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纪录电影《白马姐妹》在京首映。据悉,《白马姐妹》刚刚获得第八届纽约国际电影节纪录片长片奖。2003年,本片前传《白马四姐妹》曾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入围瑞士弗里堡国际电影节,引发国际观众的浓厚兴趣。
![]()
张同道导演与白马姐妹
1999年春节,北京师范大学张同道教授在四川省平武县大山深处的厄哩寨第一次遇见白马藏族四姐妹。圆圆舞会上,她们头戴白毡帽、顶插白鸡毛,身着鲜明靓丽的长裙,宛如水面移动的格桑花轻盈美丽。那一年,大姐伍音早24岁,刚刚盖起自己的房子,却幻想着远走他乡;三姐小英美17岁,描眉画眼,打扮得像城市姑娘,一心想去九寨沟跳舞;四姐金银早才13岁,梦想走出大山,去看外面的世界;只有22岁的二姐晓小,柔和温顺、爱说爱笑,愿意踏踏实实留在寨子上。
20年过去,一场特大山洪将白马寨变成废墟。张同道教授带领团队再回白马,洪灾过后,家园破碎,四姐妹展现出惊人的韧性力量:大姐丈夫小木他作为村支书日夜忙于寨子重建,撬地板、装烟囱、修厨房、刷门窗,甚至帮村民抬房子。大姐敢作敢当,干净利索。二姐和大姐并肩劳动,扛木头、上房顶、搬砖抱瓦,展现女汉子的风姿。三姐从青春美少女变成两个孩子的妈妈,小学没毕业的小英美认真检查女儿的英文作业。首映式现场,白马四姐妹观看银幕上的往事,一会哭,一会笑,“过去的生活都留在电影里了。”大姐感慨地说。
![]()
白马四姐妹在北京首映现场
《白马姐妹》是一部跨越24年的纪实长镜头,生活戏剧远超编剧想象,一组蒙太奇镜头让四姐妹的命运时刻猝然相遇:拆卸烟囱的一瞬,大姐抬头看见20年前的自己——烟囱刚装好,新房落成,众人狂欢;二姐从废墟里捡起一张招贴画,画面里的荞麦花叠化20年前荞麦田,她在地里摘南瓜;收完家务,打开化妆盒,37岁的三姐看见17岁的自己正在描眉画眼;九寨沟餐厅忙碌的四姐一扭头回到13岁的自己和小姐妹一起上山打柴,高唱“我要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24年光阴涂改了四姐妹的容颜,也刷新了白马寨的面貌:从伐木狩猎到生态保护,从封闭山寨到旅游景区,从传统木楼到砖瓦混凝土结构,从山间小道到高速公路,电影前景是白马姐妹的人生故事,故事背景是大时代里白马藏族走向开放、快速发展的历程,刚刚开通的九寨沟绵阳高速为白马人的未来留下辽阔的想象空间。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胡智锋教授说,《白马姐妹》呈现出人文主义和长期主义精神,永远把人放在首位,悲悯人、关爱人,长期跟踪,这才是有力量的纪录片。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侯克明说,《白马姐妹》从人文精神角度入手,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把过去20多年来国家、民族的变化,凝聚在了白马四姐妹这一家人身上。
观影结束后,《白马姐妹》主创团队一起与观众分享了影片拍摄过程中的故事。据悉,11月5日,《白马姐妹》将由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上映。(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苏墨)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