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弹簧厂到捅破中国车企估值天花板,赛力斯在中国车企中算是非常牛逼的了。
11月5日,赛力斯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A+H”两地上市的新能源车企。
![]()
让人关注的是,赛力斯这次募资净额高达140.16亿港元,不仅创下中国车企IPO规模之最,也成为2025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车企港股IPO。
从弹簧厂到新能源车巨头
![]()
说起赛力斯,它的前身是1986年张兴海创立的凤凰弹簧厂,主要是生产国产洗衣机离合弹簧。当时,这样体量的民营工厂,全国有近10万家。
后来,凭着做弹簧的思路,张兴海成立了渝安集团,切入汽车零部件制造,生产摩托车及汽车减震器。
2003年,渝安集团与东风汽车、东风实业三方合资组建东风渝安,主攻东风小康品牌微车。
2007年,公司更名为重庆小康汽车控股有限公司,2011年变更为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公司全面转型新能源,成立SF Motors(赛力斯汽车)。同年6月15日,公司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重庆第三家A股上市汽车整车企业。这就是大家熟悉的小康股份。
2021年,公司拿到了华为这个外挂,成为转折点。借助华为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技术和销售渠道,赛力斯推出问界系列车型,迅速打开市场。
2022年7月,公司名称变更为“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就是现在的赛力斯了。
2024年,公司营收突破1451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2025年,启动港股上市计划。
估值天花板是怎么给出来的?
![]()
从销量上看,今年1月至9月,赛力斯汽车累计销量达304629辆。到了10月份单月,公司销量大增,达51456辆。
也就是说,今年赛力斯的年销量应该能突破40万辆。
但一个年销量刚刚突破40万辆的车企,凭什么获得如此惊人的估值?要知道这数据,可跟比亚迪、吉利、奇瑞它们没得比。
说到这个,可能就跟现在汽车产业的新估值逻辑有关了。电动车时代,车企不看销量,看科技潜力与成长潜力。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高达51.98亿元,同比增长154.9%。
研发人员在公司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已提升至36%,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了许多科技公司,凸显了其技术科技型企业的属性。
不过,估值虽高,但赛力斯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太过依赖华为。
2022至2024年,问界品牌销售收入占公司总营收比例已经从60.3%飙升至90.9%。
招股书也说了,如果与华为合作生变或问界市场表现恶化,将直接冲击企业生存根基。
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终归还是风险太大了。更何况,华为也不是只有问界一款汽车,随着华为与车企合作模式的深化与拓展,目前已呈现出赛力斯(问界)、享界、智界、尊界、尚界“五界同台”的格局。
这地位真可能说变就变。对于赛力斯而言,肯定也是个值得长期思考的问题。把自己的命运完全交给别人,不管如何,都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可联系删除
#财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