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明年参战!俄核杀器实战就位,北约被硬控,普京划下48小时红线

0
分享至

11月4日,克里姆林宫的授勋仪式被全球目光锁定。

普京亲自为 “海燕” 核动力巡航导弹、“波塞冬” 无人潜航器研发团队颁发国家奖章,看似常规的荣誉授予,是俄罗斯战略核力量的 “硬核官宣”。

多款足以改写全球军事格局的 “大杀器” 密集亮相,搭配 “不威胁任何国家” 的反复表态,构成了当代国际博弈中最具张力的画面。

普京在授勋仪式上点名的四款战略武器,并非停留在图纸阶段,而是已进入 “实战化倒计时”。

“海燕” 与 “波塞冬” 的连续试射成功,成为俄本次展示的核心亮点。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10月披露的官方信息,“海燕” 核动力巡航导弹于10月26日完成关键试射,以 0.9-1.1 马赫的速度连续飞行 15 小时,航程达 1.4 万公里,验证了其 “无限续航” 的技术特性。

这款代号 9M730 的导弹,采用高浓缩铀燃料反应堆,通过热交换器加热空气产生推力,虽解决了早期核污染难题,但仍存在低空突防时的放射性残留风险。

其搭载的 0.5-1 吨战斗部可灵活选择1.5万吨至 500 万吨 TNT 当量核弹头,相当于 300 枚广岛原子弹的破坏力,能绕开北约反导体系实施精准打击。

紧随其后的 “波塞冬” 无人潜航器,于 10 月 29 日官宣试射完成。

这款潜深超 1000 米的 “水下核弹”,可携带核战斗部打击航母战斗群或沿海城市,俄罗斯已明确将其部署于北方舰队核潜艇部队,成为反制北约海上封锁的 “秘密武器”。



作为陆基核威慑核心的 “萨尔马特” 重型洲际导弹,命运则更为曲折。

普京在仪式上宣布 “今年实战测试、2026 年作战部署”,这与俄此前 “2024 年服役” 的计划存在明显推迟。

背后原因是2024 年 9 月 20 日的试射事故,该导弹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井内爆炸,形成直径 65-70 米的弹坑,发射设施严重损毁。

美国行星实验室卫星图像显示,发射场出现异常高温点和森林火灾,北约智库分析认为,故障可能源于液体燃料加注时的爆燃,或西方制裁导致的关键芯片短缺。



尽管遭遇挫折,但俄国防部强调该导弹 1.8 万公里射程、10 枚以上分导式核弹头的核心性能未受影响,仍将成为突破现有反导系统的 “王牌”。

中程导弹领域,“奥列什尼克” 已实现批量生产,普京证实其飞行速度达10倍音速,西方防空系统无法拦截。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款填补俄中程导弹空白的装备已投入实战 ,2024年11月,俄在袭击乌克兰第聂伯罗市时首次使用该导弹,虽未搭载核弹头,但验证了其 3000-5500 公里射程内的精准打击能力。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反驳称,乌军曾摧毁一枚境内的 “奥列什尼克”,并质疑其年产能力仅 6 枚,但这一说法未得到俄方证实。



除了攻击性武器,普京特别强调 “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导弹均已配备现代化反弹道导弹系统”,标志着俄核力量完成 “攻防一体” 转型。

其中 “先锋” 高超音速导弹系统的部署进度最为迅速,俄国防部 1月披露,已在奥伦堡地区的发射井中新增一枚 “先锋” 导弹,该系统搭载的滑翔弹头速度达 20 倍音速,可灵活变轨。

自2023年起已完成多轮部署,成为 “非对称威慑” 的核心。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补充说明,俄 “三位一体” 核力量已全面完成现代化更新,不参与军备竞赛但绝不放弃战略威慑权利。



在高调展示核肌肉的同时,普京反复强调 “俄核力量不威胁任何国家”。

当前俄乌冲突进入僵持阶段,西方对俄军事动向高度敏感,核冲突误判风险持续上升。

俄选择主动公开武器研发计划、试射进程和部署节点,正是为了通过 “透明化” 降低误判概率。

普京在联邦安全会议上明确表态,俄将继续履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义务,仅在美重启核试验时采取对等反制,这一立场得到俄外交部官方文件支撑,意在向国际社会传递 “理性威慑” 信号。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北约持续向乌克兰提供 F-16 战机、爱国者导弹等重型装备,同时在波罗的海三国、波兰等东翼国家强化军事部署,将核威慑前沿推进至俄边境。

俄通过展示 “海燕”“波塞冬” 等针对性武器,实则是明确划出 “红线”, 一旦北约直接介入冲突或持续加码攻击性武器援助,俄将具备多元反制手段。

军事专家分析,俄核力量发展的核心目标并非主动攻击,而是通过强化威慑,确保西方不敢突破 “直接参战” 的底线。

即将离任的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公开表示,北约 “不担忧俄罗斯核理论更新”,未发现俄核态势发生实质性改变,承诺将继续支持乌克兰。



这一表态看似镇定,实则反映出北约的战略困境!既不愿放弃对乌援助,又需避免与俄直接冲突。

北约近期已启动新一轮军事部署,在罗马尼亚部署更多反导系统,并计划增加东翼国家驻军规模,形成 “威慑对威慑” 的恶性循环。

未来,全球核安全体系的走向,既取决于俄与北约能否重建沟通机制、划定冲突红线,也依赖于国际社会能否推动重启军控谈判。

在核武技术快速迭代的今天,任何误判或挑衅都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

这场 “不威胁” 声明下的核力量博弈,最终是走向缓和还是失控,将成为检验大国战略智慧的关键考题。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全运乒乓:王楚钦、王曼昱单打对手出炉,范思琦苦战险胜朱成竹

