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获悉,截至今日10时,北京实时空气质量指数为173,处于中度污染水平。
连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污染加剧,京津冀中部达到中至重度污染水平。据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发布,本次污染过程出现的原因包括:弱东南风、贴地逆温、高湿大雾等因素叠加,京津冀中部气象条件非常不利;区域污染物排放强度仍然较大,高湿条件下氮氧化物等气态污染物二次转化影响显著,部分时段存在燃烧源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还受到安徽北部的污染传输影响。
针对本次过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4个城市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截至11月5日),根据绩效分级采取差异化管控措施。其中,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唐山等9个城市、河南省郑州、开封等13个城市启动橙色预警,驻马店启动黄色预警。
启动预警以来,区域污染排放显著下降。根据工业企业在线监测、门禁系统等数据综合分析,启动预警后,区域内水泥、砖瓦、陶瓷等生产可中断行业开工率下降10个百分点,重点企业废气污染排放量下降两成以上;部分省份重点行业进出厂柴油货车数量下降四成以上。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预计,11月6日至7日,受东北高压加强作用,本市扩散条件逐渐改善,其中11月6日仍维持3级轻度污染,11月7日改善至2级良;11月8日,低压系统过境,受污染回流影响,为2级良至3级轻度污染;11月9日起,有明显冷空气活动,扩散条件彻底改善,空气质量好转为优良。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