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疆前高管出走创业,用3D打印机横扫全球

0
分享至


来源:最华人(wcweekly)

作者:吴迪

时隔多年,3D打印又一次火了。

有关这项技术,不少人的印象还停留在物理课本上,觉得这只是个概念,距离我们生活非常遥远。

可逛夜市时,你大概率见过那种做工精细的关节龙:造型逼真,一摆一扭的模样,总能让小孩哥挪不开脚。


而这,就是3D打印的造物。更有意思的是,不少人靠摆摊卖这类小物件,月收入轻松突破两万块。

产品的丰富,源于生产力的发展。这些小物件“泛滥”的背后,是3D打印机的爆火。

国庆期间,我和朋友在深圳湾万象城闲逛,在穿过B1层的巨大水幕后,一个硕大的玻璃幕墙映入我们眼帘,上面陈列着数十台铁灰色机器,看着特别震撼。


● 满墙的铁灰色机器

走近才知道,这家名叫“拓竹科技”的终端门店,卖的正是3D打印机。店内多是带娃的家长,大人小人们正围着中央的巨型沙盘,盯着打印出来的街道、楼宇,嘴里不停赞叹。

可最颠覆我认知的还是价格:拓竹入门款3D打印机,优惠后只要900多块,比不少小家电还便宜。

3D打印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新的时尚单品?朋友告诉我,这与我们眼前的这家公司息息相关。


● 3D打印,让年轻人实现“拉肚肚”自由。图片来源:小红书用户


拓竹凶猛

拓竹科技,这是个让很多人感到陌生的名字。但只要接触过它的产品,就会确信一件事:

这家仅仅成立5年的公司,就是3D打印界的大疆。

一方面,拓竹有着浓厚的“大疆基因”,其创始团队的5位成员都曾是大疆旗下高管,在执行力上无可挑剔。

更重要的是,他们所做的事如当年的大疆一样,都用“很酷”的产品重新定义了整个行业的规则。

拓竹的创始人名叫陶冶,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天文与应用物理系,2012年获德国康斯特大学博士。

毕业后,他回国并加入大疆,从一名工程师做起,先后担任大疆动力系统部门经理、Mavic pro产品经理、大疆消费级无人机事业部负责人,负责的业务线最多时贡献过大疆超过60%的营收。


● 拓竹创始人陶冶

可以说,陶冶作为大疆的四大产品经理之一,为大疆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但2020年,他却毅然踏上了创业之路。

这是常人难以理解的决定,对于大部分工程师来说,追求的无非是物质回报,以及用产品改变世界的成就感——而大疆,无疑是实现这两点最佳的选择。

推动陶冶创业的,是更大的野心和追求,面对外界的不解,他的回答令人印象深刻:

这是我这辈子做大事的最后机会,我感觉青春正在渐渐离我而去,所以我要赌一把。

陶冶的大疆背景,让拓竹在成立之初需要投资时,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前来调研。可当时,3D打印还是个小众的赛道,行业规模仅有6—7亿美金。在调研之后,创投圈对拓竹的热情并不高,最初给的估值仅有3亿美金。

但仅仅两年过去,错过拓竹的投资人就后悔得直拍大腿——正如当年错过大疆的投资人一样。

情况的逆转,来自拓竹2022年发布的第一款产品——Bambu Lab X1。这款历经22个月研发、7次产品迭代的产品被誉为“3D打印界的iPhone”


● Bambu Lab X1

当时,市面上所有消费级的3D打印机都存在打印速度慢、失败率高的问题,而X1不仅在精度、材料适配、多色打印等方面远超市场的竞品,更支持16色同步打印,打印时间比同行减少了70%。

凭借指数级的体验提升,X1在问世首月就斩获接近5000万元的全球订单,刷新了Kickstarter(众筹平台)初创企业首款产品众筹纪录。

更具行业意义的是,拓竹成功把消费级3D打印产品拉到了准工业级的层次,但这还只是拓竹“大疆式扩张”的开始。紧随其后,他们又陆续发布了P1P、P1S等产品,持续刺激着市场的需求。

2023年9月,拓竹发布了另一款跨时代产品——A1 min,1199元的发售价不啻于一颗重磅炸弹,彻底击碎了同行们想要追赶的勇气。


● 拓竹A1系列,把3D打印机的门槛降至千元。

那一年,拓竹的营收飙到了27亿元,净利润7亿元。在此基础上,2024年拓竹的营收同比翻倍,预计营收55—60亿元——纵向看,在2020年拓竹成立时,全球3D打印的市场规模也不过于此;横向看,即使是大疆,从成立到营收接近60亿,也足足用了9年的时间。

迅猛的增速,也难免让人疑惑:一家成立短短几年的创业公司,凭什么能在体验上领先同行2—3代?


