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时以为自己是美学大师,住进去才发现是个“踩坑运动员”。
入住一年,那些看似高级的设计,用起来简直像在渡劫!今天就把我家卫生间最想砸掉的5个“作妖设计”扒个底朝天,不是矫情,是真的受够了!
![]()
01
干区半墙隔断
当初被网红图洗脑,非要把干区独立划分出来,放在卫生间门外,搞个半墙隔断,美其名曰能大幅提升使用效率,洗漱梳妆和如厕彻底分开,避免早高峰排队拥挤。
在网上看的干区隔断方案中,半墙设计最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通透敞亮,还能间接拉伸空间视觉效果,所以圈粉不少。
但只有真正入住使用后,才会发现这个看似美好的设计其实藏着不少问题。
![]()
一是容易显得杂乱:没有完整隔断遮挡,洗漱台面上的牙杯、护肤品、毛巾等物品会直接暴露在外,要是日常整理不及时,客人来了我都得抢先一步冲进去藏东西。
![]()
二是收纳空间不足:半墙设计损失了一块可利用的收纳区域,对本身储物需求大的家庭来说并不友好。
![]()
建议优化设计:不妨在半墙上方加装水波纹玻璃,既能保留美观度,又能遮挡内部区域,保证一定私密性。
![]()
但要说实用,还是把半墙换成半高柜设计,再搭配抽拉式收纳结构,储物能力直接翻倍,杂物也能妥善收纳。
![]()
02
淋浴房平开门
哪怕卫生间挤一点,为了所谓的“仪式感”,硬给淋浴房装了平开门。其实要是选移门,空间没那么逼仄,偏要选平开门设计,结果每次开门都得先退后半米,不然直接撞膝盖!
平开门大多是内外双开的,往外或往里推才能开关,本来就不大的卫生间瞬间被门占去一块,洗澡进出都很憋屈。
![]()
洗完澡拉开门,玻璃门上挂的蒸气水珠噼里啪啦往下掉,地面刚拖干净又得擦一遍,家务量直接翻倍。
建议:最理想的就是选移门,左右滑动不占地方,开关灵活又省空间。
![]()
要是卫生间实在太小,不好做移门,干脆把玻璃隔断换成浴帘也不错,照样能挡水,还省了擦玻璃的麻烦,性价比超高。
![]()
03
淋浴区地面拉槽
淋浴区地面设计,跟风选了整块大理石拉槽,刚开始看着高端大气,还号称能防滑排水,听着确实挺完美,但现实是被人泼了一盆冷水。
反碱问题让人头疼:淋浴区本就是水汽和水垢的重灾区,大理石长期被水浸泡,表面很容易析出白花花的反碱痕迹,不仅影响美观,擦了又反复出现,清理起来特别费劲。
![]()
卫生死角难打理:密密麻麻的沟槽看着排水快,却成了藏污纳垢的“重灾区”,头发、污垢卡在缝隙里,就算用刷子刷也难彻底清洁,时间长了还会滋生异味。
![]()
其实想做好淋浴区地面没那么复杂,如果偏爱大理石,选整块石材但千万别做拉槽。要是担心防滑,换成防滑性能好的整块瓷砖,效果同样靠谱。
最省心实用的,还是最普通的做法,正常铺贴瓷砖,或者给淋浴区地面做个2cm的下沉处理,排水防滑两不误,还省了后续清理的麻烦。
![]()
04
淋浴区壁龛
装修时,淋浴区壁龛成了网红设计,是装修圈的“香饽饽”,其实家里需求不大,也跟风了。表面看,它能收纳洗漱用品,让淋浴区显得整齐,可实际用下来很崩溃。
![]()
太占空间:淋浴区本就有下水管需要包管,为了做壁龛,包管时就得把柱子做平做粗,让本就不算宽敞的淋浴区显得格外局促拥堵。
![]()
容易积水藏污:做壁龛前没做好功课,后期使用时,壁龛内部积水,时间一长又脏又臭,甚至还会长出青苔,打理起来特别费劲。
![]()
其实壁龛不是不能做,但一定要提前规划好尺寸,别盲目跟风为做而做,而且内部隔层一定要做个倾斜坡度,方便积水排出。
![]()
要是卫生间面积小,自己又怕后期打理麻烦,干脆别做壁龛了,直接装个五金收纳架,收纳能力够用,实用度一点不差。
![]()
05
悬挂浴室柜
悬空浴室柜说是方便打扫,卫生清理时能省不少事,二来悬空的造型也让卫生间看起来更通透轻巧。
可细节没考虑到位,没做墙排,结果,底下那根排水管直接裸露在外,杂乱又影响颜值。
![]()
柜体收纳也缩水,选了台下盆,下水管会在柜内占一块地方,原本能好好利用的收纳空间被挤小了。
![]()
建议优化设计:裸露的排水管,网上买套“柜下置物架+两个收纳筐”装在柜子底部就行,既能把管子藏起来遮丑,还多了处放杂物的地方。
![]()
台下盆水管占空间的问题,换成“U型抽屉”设计就好了,抽屉能顺着水管弧度避开,收纳空间一点不浪费。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