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报)
转自:中国环境报
编者按
为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全国各地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方面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从即日起,中国环境报开设《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栏目,以鲜活的生态环保案例生动展现全国各地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
秋日时节,在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曲界镇,广袤的菠萝种植园呈现出独特的金黄与翠绿交织的景象。这里是中国最大的菠萝生产基地,每年产出超70万吨菠萝。然而,伴随菠萝产业蓬勃发展,加工环节产生的大量菠萝废渣,带来了环境污染隐患。
走进徐闻县一家菠萝加工厂,在机械轰鸣声中,新鲜菠萝经去皮、切块、清洗等工序后,切割出来的菠萝皮、菠萝渣等副产物堆积如山。
“我们厂每天产生的菠萝皮、渣、叶等就有20吨左右。以前也没有好的处理办法,只能拉出去临时堆放,不仅要付运费,还担心污染环境。”企业负责人陈心军无奈地说。
据初步统计,徐闻县年加工菠萝量约30万吨,按每吨菠萝平均产生0.4吨废渣计算,年产生废渣约12万吨。
菠萝废渣富含糖分和纤维素,若随意堆放,两三天就会腐烂变质,不仅容易散发异味影响周边居民生活,产生的渗滤液甚至可能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如何根治问题,消除隐患?徐闻县一直在努力探索。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提出,提高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这为徐闻县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为破解这一困境,徐闻县引入龙头企业,探索菠萝废渣资源化利用路径。从2024年开始,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就着手谋划推进徐闻“无废县”试点建设,通过识别菠萝产业废弃物处理难题,并综合评估技术可行性与产业协同潜力,提出依托徐闻县菠萝产业,围绕菠萝废渣就地肥料化、饲料化资源利用路径,支持建设菠萝废渣生产猪饲料、发酵制造生物有机肥等资源化利用项目,打造“无废菠萝产业链”,助力徐闻县菠萝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湛江市生态环境局指导,以及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支持下,深圳市京基智农时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基智农)在徐闻投资建设菠萝废渣资源利用项目,开启了“变废为宝”的新尝试。
京基智农徐闻基地内,新鲜菠萝废渣先经过粉碎后转运至发酵车间,与米糠粕、豆粕等原料按比例混合后发酵。随后再按比例添加进入饲料生产,制成优质的猪饲料。广东京基智农营养技术部总监杨宽民告诉记者,菠萝废渣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菠萝蛋白酶,能有效促进猪只的肠道吸收和减轻粪臭。
项目每年可消化菠萝废渣1万吨,生产饲料4万吨。项目方提供的数据显示,食用菠萝废渣饲料的生猪,日增重5%以上,料肉比降低0.05以上,降低单吨饲料成本10元/吨,同时减少猪舍氨氮排放25%以上。此外,菠萝废渣发酵饲料含有机酸、酶和益生菌,有助于猪只消化吸收,让猪肉沉积更多鲜味氨基酸和肌苷酸,形成独特果香的“菠萝猪肉”。
这一创新实践,串联起徐闻菠萝“种植—加工—养殖—种植”的闭环产业链。从产业逻辑来看,菠萝种植提供原料,加工产生的废渣用于养殖,养殖产生的粪污转化为种植所需的有机肥,形成了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圈。
“我们力争2025年底实现全县90%以上菠萝废渣资源化利用。”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表示,通过政企联动、系统推进,湛江着力将“中国菠萝之乡”打造成为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绿色名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