最好的产品经理

在刚成立那会儿,拓竹过了一段苦日子。

按理来说,陶冶作为前大疆最优秀的产品经理,出走创业后的资金压力并没有普通创业者那么大。

但他却选择了一条极为烧钱的路:饱和式投入。

普通的初创公司,通常的打法是“短平快”:凑三五人团队、做一款够用就好的产品、快速铺量变现,用现金流熬过最缺钱的初创期。

陶冶的想法是:我要招十个人,把所有可能的方向都探索一遍,再朝效果最好的那个方向深耕。

为什么要自找苦吃?

这是因为他清楚,自己离开大疆,不是来做别人的跟随者的,而是要做规则的制定者。正如他在2024年所说的那样:“要在3D打印的沙滩上画一条线,确立整个行业的标准。”


● 拓竹用户打印出的巴黎圣 母院

但定义规则的路,从来都是与高风险共生的险途。

拓竹从成立到X1问世,足足耗费2年,除了天使轮拿到的不多资金,其间几乎没有任何产出和收入。设身处地,就能感知创业的压力和艰险,非大心脏者不能承受。

但,在最难熬的那段时间里,陶冶并不孤单,而是找到了两位“好帮手”:

用户,以及团队——前者为产品设计指引方向,后者则将创意落实砸紧。

陶冶做产品有个很棒的思路:人人皆是拓竹的产品经理,用户的反馈是驱动产品进化最好的方向。

举个例子,在拓竹之前,3D打印对普通消费者并不友好,且不论价格昂贵、硬件拉胯,更重要的是学习门槛高,不会建模的用户是玩不明白3D打印机的。

对此,拓竹做了一件吃力不赚钱的事:专门组建了一个名为MakerWorld的交流社区。

在这个社区,会建模的用户可以为爱发电上传分享模型,不会建模的用户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模型打印。


● 1600多人分享怎么用3D打印机做鸟食屋。图片来源:MakerWorld

而且,拓竹为激励用户创作,还投入巨额资金,据称年度激励规模达数亿元,头部创作者的收入超过50万元。

如今的MakerWorld社区,不仅切实解决了用户“买打印机后不知道怎么打”的痛点,更成为全球月活第一的3D模型社区。

除了生态建设,拓竹还特别重视社区运营。团队旗下的每个产品都有独立的Facebook群组,群组内有专业版主持续更新内容。

更关键的是,陶冶本人也经常活跃在社群中。他会直接倾听用户的真实反馈,和用户一起探讨产品优化方向,再将这些有价值的建议同步给团队,落地到实际的产品迭代中。

这类深度的生态与社区共建,曾是不少中国企业的短板。而拓竹团队在这方面的坚持,无疑打破了过往的刻板印象,让全球用户对中国企业的印象有了新的改观。


只想打胜仗

从用户那里找到了好思路,还要有执行和落地的能力。

恰好,这正是拓竹团队最擅长的事情。

作为从大疆走出的创业天团,拓竹不止有大疆的野心,更承袭了大疆对人才和研发的重视。

拓竹内部研发团队占比超60%,很多都是来自大疆的前员工,核心成员平均年薪达80—120万,并且通过“工程师主导”模式激发技术突破。

在高薪和研发激励之下,拓竹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强大到不像一家初创公司,而是一支渴望胜利的球队。

正如陶冶评价团队:每个人都将创业看作自己的事,想赢就要努力。


● 拓竹创始团队

依托强大的班底,拓竹能在需求端事无巨细地把握用户的消费痛点,在产品端用最具效率的供应链管理实现产品落地。

在深圳,其实有不少做3D打印机的公司,比如创想三维、智能派等,它们的产品已打磨多年,可以轻松在珠三角找到代工厂,构建自己的打印机产品。

但拓竹不愿意用现成的,而是一定要把整个供应链都掌握在手中。

他们做了件什么事呢?租下一块工厂,自己招聘厂长和工人、自己采购材料。

这还不够,他们还换了门锁,派专人看管大门,就连工厂老板都不能自己进去,以确保生产环节的保密性与可控性。

这套流程看似烦琐,却为成本控制创造了极致空间。

当同行直接采购电机、芯片等现成部件时,拓竹已将成本优化细化到每一颗几分钱的螺丝钉。最终成功将工业级技术的成本降低70%,让普通消费者也能用上具备工业级精度的桌面3D打印机。


