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萌新”“滤镜”看海港
会是什么模样
他们眼中的 “第一次”
或许没有波澜壮阔的叙事
却藏着海港最鲜活的日常
让我们透过“萌新”的眼睛
解锁那些藏在细节里的力量

装卸一队 赵星磊
![]()
一年前,初到LPG码头时,面对纵横交错的复杂管线,我时常手足无措,而现在的深夜巡检中,我已能熟练紧盯管线压力、设备运行状态,用脚步丈量码头安全的每一寸土地。曾经需师父提醒的螺栓松动、细微锈蚀等隐蔽隐患,如今我已能主动排查,深知“发现一处问题,码头就少一个安全隐患”。从懵懂跟学到专注负责,基层实践中,我不仅掌握了巡检要求,更将“细节决定成败,安全责任意识人人都要有”刻进心里。这一年,我褪去的是“萌新”的生涩,扛起的是“岗位守护者”的担当,完成了一场属于自己的成长蜕变。
装卸二队 罗仪桓
![]()
初入装卸二队,我便接手了党建这份繁杂且极为重要的工作,初来乍到的我时常手忙脚乱。幸运的是,党支部书记耐心引路:从灯塔党建管理系统的登录入口,到系统内组织生活记录、党员管理、资料归档等每一项功能的操作逻辑,他都手把手示范,每个步骤的要点、容易出错的细节都讲得明明白白,帮我一点点打通“操作壁垒”。如今,我已不再是当初的“新手”,而是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红色文化助力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为基层队打造特色党建品牌添砖加瓦。
油港库区操作部 张守展
![]()
记得第一次攀上浮顶罐时,面对数十米高的旋梯和脚下巨大的银色罐顶,我的手心直冒冷汗。师父让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清点呼吸阀和静电接地线,这看似简单的活,可当听到师父说“每个零件都连着油罐的安全”时,我瞬间绷紧了神经,连数三遍才敢报出数字。如今,在师父的悉心指导下,通过一次次量油、测温、巡检的实践,我不再惧怕厚厚的五个“熟练掌握”,反而能结合现场实际理解每一条要求背后的深意;面对恶劣天气或设备参数的细微波动,也能沉着冷静地按流程排查。那个需要师父步步带领的“萌新”,终于能够独立完成油罐的全面巡检。回头望,爬过的旋梯、记录的笔记、滴在罐顶的汗水都成为我最踏实的成长印记。
港鑫油品操作部 陈晓娟
![]()
第一次跟着师父陈松鹤走进油罐库区,他的叮嘱就没停过。刚踏入库区大门,他便停下脚步,指着门边的静电消除器:“先摸够3秒,把身上的静电导干净,这是进库区的‘第一道规矩’。”后来爬罐检查,他走在我后面,不停提醒我:“手要抓稳,脚要踩实,安全可不能图快。”这些细碎的叮嘱,像一层层防护网,悄悄为我筑牢了岗位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印象最深的是那次配电箱检查。在一个刚被检验完的配电箱前,他逐颗检验螺丝,旋到箱角时,他神色严肃:“这颗松动了,一颗小螺丝,可能引发大故障,咱得让每颗螺丝‘无病上岗’。”原来,“油港人”三个字的背后,不仅是拧紧每一颗螺丝的严谨,更是根植心中的安全至上的理念。
董油码头操作部 纪宏伟
![]()
第一次见到师父李翔,我便注意到他壮硕的身形,可接触久了才发现,这副“大块头”,藏着一颗极其细致的内心。记得初学拆除脱缆钩辅件那天,我握着扳手使劲拧螺栓,脸憋得通红也没动静,还差点把螺栓拧滑丝。“螺栓拆除不是靠蛮力,”他手指脱缆钩的钩头缝隙处,严肃地说:“首先要明确螺栓的旋转方向,并不是所有螺栓都遵循‘顺松逆紧’的规律。”说完便井然有序地拆除着眼前的设备辅件。他那专注的神情真正诠释了“维修工作,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严格、仔细,如今我每次干活前,都会想起师父教的 “先看清楚、再动手”,也慢慢学着像他一样,在细节里守住安全的底线。
曾经的学习者
如今成为岗位的守护者
这份蜕变
是导师带徒的温度
是“三基”管理的实效
更是“传帮带”精神的最好延续
未来
会有更多新鲜血液走进海港
愿“萌新”们都能在这里找到
属于自己的价值坐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