转化促提升。从装备操作到流程演练,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精准、高效。
这场“沉浸式”对标,带来的不仅是个人技能的精进,更是区域协同救援能力的整体跃升。两支队伍在联合训练中不断磨合机制,统一标准,深化信任,为未来应对区域性重大灾害事故,筑牢了坚实的协同作战基础。
固化成果:推动战斗力持续生成
训练有终点,能力提升无止境。据了解,对标训练结束后,达州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迅速组织复盘评估,系统总结此次对标训练的成效与经验,把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川煤队达州分队在人员管理、训练组织、装备维护、考核标准等方面的先进做法进行全面梳理、固化和转化,确保其充分融入支队日常训练与救援准备全过程。
此次对标训练,是达州市强化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它标志着达州正以更加开放、务实的态度,通过内部精训与对外对标双轮驱动,不断推动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向专业化、标准化、实战化纵深发展,为守护区域安全锻造更加锋利的“尖刀”力量。(刘苗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