● 拓竹用户打印出的各色手办。图片来源:小红书网友

这种硬核的供应链与硬件管理能力,曾让同行难以应对。当年拓竹新品发布后,有同行紧急召开多场会议拆解其产品逻辑,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拓竹的供应链策略,从一开始就与行业拉开了差距。

不依赖现成代工厂、不放松研发投入、不忽视成本细节。正是这份坚持,让它成功构建起难以复制的生态护城河。

如今的拓竹已在中、美、加、德、意、澳等全球多个市场,积累了大批忠实用户,而面向未来,它的目标清晰而坚定——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90%。


中国制造的崛起

拓竹的崛起并非孤例,而是中国制造升级浪潮中一道清晰的缩影: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用产品去定义全球标准。

这股浪潮的背后,是一场跨越四十余年的产业进化,其基因密码,就藏在深圳的街巷中。

从拓竹科技出发,沿着深南大道向东19公里的距离,就是“中国电子第一街”——华强北。

如果你去过这里,就会惊叹此地的人流超越了深圳的任何一个商场和街道。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无数背包客和“1米柜台”的创业者们在这里发家致富。


● 华强北“1米柜台”。图片来源:深圳新闻广播

毫不讳言地说,他们大多靠山寨和模仿赚到了第一桶金,时至今日,当我们看见网购的电子产品从华强北发货,依旧会有所顾虑。

但在野蛮生长下,华强北也构建了全球最强的硬件供应能力,400个元器件在硅谷需要两个月才能找齐,而在华强北只需要一天。

正如华强北博物馆写的那样:“上午设计、下午打样、次日量产、一周出海”。

沿着华强北向北出发,同样驾驶19公里的车程,就是龙华富士康。

1996年,这里以“深圳速度”发展为电子代工核心基地,承接苹果、戴尔等国际订单。2007年,第一代iPhone在此试产,奠定苹果代工霸主地位。


● 富士康的iPhoneGirl

在首代iPhone从富士康出厂的2年后,华为推出了首款智能手机——U8220,并成立海思半导体,启动麒麟芯片研发,开始和苹果同台竞技。

2014年,《华尔街日报》发文称赞一家中国公司是“首个在全球主要的消费产品领域,成为先锋者的中国企业”。

这家公司名叫大疆创新,在1年前,他们发布了第一款无人机“精灵 Phantom 1”。

从华强北、富士康再到华为、大疆,正是中国制造从山寨向规模化、从性价比向品牌化、从跟随到引领的不断升级。

时至今日,深圳制造依旧保持着迅猛的生长势头。在西丽、前海、后海等地,安克、影石、韶音、拓竹等众多硬件公司,一个接一个地破土而出。


● 图片来源:36氪

更让人欣喜的是,它们不再靠性价比内卷,而是用持续创新和过硬的质量,去引领全球消费潮流:

安克创新2024年海外营收约238亿元,占总营收的96.42%; 影石创新2024年海外营收约42.2亿元,占总营收的76.3%; 韶音科技2024年海外营收约49.7亿元,占总营收的70%; 拓竹科技虽然没有明确数据,但产品同样重点面向欧美主流国家。

十年前,当大疆的无人机飞向全球的天空,有人说中国制造正升级为“中国创造”,但也有人反驳说:孤立不证,一个大疆说明不了问题。

十年后,时间给出了最有力的答案。当拓竹们带着产品集体突围,当海外消费者为中国设备排队买单——

答案早已写在风中:中国创造,势不可挡。

● 参考资料:

[1] 科技暴论|揭秘拓竹

[2] 雷锋网|拓竹凶猛

[3] 硬氪|全球硬件大爆款,生于中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西方70年技术霸权崩塌!国产“钢铁心脏”问世,将适配新航母!

西方70年技术霸权崩塌!国产“钢铁心脏”问世,将适配新航母!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2025-11-14 11:01:41
800年来第一个访华的泰国国王,这是干嘛来了?

800年来第一个访华的泰国国王,这是干嘛来了?

