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白新鑫
11月6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邀请省能源局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情况。
![]()
会上,省能源局副局长岳建如介绍,“十四五”以来,山东立足能源消费大省和新能源装机大省的省情,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电力市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品类齐全,形成完整市场体系。山东电力市场就像一个“电力超市”,里面有中长期合同、现货交易、辅助服务和零售套餐,大家各取所需。其中,中长期市场保证了全年大部分用电需求,稳定发用电基本盘;现货市场价格随时反映供需,是全国运行时间最长、市场主体参与度最高、规则体系最成熟的市场之一;辅助服务市场激励引导相关主体积极参与电网调节;零售市场则打通价格传导“最后一公里”,让用户能像网购一样便捷地选择用电套餐。二是规则合理,保障各类主体权益。率先科学探索市场化容量补偿机制,保障煤电机组这类“电力压舱石”能稳定运行。合理设置现货市场价格上下限,给新型储能创造“低充高放”盈利空间。创新零售套餐分时定价策略,去年共转移约500万千瓦的用电负荷,让中午时刻用电更具经济性。三是竞争充分,促进用能降本增效。通过创新完善市场机制,引导储能、核电、生物质、虚拟电厂等积极参与现货市场竞争,有效促进大容量低成本机组优发多发,降低电力供应总成本。2024年,山东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4219亿千瓦时,工商业用户平均电价每度0.726元,比前一年便宜近2分钱,算下来总共为用户节省了80多亿元电费。
今年1月,国家层面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标志着我国电力领域改革进入新阶段。目前,我省已完成首次新能源竞价工作,正在加紧制定新能源全面入市的相关配套政策。后续,省能源局将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重点在以下方面深化推进:一是全面推进新能源入市。完善各类交易规则,逐步推动新能源有序参与电力市场,营造所有电源品种同台竞技的市场环境,引导各类电源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快煤电角色转变。着重构建“容量补偿+运行补偿+辅助服务”的市场机制,保障煤电机组合理收益,推动煤电机组实现从“电量主体”向“调节与保供”的角色转变,筑牢电力安全根基。三是积极培育新型主体。健全市场交易机制,引导分布式电源、储能和虚拟电厂等新型主体入市,充分发挥新型主体在新能源消纳、电力保供等方面的作用,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同时,省能源局将加快省间与省内电力市场协同融合,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做出“山东示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