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爱为证,悟空见心
——从《心经》智慧赏析邢之诺《大话悟空》
作者:李开
读邢之诺先生的《大话悟空》,恰逢《心经》中一段话蓦然闯入脑海:“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部作品,简直就是这首诗的终极智慧在“爱”这一主题上的完美演绎。让我们逐层赏析。
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现象与本质的统一
《心经》里的“色”,指代我们能感知的一切具体现象;“空”,则是现象背后的规律与心性。这正如我作为一名教师的日常。我的“色”,是三尺讲台、一摞摞作业本,是学生们一张张或认真或调皮的脸庞,是我在黑板上写下的每一个字,是拖堂时多讲的最后一道题,是放学后与某个学生的促膝谈心。而我的“空”,是初登讲台时“要把孩子们都培养成才”的那团火,是如今看着你们,希望你们未来正直、善良、生活幸福的那份心。它无形无相,却是我所有“色”的起点与归宿。
诗中亦是如此。“色”是这场相遇的生动表象:天机的“奶凶奶凶”,天梁的“庚金帝国”、“灵鹿”与“仙翁”、“鹤氅”与“袈裟”、那“煮沸的汤”,这些充满戏剧性的情节,皆是“色”。而“空”,则是这段关系的本质——“爱是救赎、传承、成就、慈悲”。它无法被量化,却是所有“色”得以发生和升华的根本原因。
色不异空,意味着现象从未脱离本质。就如我上课时板书时为何总把字写得很大?因为怕后排的学生看不清,这“写字”的“色”里,藏着“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空”。我批评学生时为何声色俱厉?因为“恨铁不成钢”,这“批评”的“色”里,藏着“盼你成才”的“空”。诗中,天机的“悍然对擂”(色),其本质是生命力的展现,是对天梁僵化世界的唤醒(空);天梁的“遁逃”(色),其本质是内心秩序被打破后的慌乱与反思(空)。现象与本质,从未分离。
空不异色,则意味着本质必须通过现象来显现。我心中再好的育人理念,若不通过讲课、改作业、与学生交流这些“色”来承载,便只是空洞的“空”。正是三十多年日复一日的“色”,才让这份心变得真实厚重,让你们能够真切感知。
《大话悟空》中,“慈悲”与“爱”的“空”,也必须通过“允许你恣意放飞”、“身若磐石,双目低垂”这些具体的行动(色)来体现。没有“色”的承载,“空”便无从谈起,慈悲正是在这“一妖一僧”的互动中,才变得如此真实可感。
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从表象到本质的顿悟与创造
如果说“不异”说的是统一性,那么“即是”则是更彻底的同一性,是一种顿悟。这首诗的高潮部分,完美演绎了从“色”到“空”,再由“空”生“色”的飞跃。
从“色”到“空”的参悟(色即是空):我曾有个学生,上课接话、下课捣蛋,我将他视为必须“降服”的“妖”,这便是只见“色”,未见“空”。直到一次家访,我才发现他父母常年在外,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他所有的“悍然对擂”,不过是渴望被看见、被关注的呼救。那一刻,眼前的“捣蛋”这个“色”,瞬间化为了“呼唤爱”这个“空”。我不再想着“镇压”,而是想着“救赎”。这便是“色即是空”。
诗中的“色即是空”,当天梁面对“扑通一声”下锅的绝境(色),他没有执着于“生”或“死”的表象,而是瞬间勘破了这场考验的本质。他领悟到,眼前的“妖”并非要毁灭他,而是来成就他的。于是,他念出“阿弥陀佛”,完成了从“降妖”到“皈依”的转化。这一刻,“汤锅”这个“色”的极致,瞬间化为了“慈悲”这个“空”的显现场景。
