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李 老 白
首发:老白读书
01/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就是想吐槽下前几天结婚补贴的事情。
大概上周末吧,各大官媒齐刷刷地推文,说“多地发钱奖励结婚”,说得煞有介事似的。
点进去一看吧,我笑了——所谓的补贴,也就区区的1000块钱。
等我再读下去不禁笑出声来,害的被办公室的小伙伴们围观:
就这区区的1000块钱,都不是现金,而是消费券;
就这区区的1000块钱消费券,甚至都不肯一次性给你,要分成8张、10张小券;
就这8张、10张小券,好不容易凑够1000块钱,还只是“500减125”,或者“2000减100”这样的低折扣券。
![]()
![]()
要知道,这可是结婚呐;
要知道,这可是在浙江这种沿海发达地区呐;
10张9折券,要想享受完,对不起,请先掏20000元出来。
哈哈哈哈哈哈哈……容我再笑一会。
![]()
02/
这两年经济形势不好,政府会时不时搞些补贴提振消费。
以我所在的湖北为例,这几年几乎每一年都会发几次消费券,有商超券、美食券、旅游券活动,还有运动券、冰雪券啥的,反正变着法来。
几次下来,趋势非常明显。
以最常见的商超和美食券为例:
只要一发消费券,基本上就有这哥儿俩,但只能二选一。
然后你就会发现,哥儿俩待遇大不相同——商超券秒没,但美食券往往到活动结束都没领完。
请问为什么?
道理很简单。
不同于商超里大家所熟知的大路货,餐饮的定价相对不透明,你也不知道所谓的“原价”到底是不是原价。
比如每年双十一就有很多商家这么搞,活动开始前先搞一波“限时原价”,再来个双十一折扣,结果折扣完比平时都贵!
参加餐饮消费券的套餐也是这样,绝大多数都是为消费券单独定制的套餐。
那结果就是你使用消费券后的折扣水平跟平时团购相差无几,甚至更贵。
这就是把消费者当傻子了。
![]()
反观商超券就不是这个情况。
所有超市里的商品都参加活动,超市不会因为活动就给商品来一波临时涨价——否则没有券的大多数不得把你超市给掀了。
货真价实,人民群众真真实实地拿到了实惠,政府的补贴真真实实地进入了当地群众的腰包。
可谓是双赢。
我们比较这两类券会发现:
虽然政府的目的是提振消费,惠及买卖双方,但结果却完全变形了。
商超券确实使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也提振了商家的营业额,所以异常火爆;
餐饮券的补贴则基本全都进了商家的腰包,消费者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实惠,因此最终得到的是冷遇。
从这个角度说,浙江的这波补贴就很失败。
因为他们限定了品类;
并且由于是消费券,必须商家报名参加才行,变相的也限制了使用商家的范围。
因此可以预见到, 最终这批补贴肯定会进商家的腰包,无法真正惠及新人们。
但这还不是主要问题。
![]()
03/
主要问题是折扣力度。
有过生活经历的朋友都知道,商家经常推出打折活动的。
或者说,很多商家在给商品定价时本来就预留有砍价空间,当遇到置办结婚用品这种一揽子大单时,买家很容易拿到比较优惠的折扣。
那政府给的这个2000-100的95折券有何意义?
屁用没有。
但这也不能全怪政府,说不定他们也是有心无力。
还是以我们湖北的消费券为例,前几年出过补贴1/4,甚至1/3的消费券,但今年就只补贴1/5。
补贴力度越来越小,说明政府真的没钱了。
今年用国补买过东西的读者肯定也发现了,国补也在瞧瞧退场。
这次浙江这波95折的消费券似乎也在证明,富庶的沿海地区的财政也不轻松。
本是为了促进结婚率的好事,但有心无力,雷声大雨点小,那也可以理解。
这两周在写日本失去的十年相关内容,联想到这几年国内经济如此之差,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只有且走且看了。
全文完,欢迎 在留言区写下您的看法 ,谢谢阅读!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