全运乒乓:王楚钦、王曼昱单打对手出炉,范思琦苦战险胜朱成竹

烧体坛
2025-11-08 15:06:10
23亿身家的苦行僧:费玉清六年隐退生活,背后的生命哲学

23亿身家的苦行僧:费玉清六年隐退生活,背后的生命哲学

古装影视解说阿凶
2025-11-08 11:56:55
熊猫杯正式开票:晚场票价78元起,最高118元

熊猫杯正式开票:晚场票价78元起,最高118元

懂球帝
2025-11-08 12:55:05
老板退休时把旧奥迪6万卖给我,半月后车爆胎,取备胎时却愣住了

老板退休时把旧奥迪6万卖给我,半月后车爆胎,取备胎时却愣住了

罪案洞察者
2025-10-15 09:59:22
往哈马斯躲藏的地道里灌混凝土,内塔尼亚胡如此“残暴”?

往哈马斯躲藏的地道里灌混凝土,内塔尼亚胡如此“残暴”?

山河路口
2025-11-05 14:11:46
貂皮水洗退货后续:警方介入,宝妈身份被扒已社死,商家还有后手

貂皮水洗退货后续:警方介入,宝妈身份被扒已社死,商家还有后手

青梅侃史啊
2025-11-07 09:02:32
“爽文男主角”蒋凡:28岁财务自由,32岁任淘宝总裁

“爽文男主角”蒋凡:28岁财务自由,32岁任淘宝总裁

小编也疯狂
2025-11-06 16:34:38
一高三学生在租住房自杀身亡,房主以房屋贬值为由向家长索赔12万 法院驳回诉讼请求

一高三学生在租住房自杀身亡,房主以房屋贬值为由向家长索赔12万 法院驳回诉讼请求

红星新闻
2025-11-08 10:59:14
中央定调重磅!国家出手中国房地产纳入民生项目,买房时代来了!

中央定调重磅!国家出手中国房地产纳入民生项目,买房时代来了!

军机Talk
2025-11-08 13:17:42
字母哥无敌!雄鹿126-110击败公牛,谁是赢球功臣?数据不会说谎

字母哥无敌!雄鹿126-110击败公牛,谁是赢球功臣?数据不会说谎

毒舌NBA
2025-11-08 11:35:43
结婚第二天婆婆4点喊我做早饭,我直接坐飞机回家,老公一家懵了

结婚第二天婆婆4点喊我做早饭,我直接坐飞机回家,老公一家懵了

徐侠客有话说
2025-11-07 10:38:23
冲击2030!国足新帅上任3把火:3新星上位 重用塞鸟 武磊出局

冲击2030!国足新帅上任3把火:3新星上位 重用塞鸟 武磊出局

球场新视角1号
2025-11-07 11:13:50
太狠了,乌克兰六个州公投并入俄罗斯?

太狠了,乌克兰六个州公投并入俄罗斯?

地图帝
2025-11-07 09:32:28
小米巨省电空调,能效比倒数第一*,空调高管不懂空调术语?

小米巨省电空调,能效比倒数第一*,空调高管不懂空调术语?

小小河
2025-11-06 01:34:24
重回中超?失业近2年的扬科维奇:我和邵佳一的足球理念相同!

重回中超?失业近2年的扬科维奇:我和邵佳一的足球理念相同!

邱泽云
2025-11-08 14:00:11
长江缺水,鄱阳湖见底!三峡淤积20亿吨泥沙,为何不趁机清理?

长江缺水,鄱阳湖见底!三峡淤积20亿吨泥沙,为何不趁机清理?

回京历史梦
2025-11-07 17:03:58
中纪委发文,严查医院一把手

中纪委发文,严查医院一把手

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2025-11-07 15:55:43
“野人小孩”后续:父母高学历,邻居曝母亲不堪过往,难怪这么样

“野人小孩”后续:父母高学历,邻居曝母亲不堪过往,难怪这么样

历史伟人录
2025-11-06 14:40:11
“大鱼”游走了,泽连斯基在巴甫洛夫格勒的地堡里,见证了红军城的陷落!

“大鱼”游走了,泽连斯基在巴甫洛夫格勒的地堡里,见证了红军城的陷落!

胜研集
2025-11-06 10:42:31
养老金好消息!2026年继续上涨,国家发话:这三类人将获特别照顾

养老金好消息!2026年继续上涨,国家发话:这三类人将获特别照顾

慧眼看世界哈哈
2025-11-07 10:22:19
2025-11-08 15:44:49
杜鱂手工制作
杜鱂手工制作
用微笑面对每一天。
452文章数 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福建舰更多细节公布 一组动图全方位看清楚

头条要闻

加拿大总理:加美经济关系已结束

头条要闻

加拿大总理:加美经济关系已结束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梁婷为辛芷蕾发声:没什么可质疑的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时尚
手机
公开课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推广 || 断舍离N次也不会断了它,买过最值的冬日单品之一

手机要闻

三星 Galaxy S27 Ultra 手机人脸识别前瞻,180 毫秒极速解锁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