从“空”到“色”的创造(空即是色):顿悟之后,我变了。我不再视他为对手,反而让他当了课代表,给了他一片可以“恣意放飞”的“天地”。结果,他成了我的得力助手,成绩也突飞猛进。我心里那个“爱是救赎”的“空”,创造出了一个“负责任的好学生”的新“色”。这便是“空即是色”。
诗中的“空即是色”,当天梁领悟了“爱是慈悲”这个“空”的本质后,他并未停留在冥想中,而是将其转化为“允许你在我的疆土,恣意放飞”这一具体的行动(色)。这个“允许”,就是“空”所创造出的新“色”。它打破了“庚金帝国”的旧“色”,创造了一个包容、共生的新“色”。“空”通过慈悲的行动,创造和重塑了物质世界。
三、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五蕴皆空的修行
《心经》进一步指出,不仅物质世界(色)如此,人的精神活动(受想行识)亦然。这首诗对天梁内心世界的描绘,正是对“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的细腻刻画。
受(感受):“三分惊喜,两分藉慰,一分惭愧。”这些情绪的生起是“受”。但天梁没有沉溺其中,而是观照它,明白其本质为“空”。
想(思想):“楚歌四起”、"迟来赎回"、“辩机高阳”这些是“想”,是头脑中的概念与故事。天梁看到了它们,却最终超越了这些故事的边框,勘破了其虚幻性。
行(行动):“允许”、“放飞”、“敲灭风月故垒”、“一路西行无悔”,这些是“行”。他的行动不再基于欲望或恐惧,而是基于勘破“色空”本质后的智慧与慈悲。
识(意识):整个过程,是“识”的转化。从“庚金帝国”的僵化意识,到“遁逃成玄甲龙龟”的恐惧意识,再到“身若磐石”的坚定意识,最终升华为“无字真经飘飞”的空明意识。他的心识,经历了一场彻底的洗礼与净化。
最终,“千劫历尽,无字真经飘飞”,这飘飞的,既是经文,也是那段复杂关系,更是那颗勘破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之后,自由、慈悲而空明的心。这,大概便是邢之诺这首《大话悟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另附原诗以共赏:
《大话悟空》
作者: 邢之诺
天梁遇到天机,
恰似,
昏君邂逅妖妃。
观她,
奶凶奶凶,
虽万万人俱往矣,
悍然对擂。
血与火,
熔铸的庚金帝国,
瞬间崩颓。
乍看,
是只灵鹿;
细觑,
猢狲一位。
叼住,
仙翁鹤氅;
揪住,
袈裟嘟嘴。
十世金蝉,
遁逃成,
千年玄甲龙龟。
熏风醉,
战鼓催。
汤已煮沸,
只等唐僧下锅。
——扑通一声!
那妖,
吱吱窃笑,
透着邪魅。
——扑通一声!
那僧,
身若磐石,
双目低垂。
——阿弥陀佛!
允许,
你在我的疆土,
恣意放飞。
用陀罗锁定紫微,
镜像叠加中:
三分惊喜,
两分藉慰,
一分惭愧。
是楚歌四起,
香魂无主,
垓下遗泪?
是胡笳悲咽,
黄金千两,
迟来赎回?
是大唐歌飞,
辩机高阳,
御前忏悔?
庇护、弥补、降维。
在一段公案,
演绎轮回:
——爱是救赎,
——爱是传承。
——爱是成就,
——爱是慈悲。
木鱼梆梆,
敲灭风月故垒;
驼铃声声,
一路西行无悔。
家国天下,
任重道远难违;
大话悟空,
桀骜猴王依皈。
九九归一,
与尔顶峰相对;
千劫历尽,
无字真经飘飞。
【注释】:
天梁: 紫微星宿。代表荫星、寿星、慈悲等。
天机: 紫微星宿。代表智慧、机警、善变等。
仙翁: 即南极仙翁。
十世金蝉: 即唐僧。
降维: 即降维交流。
陀罗: 紫微星宿。代表业力、纠缠等。
垓下遗泪: 参见霸王别姬。
迟来赎回: 参见文姬归汉。
御前忏悔: 参见太宗爱女,高阳私通辩机案。
![]()
另附邢之诺简介:女。祖籍南阳,现居北京。斋号“冷逸轩”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家、诗人、音乐评论者、朗诵者、美国FENIX360(霏尼克斯)全球艺术大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