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下我觉得这个问题挺好的,不是假大空的键政讨论。由于中国人口的收缩和结构变化,判断哪些城市有发展潜力,对普通人的生活发展都是很重要的。
1北京。不用解释,虽然我认为这座城市是逆经济规律的产物,但肯定是和未来国力绑定的,而且也是北方唯一真正的经济中心,目前看这个事实是成立的,所以再怎么说也弱也弱不到哪里去。另外再说一句,整个北方,我都认为就只有北京是有比较好发展前景的。其他城市,包括青岛大连天津,都难免持续收缩、竞争力下降。
2上海。产业的完善程度和高端产业密度都不错,交通位置在中国独一无二,可利用的土地多,周边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注定上海会有超长期的竞争力。上海才是中国包括港澳台真正的大哥。
3深圳。无论香港未来如何,深圳都会有竞争力。深圳天然是效率的城市,自身负担很轻。因为年轻,导致深圳在中国的城市里,是极其独特的存在。人口结构会非常好。年轻人进来,老年人流出去广州或者老家生活。可以预见,未来会更加极致集约化和效率化。高端产业也很多。
4杭州。有很多人认为杭州就是运气好,出了一个阿里,然后把互联网产业带起来了。我不能说你说的不对,但是你这么认为就太小看杭州了。建议你去看看,如果剔除全部互联网行业,只看传统行业,杭州到底有几家上市公司,看完会让你改变对杭州的印象的。除了产业,杭州在地理位置、生活环境、政商环境、人文素养等方面,对全国人口都能产生一定吸引力,北方来的移民不少。长期竞争力,我也是看好的。
前面四个说完,后面一般是考虑广州成都重庆天津武汉南京。
这几个我个人最看好成都,人口基本盘和对年轻人虹吸力最强,中国大后方定位,独特竞争力。
广州争议肯定比较大,我就说结论,产业竞争力肯定是不如杭州深圳,但是地位不会有太大滑落,还是准一线强二线之间的。
已经6个了,再选4个。
南京武汉重庆在我看来竞争力差不多。都是长江中游下游这条线上的。武汉交通潜力有优势,我觉得未来发展空间其实高于南京。重庆产业升级有空间。总体看好程度的话,武汉稍微强,南京稍微弱。因为南京的产业竞争力,各方面优势的独特程度,其实都不一定比苏州和宁波强。我这里提到南京武汉重庆苏州宁波五个了,后面都没其他城市位置了。
但我又意识到,这并不是评选一线二线,而是问“看好”,意味着关键在于发展的方向,相对的身位,而不是绝对的身位!
那我们应该看人口流入,结合产业发展来分析。产业有主观性,主要看人口客观数据。
南京流入还不如合肥。所以我很难说南京可以入榜。
贵阳长沙超过了成都。但考虑产业,我觉得贵阳长沙没有特殊优势。贵阳这地方属于,吃了基建红利,让贵州本来承载不了那么多人口,变得能够承载。长沙再互联网上影响力不小,但是产业我觉得潜力一般般,湖南人口被深圳虹吸太厉害了。
杭州是2020-2024流入第一,维持判断不变,仍是前四或前五级别。
郑州济南南昌是6-8,力压宁波深圳这两个发达地区。郑州进入视线:河南人口多,地面交通优势,制造业产业升级。
所以Tier2(北上深杭之外)大城市里面,成都还是没有问题,郑州进来,武汉没问题,苏州没问题,就8个了。
剩下2个,除了南京长沙南昌宁波,我还想提昆明南宁海口3个容易被忽略的。东南亚变成后花园了,昆明地位和机会会上去。南宁也是类似,第一是受益于对东南亚的影响力控制力,第二是人口增速高,第三是平陆运河带来的地理经济变化。海口是自贸区政策,但这个我不太看得懂。和宁波比,宁波是制造业升级,大港口,未来发展空间还是很大。所以一定要我选,我还是看好宁波胜过南京长沙南昌,然后昆明南宁海口我觉得可以作为一类放进来,硬要选一个就是海口吧(但这个3选1我是在是不太确定,因为这3都有点务虚,优势没有真正落实下来)。
最终答案(不分先后):北京 上海 深圳 杭州 成都 苏州 宁波 郑州 武汉 最后昆明/南宁/海口三选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