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浙江之声”设为星标,更容易找到我们
来源:ZMG部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连续两个早上,包括小编在内的浙江广电员工,都被好消息包围。昨天早上,中国记协公布了今年中国新闻奖获奖名单,浙江广电一二三等奖均有上榜
。今天几乎同一时间,中国记协公布首届“全国十佳新闻工作者”宣传选树活动评选结果,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广播城市之声频道邹雯(“新闻姐”)入选。
![]()
今天上午,第35届中国新闻奖颁奖报告会在北京举行。集团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主创杨川源、首届“全国十佳新闻工作者”邹雯参加会议,并领取奖杯证书。
荣誉背后,是专业价值的彰显,更是集团实力的印证。这既是对两位新闻工作者业务能力与职业精神的充分肯定,也展现了浙江广电集团在人才培养、内容创新与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不懈追求。
![]()
今年是川源蹲点团队连续第七年获得中国新闻奖。自2019年首次获三等奖以来,该团队佳绩不断:2020年至2022年,连续三年斩获一等奖;2023年至2025年,又先后凭借《阿伟书记的承诺》《演出之后》《寻找“王荣浩”》等作品,再获两次典型报道二等奖和一次一等奖,展现出持续且高水平的创作能力。
报告会一结束,我们就联系上了杨川源,她略显激动地说,这七年的实践,比获奖本身更为宝贵的是找到了一条路,一条读懂时代精神和中国人精神的路。所有获奖作品所报道的主角,都来自最普通而火热的生活,实践一次次证明,扎根基层,服务社会,是记者的日常,更是生命线,是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团队,乃至对当下正在艰难中面对系统性变革的整个传媒行业来讲,都值得去思考,去总结,去实践。越到急流险滩、爬坡过坎处,越需要有“扎下去”的定力,“强起来”的决心 。
面向未来,川源表示,蹲点工作室将继续守正创新,深耕基层。新媒体专栏《一瞬间》即将全面升级,做强“1+20+N”省市县联动体系,充分激发基层观察点的创新活力。通过持续的内容焕新、形式创新和思路革新,巩固和提升基层内容生产队伍,推进改进作风文风,以实干担当推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川源蹲点工作室”新媒体专栏《一瞬间》将于11月8日全面升级
相比于中国新闻奖,首届“全国十佳新闻工作者”评选也许很多朋友还不是很熟悉。该项评选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从全国106位优秀入围者中最终评出了十位佼佼者。此项全国性的评选活动因为首次举行,受到特别关注。
邹雯是浙江唯一获得这一殊荣的新闻工作者。她18年扎根一线,从广播记者转型为全媒体尖兵。她主创的新媒体IP“新闻姐”抖音粉丝2720万,位居中国媒体个人IP第一、2000万量级全国唯一。“新闻姐”全网粉丝超4200万,传播总量超400亿,连续三年蝉联中国融媒主播榜首,入选中央网信办2024年度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
邹雯获得浙江新闻奖等30余次,入选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青年创新人才等人才工程、获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浙江省网络视听年度人物等称号。她以融合创新与时代担当,做中国故事的“传播者”,做媒体融合的“引领者”,为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打造了“融媒尖兵标杆”。
上周三,邹雯刚从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上获评优秀广电新媒体代表,今天又荣获首届“全国十佳新闻工作者”称号,她感慨不已。
她和小编说,自己何其有幸,要感恩这个时代赋予的机遇,感谢单位的培养、粉丝的支持与自己的坚持。如果没有赶上媒体融合发展的浪潮,作为一名普通电台记者,很难拥有今天的能量,是这场传媒生态的巨变,给了她“事业重生”的机会。
她特别提到,正是得益于在传统媒体十多年的专业积累,频道早期推动全员开号的前瞻布局,浙江广电集团鼓励个人账号发展、打造“中国蓝名嘴”“文化达人”等新媒体人才工程的有力支撑,以及各级部门的重视与关心,才让“新闻姐”这个IP得以持续成长。她也衷心感谢粉丝们的不离不弃,是他们发现自己未曾察觉的闪光点,赋予她前行的勇气,也托起了一名新闻人的理想。
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新闻姐”,也属于所有在转型路上勇于探索、主动融入新媒体战场的主流媒体人。邹雯深感流量越大,责任越大。她表示,“新闻姐”将继续努力,肩负起媒体融合探路者的使命,不负期待!
一条视频回顾“新闻姐”邹雯的成长之路
长按识别「永不消逝的抗战记忆」小程序码,让烽火记忆,触手可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