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年9月12日,大型历史话剧《商鞅》将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迎来首演三十周年纪念演出,目前该演出已正式开票。这一消息于11月5日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2026演出季新闻通气会上公布,会上同时揭晓了新演出季的六大亮点剧目及“玉兰绽香”赴京演出计划。
![]()
作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扛鼎之作,《商鞅》自1996年9月12日首演以来,便凭借恢宏的叙事结构、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百年中国话剧史上无法绕过的精品。描写了战国时期大改革家商鞅的故事,全剧从他呱呱坠地一直写到他被万箭穿心,集中展示了他在短短十九年时间里创下的使秦国日新月异的奇迹,刻画了一位不是君王,但有着像君王一样威严果敢性格,用舞台语言勾勒出时代变革中的个人抉择与家国命运,历经三十年时光考验,依旧保持着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被观众与业界公认为“具有鲜活历史与伟大生命力的不朽之作”。
发布会上,《商鞅》导演陈薪伊回顾了这部剧的“长青之路”。她提到,《商鞅》的观众群体早已跨越代际:“1996年首演时的第一批观众,至今还会追着复排场次来看;当年出生的‘96后’长大后成了剧迷,现在甚至有‘10后’小朋友走进剧场,试着理解这部讲述历史改革的作品。”在她看来,这部剧的生命力源于与当下生活的紧密联结——“无论哪个时代,人们都在寻求变革、渴望突破,这种‘向上’的追求,让不同年龄的观众都能在剧中找到共鸣”。编剧姚远曾表示:“我始终相信《商鞅》不会过时,因为它写的是历史,写的是人生,写的是中国千百年来一直凝固着的一块文化。”
![]()
除《商鞅》30周年纪念演出外,上海话剧艺术中心2026演出季还涵盖多元题材与风格的剧目:与香港艺术节联手打造、改编自古希腊喜剧的《姐姐妹妹站起来》,以幽默手法传递反战与女性平权理念;国风悬疑舞台剧《清明上河图密码之作绝》,从传世名画中挖掘北宋谜案;倒叙讲述音乐家人生的《莫扎特传》,探讨天赋与人性的复杂关系;根据京沪首例宠物中毒刑事公诉案改编的《第九次延期审判》,聚焦现实议题;改编自韩国小说《82年生的金智英》的《我们成为的她》,直面当代女性生存现状;以及围绕生命教育的温情舞台剧《虫虫的仓鼠》。
![]()
此外,2026年“玉兰绽香”演出季将精选《商鞅》《苍穹》《长恨歌》(上海话版)《推销员之死》《事实的有效期》五部作品赴京,延续京沪两地数十年的戏剧交流传统。
原标题:《话剧《商鞅》30周年纪念版明年上演》
栏目编辑:沈毓烨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吴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