观察者网
2025-11-14 16:04:07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影孖看世界
2025-11-16 20:05:08
中日破裂,这是53年来对日最强硬的外交表态!

中日破裂,这是53年来对日最强硬的外交表态!

见闻致
2025-11-15 21:21:56
雷军真的急了!大周末发帖小米SU7很安全,翻出多篇文章自证清白

雷军真的急了!大周末发帖小米SU7很安全,翻出多篇文章自证清白

火山诗话
2025-11-16 15:33:35
李湘傻眼了!给王诗龄营造了十多年的名媛人设,被一张照片毁了!

李湘傻眼了!给王诗龄营造了十多年的名媛人设,被一张照片毁了!

汤圆说娱乐
2025-10-06 11:41:21
赣锋锂业李良彬:如果碳酸锂明年需求增速超过30% 价格可能会突破15万元/吨

赣锋锂业李良彬:如果碳酸锂明年需求增速超过30% 价格可能会突破15万元/吨

财联社
2025-11-16 13:44:04
有用户反馈苹果iPhone 17 Pro Max用湿巾清洁后机身涂层被擦除

有用户反馈苹果iPhone 17 Pro Max用湿巾清洁后机身涂层被擦除

IT之家
2025-11-16 10:17:07
中日开战,战场就在日本本土,日本将变成火葬场、垃圾场和试验场

中日开战,战场就在日本本土,日本将变成火葬场、垃圾场和试验场

智慧天气通
2025-11-17 02:18:49
驾驶证不再是12分?车辆将不再年检?交警:有车没车都需要了解下

驾驶证不再是12分?车辆将不再年检?交警:有车没车都需要了解下

李博世财经
2025-11-14 14:23:08
你以为现在的日本不敢发动对华战争吗?你以为高市只是耍嘴炮吗?

你以为现在的日本不敢发动对华战争吗?你以为高市只是耍嘴炮吗?

蓝色海边
2025-11-16 12:52:21
当菲律宾网友质疑中国“只亮剑不拔剑”,加拿大网友:中国不拔剑,非不敢而是不值

当菲律宾网友质疑中国“只亮剑不拔剑”,加拿大网友:中国不拔剑,非不敢而是不值

雨先森观察
2025-10-20 04:11:07
今年各行各业惨到什么程度?网友:穷的越穷,富的越富!

今年各行各业惨到什么程度?网友:穷的越穷,富的越富!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5 00:15:03
英媒:中国富人为何逃离新加坡?中国不给脸,新加坡也就是个县了

英媒:中国富人为何逃离新加坡?中国不给脸,新加坡也就是个县了

华山穹剑
2025-11-16 20:11:51
随着葡萄牙9-1,挪威4-1意大利,世预赛最新积分榜:欧洲5队直通

随着葡萄牙9-1,挪威4-1意大利,世预赛最新积分榜:欧洲5队直通

侃球熊弟
2025-11-16 23:56:49
“快来逮捕我”,沈伯洋窜德发挑衅,不到24小时,大陆对其出重拳

“快来逮捕我”,沈伯洋窜德发挑衅,不到24小时,大陆对其出重拳

生活魔术专家
2025-11-17 06:20:49
足坛一夜动态:葡萄牙造9-1惨案,英格兰11连胜,挪威双杀意大利

足坛一夜动态:葡萄牙造9-1惨案,英格兰11连胜,挪威双杀意大利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17 05:58:08
党报党刊的尴尬:几乎没人看,当废品卖?这些建议有助于改进

党报党刊的尴尬:几乎没人看,当废品卖?这些建议有助于改进

白马惊天剑
2025-10-27 15:23:36
爱泼斯坦地狱之门被撕开:民主党搬起石头砸烂自己的脚

爱泼斯坦地狱之门被撕开:民主党搬起石头砸烂自己的脚

斌闻天下
2025-11-16 07:45:02
辩护律师:郭某刚原本可以“五不死”,可惜他不明白一个道理

辩护律师:郭某刚原本可以“五不死”,可惜他不明白一个道理

阿纂看事
2025-11-15 11:22:20
2025-11-17 07:35:00
零售前沿社 incentive-icons
零售前沿社
发现零售新价值
4197文章数 1328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数码
房产
公开课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秋天怎么穿出时尚感?避开老气的着装方式,美得自然又大方

数码要闻

华为鸿蒙HarmonyOS 6.0.0.112版本首曝,支持电脑投平板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