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日报
11岁女孩跑步时突然中风
“医生,孩子跑步时突然就倒了,半边身子都动不了了!”
南京11岁女孩小语(化名)在跑步时突然跌倒后出现偏瘫,被紧急送往医院,经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病因是罕见的烟雾病。
28岁小伙篮球场两度中风
28岁的于先生(化姓)打完篮球后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不能言语,检查发现左侧椎动脉V3段夹层动脉瘤,基底动脉闭塞。经过手术,虽然功能基本康复,但术后一个月他再次走上篮球场,剧烈运动后脑干出现新发梗死,虽经积极救治,仍遗留右侧肢体偏瘫、言语不清等严重后遗症。
中风呈年轻化趋势
熬夜、酗酒等不良习惯易引发“中风”
中风,又称“脑卒中”,主要指脑部血管堵塞或破裂导致的突发脑组织损伤。
血管堵塞引起的叫“缺血性卒中”,也称“脑梗死”;
血管破裂引起的叫“出血性卒中”,也称“脑溢血”。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45岁以下的中青年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专家介绍,长期熬夜、高脂、高盐、高油饮食,以及酗酒等是青年人脑卒中概率增大的主要原因 。
运动为何成为
健康的“隐形杀手”?
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黄琳副主任医师指出:剧烈运动时,头颈部的快速扭转或过度后仰,可能使椎动脉等颈部血管内膜“撕裂”,血液通过撕裂口进入血管壁形成动脉夹层。
若积聚的血液使血管壁在中层与外层之间发生剥离,形成一个假性腔隙并从椎动脉壁向外膨出,最终就会呈现为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样扩张,随时可能引发血栓或血管破裂。
同时,剧烈运动时血压骤升,血流冲击加剧,可能使血管内不稳定斑块破裂,瞬间触发血栓形成,堵塞关键脑血管。
一个不经意的转头 竟变成脑梗元凶
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诊的31岁黄先生(化姓),就是一位典型病例。他平时身体健康,坚持健身,却在一次伏案工作后因颈部酸痛,习惯性地做了个转头拉伸动作,随即出现头晕、站立不稳 ,收住医院后进一步查找病因,患者被确诊为椎动脉夹层导致的急性脑梗死。
中风有什么先兆?应该如何预防?
国际上通用的BEFAST口诀,也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识别脑卒中。
B—Balance(平衡能力),指平衡或协调能力减退或丧失,突发行走困难 。
E—Eyes(眼睛),指突发视力变化、视物困难或重影等 。
F—Face(面部),指突发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
A—Arms(手臂),指手臂突发无力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
S—Speech(语言),指说话含混、无法表达或无法理解他人言语内容 。
T—Time(时间),上述症状出现后,请勿等待,立即拨打“120”,以求医疗救助 。
如何远离运动相关中风风险?
对非专业按摩和“掰脖子”说“不” :理发店洗头时的长时间后仰、听到“咔嚓”一声的颈椎复位,都可能暗藏风险。
颈部活动需温和 :日常活动颈部时,动作缓慢、轻柔,避免快速、大幅度的旋转和甩头。
运动前充分热身 :在进行涉及颈部的运动前,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
了解自身风险 :如果有结缔组织病、纤维肌发育不良等基础疾病,或家族中有动脉夹层病史,需要格外小心。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戒烟限酒。
专家提醒
运动健身需科学
别让热血运动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
出现任何可疑症状
请立即就医!
内容来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 通讯员 黄琳 张丹丹;江苏省人民医院;珠江新闻;央视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