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事儿妙得很。一只蟹,愣是在象牙塔里搅起了比黄浦江还浑的浪。
作者| 磊叔
编辑 | 磊叔
题图 | AI制
一张贴在南京大学食堂窗口的999元帝王蟹价格标签,在几天时间里成为了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对于大学食堂该是什么样子的巨大分歧。
“你和四个同学一起拼单,每人只需要出200块钱。”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第九食堂的海鲜档口前,经理这样向学生们推销着那只4.2斤重的帝王蟹。11月初的南京,空气已经转冷,但食堂里却因为这只999元的帝王蟹热了起来。
帝王蟹旁边,还摆着158元一只的波士顿龙虾、68元一条的石斑鱼。当然,也有10元一个的生蚝,40元一斤的沙虾。这是南大第九食堂新开的海鲜档口,正试运营着,旨在探索“更具多样性、更能满足不同需求的餐饮服务模式”。
一位大二学生和四个同学真的拼单品尝了这只帝王蟹。他在接受采访时语气兴奋:“味道不错,蟹很新鲜,不输外面餐厅的。”另一位大三学生也尝了波士顿龙虾和石斑鱼,他在言语间流露出自豪:“这一年食堂的改善大家有目共睹,我以南大为荣!”
一、螃蟹的旅程
![]()
帝王蟹不是凭空出现在南大食堂的。
事情要追溯到南大食堂之前推出的“你来点菜我来做”活动。有学生留言说想吃到帝王蟹,没想到,这个愿望在11月1日真的实现了。
当那只标价999元的帝王蟹出现在食堂窗口时,迅速在校园里引起了轰动。学生们在社交平台上发帖分享,附上帝王蟹和海鲜档口的照片。海鲜需要现场预订,用校园卡付钱。
档口经理澄清说,帝王蟹其实是新开海鲜档口的常规菜品,并非特地为学生留言而设。他否认了网上关于“目前999元亏本销售,之后会涨价到1200元”的说法,称999元是常态定价,不存在打折情况。
帝王蟹一般每天供应一只,原因是养蟹的玻璃水池空间有限,但可接受提前预定。“这两天销售情况火热,今天已经售出了两只,还有不少同学打电话询问预订事宜。”
对于学生而言,能在学校食堂见到帝王蟹,更多是感到新鲜与惊喜。学生们并不觉得这是个问题——他们用校园卡和拼单的方式,已经投票作出了选择。
二、校方的回应
![]()
面对不断发酵的舆论,11月4日,南京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发布了“关于第九食堂某窗口销售菜品的情况说明”。
校方在说明中表示,第九食堂部分窗口近期正处于服务升级与菜品测试阶段。11月1日起,第九食堂某窗口在试营业期间,为进行宣传推广曾供应帝王蟹作为海鲜食材并售出。
为在校园内进一步弘扬勤俭节约风尚、深入践行“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精神,负责该窗口经营的餐饮企业已对现有菜式供应进行调整。
声明承诺,将确保菜式更加丰富多元、实惠亲民,更好地契合大学食堂的基本定位。
与此同时,校方也强调了他们一直以来所做的保供稳价举措:1分钱暖心早餐、7/8/10元的小蓝鲸学子套餐、0.4/0.8元平价素菜等。这些措施此前得到了师生的认可。
三、螃蟹走后
![]()
帝王蟹从南大食堂消失了,就像它突然出现那样。
“今天帝王蟹下架了,后续不知道会不会重新供应。”在校生小蔡和四个朋友“拼单”享用帝王蟹的经历,成了这次短暂海鲜实验的见证。
根据学生的反馈,相关窗口不再供应“999元帝王蟹”,但保留了“68元/条的石斑鱼、50元/只的梭子蟹”等海鲜餐品。
这场围绕一只螃蟹的争论,引出了一个更具普遍意义的议题:在提供多元化服务与坚守校园餐饮定位之间,高校食堂究竟该如何破题,找到两者的平衡点?
有人认为,个性化服务需要分清场合。在食堂这类具有较强公益属性的场景中,还是应该以平价、刚需菜品为主,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吃得起、吃得饱。
而学校的多样化服务也要把握好尺度,适度“升级”可以理解,但“999元”这种明显超出学生日常消费水平的菜品,确有偏离合理区间之嫌。
小蔡和同学们拼单吃帝王蟹的那天晚上,在社交平台上写道:“我们几个人都没吃过帝王蟹,查了下活蟹价格发现学校价格很良心,还不收加工费。”
那张照片里,几个年轻人围坐在食堂餐桌前,中间摆着一只硕大的帝王蟹。他们脸上带着微笑,那是一种简单的、满足的微笑。
而现在,那张餐桌上帝王蟹的位置,已经被更平价、更亲民的菜品所取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