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每日幸运签#
近期,两所高校食堂的菜品引发关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食堂推出的清蒸螃蟹,小的仅售 8.8 元一只,大的 12.8 元一只,网友纷纷晒图感叹 “太亲民”,直呼羡慕。而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第九食堂刚开业时推出的 999 元一只帝王蟹,却在争议中暂停供应,两件事放在一起对比,让大学食堂的定价和定位成为讨论焦点。
![]()
浙大食堂的螃蟹走红后,学校后勤集团工作人员回应,食堂主要服务学生,定价依据校内系统,并非刻意和校外比价。这些螃蟹由学校采购部门直接采购,没有中间环节,而且属于时令菜品,随着天气转冷已经停售,避免造成浪费。校外人员也能通过预约进入校区,在多个食堂就餐。
而南大的帝王蟹则是第九食堂在服务升级和菜品测试阶段推出的,有学生表示,食堂工作人员起初说仅供展示,后来却有两只被卖出,之后就不再上新。面对争议,学校后勤部门发布说明称会弘扬勤俭节约风尚,调整菜式供应。
![]()
有分析认为,大学食堂的低价得益于资源渠道、集中采购和财政补贴三方面支持。这也解释了浙大 8.8 元螃蟹的由来,再加上浙江是螃蟹产地,运输成本低,定价自然亲民。
有人认为 “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赚钱为中心差别很明显”,直言浙大这个价格在市场上根本买不到,全靠补贴支撑。也有网友觉得,“这是稻田蟹不是大闸蟹,菜市场里类似规格的价格本就不高”,还有学生表示 “8.8 元不算贵,但更愿意买 5 元左右的下饭菜,螃蟹只能偶尔打牙祭,不适合日常消费”。
对于南大的 999 元帝王蟹,支持的学生认为,这是服务升级的体现,校外餐厅帝王蟹价格更高,学校的定价很实惠,还能拼单分摊费用,不会造成负担。反对者则表示,大学食堂应坚守公益属性,高价菜品和高校倡导的勤俭节约价值观不符,容易引发不良风气。
![]()
其实这两件事的争议核心,本质是大学食堂该如何平衡公益属性和多样化需求。浙大的低价螃蟹,是利用自身优势落实公益服务,让学生享受到实惠;南大尝试高端菜品,或许是想满足部分学生的多元需求。
高校食堂既要有让大多数学生吃得起的平价菜,也可以在合理范围内提供特色菜品,但必须守住公益底线,不能偏离服务师生的根本宗旨。对于学生来说,无论价格高低,根据自身经济情况选择消费才是关键,而高校在推出各类菜品时,也该充分考虑学生群体的特点,兼顾实用性和引导正确的消费观,这才是食堂服务的应有之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