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道:"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可如今这家门,倒是越来越难敞开了。
前些日子路过老城区,瞧见一户人家窗台上晾着腊肉,忽然就想起小时候。那时谁家炖肉,整条巷子都闻得见香。东家送一碗,西家尝一口,孩子们在饭桌底下钻来钻去。现在呢?对门住了三年,连人家姓什么都不知道。
![]()
一怕 折腾不起
"总不能太寒酸"——这句话像座山。
从前请客,炒个青菜都能吃出情意。现在得琢磨:餐具要不要统一风格?菜品够不够发朋友圈?人家上周刚吃过米其林,你这家常菜拿不拿得出手?
《小窗幽记》说得好:"淡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
可我们都在浓艳场里迷了路。买菜、洗切、烹煮、收拾,前后五六个时辰。客人散去,独自对着满池碗碟,腰都直不起来。
![]()
二怕 时间耗不起
现代人的时间,比潮汕牛肉火锅里的雪花肥牛还金贵。
你周末空出来了,朋友要陪孩子上补习班;他晚上有空,你又得加班改方案。好不容易凑齐人,吃顿饭像赶集——下午六点到,八点半就得散。为什么?有人要赶地铁末班车,有人明天要早起开会。
汪曾祺先生笔下那种"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慢,早就被快节奏生活冲散了。
![]()
三怕 真心换薄情
最伤人的是什么?
是你忙活一整天,人家说"味道还行,就是咸了点";是你特意请了假准备,结果饭桌上人人都在刷手机;是你把他当知己,他把你家当免费餐厅——临走还要顺走你那罐好茶叶。
《菜根谭》里那句"君子之交淡如水",如今成了现代人际关系的护身符。不是不想热情,是怕热情喂了狗。
![]()
落笔至此,想起老舍先生说过一句话:"朋友的酒,是喝一回少一回。"
其实何止是酒,那份愿意在家招待你的心意,更是如此。
上周终于邀到两位老友来家吃饭。一个带来新采的茉莉,一个蹲在厨房帮忙剥蒜。简单的三菜一汤,吃到深夜。临走时,朋友说:"下回该我了,我新学了腌笃鲜。"
你看,真正的待客之道,从来不在排场,而在那份"我愿为你花时间"的心意。
你上次在家请客是什么时候?最怀念哪次家宴?评论区聊聊——若觉得这话在理,不妨点赞转发,让更多人都找回这份烟火气
#情感##家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