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17时35分,湖北日报记者柯皓在杨泗港长江大桥拍摄到一轮金黄色的圆月从云层中缓缓升起,犹如一颗被精心打磨的琥珀悬挂在天幕。这轮被网友戏称为"XXXL号月亮"的天体奇观,正是2025年距离地球最近的超级月亮,其视直径比普通满月增大14%,亮度提升30%,堪称本年度最壮观的天文视觉盛宴。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image
超级月亮现象的科学定义
当月球运行至近地点且同时处于满月状态时,这个特殊的天文现象便被赋予"超级月亮"的称号。根据NASA轨道测算数据,11月5日21时19分出现的这轮满月,与次日6时27分月球经过近地点的时刻仅相隔9小时,两者近乎完美的时空重合,使得月球与地球的距离缩短至约35.7万公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专家解释,这个数字不仅是2025年所有满月中的最近值,更比月球远地点的40.6万公里缩短了近5万公里。
![]()
image
月球椭圆轨道的物理规律
月球公转轨道并非完美的圆形,而是一个偏心率为0.0549的椭圆。开普勒定律揭示,这种椭圆轨道导致月球每个月都会经历距离地球最近和最远的两个极端位置。当月球经过近地点时,其引力对地球海洋的潮汐作用也达到峰值。国家天文台研究表明,本次超级月亮引发的潮汐差比平常高出约15%,沿海地区可观测到更为明显的潮位变化。
![]()
image
2025年最大超级月亮的特殊成因
本次天文现象具有三重独特性:首先是时间精度,月球过近地点与满月时刻的误差控制在9小时以内;其次是空间优势,35.7万公里的地月距离创下2025年纪录;最后是观测条件,中国天气网数据显示华中、华东等地晴空率超过80%,武汉东湖、长江大桥等观测点能见度达10公里以上。这种天时地利的多重巧合,使得湖北日报记者朱熙勇捕捉到的"破壳月亮"成为可能——那轮从云层裂隙中透出的超级月亮,宛如正在孵化的宇宙之卵。
公众观测的实用指南
日落后的黄金一小时是拍摄超级月亮的绝佳时机,此时月亮呈现的暖色调与大气折射产生的放大效应相得益彰。专业摄影师建议使用200mm以上长焦镜头,以杨泗港大桥等标志性建筑作为前景参照。湖北日报记者任勇在琴台大剧院拍摄的样张证明,当月亮与地面景物形成1:3比例构图时,能最大程度凸显其视觉冲击力。对于普通观赏者而言,双筒望远镜即可清晰观察到月球表面的第谷环形山和静海等显著地貌特征。
超级月亮背后的宇宙浪漫
从网友分享的"黄鹤楼悬月"到专业媒体记录的"长江抱月",这些创意影像印证了天文现象激发的大众科学热情。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所言:"当三百万人同时仰望同一轮明月时,宇宙便不再是冰冷的物理公式。"本次超级月亮的热潮尚未褪去,天文爱好者已开始期待12月5日的年度收官之作。据紫金山天文台预告,2025年还将有两次超级月亮现象,但地月距离都将略远于本次。此刻定格在镜头中的这轮明月,将成为未来三年内最接近地球的宇宙明信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