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菏泽牡丹产业发展有了“护身符”

0
分享至



“惟芳”牡丹计划嫁接30棵左右



种子是牡丹产业发展的基础

深秋时节,我市各大牡丹种植基地陆续开展牡丹嫁接扩繁工作,此举将有效丰富花色品种、延长牡丹花期、促进产业发展。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安全直接关系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大局。近日,《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公布施行,标志着全市牡丹产业发展有了“护身符”,对加强牡丹种质资源保护、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产品开发、加强品牌培育以及弘扬牡丹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深秋时节牡丹嫁接扩繁

“利用最近几天好天气,我们抓紧时间对园内牡丹进行田间管理。”11月5日,天气晴好,曹州百花园牡丹专家孙文海带领技术人员清理田间杂草、嫁接牡丹。

时至深秋,牡丹枝叶次第枯萎凋零。“这是今年新命名的牡丹品种‘惟芳’,花呈粉色,花朵直径约20厘米,我们计划嫁接30棵左右。”孙文海介绍,这棵牡丹高约1.5米,枝头还残留着不少黑色的牡丹籽。

“2010年前后,我以‘如花似玉’为母本,与‘蓝田玉’进行定向杂交,之后经过多年观察、筛选。”孙文海说,直到2015年,这批杂交牡丹后代中有一棵展露芳容,花大色艳,观赏性强,性状稳定,具备新品种命名资格。7月份,在菏泽文旅部门的推动下,这个新品种被命名为“惟芳”。

距离“惟芳”不远处,有一棵“绿幕隐玉”。该品种是热播剧《国色芳华》中“琼台玉露”的原型,在今春牡丹花季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绿牡丹是牡丹中的珍品。据《亳州牡丹史》记载,亳州有从菏泽引种的绿牡丹:“更有绿色一种,色如豆绿,大叶白花,千层起楼,出自邓氏,真为异品,世所罕见。”

“‘绿幕隐玉’是曹州百花园于20世纪80年代培育的牡丹品种,初开时为绿色,盛开后绿中泛白,呈绣球型,花香浓郁,现已成为市场上备受欢迎的牡丹品种。”孙文海介绍。

《国色芳华》以唐朝为背景,讲述了商户之女何惟芳,在雅冠长安“花鸟使”蒋长扬的协助下,结成“匠人与投资人”组合,从培育牡丹起家,最终实现济世报国理想的励志故事。随着电视剧播出,“菏泽牡丹卖爆了”话题一度登上社交媒体热搜主榜TOP4。剧中牡丹花的雍容华贵之态、国色天香之姿深深吸引了广大观众。我市作为电视剧《国色芳华》牡丹及芍药花卉赞助的官方合作伙伴,市文旅局(广播电视局)会同牡丹区为该剧拍摄提供了2500余棵牡丹和芍药,向广大观众集中展现了菏泽牡丹、芍药的雍容华贵。

11月4日下午,一批新购牡丹、芍药苗运进曹州百花园。通过持续嫁接扩繁,未来曹州百花园的牡丹花海将更加壮观。

匠心育“国色”

“这一棵是‘景玉’,旁边那棵是‘文海’。”孙文海指着曹州百花园内的两棵牡丹介绍。“景玉”与“文海”这两个牡丹新品种,分别以孙景玉、孙文海父子二人的名字命名。“景玉”于1981年命名,花朵硕大、花色雪白,已成为白色系牡丹中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文海”于2005年前后开始培育,2017年经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审核登录。从1981年到2017年,时隔36年,一白一红两个牡丹新品种,将孙景玉、孙文海父子的名字载入中国牡丹发展史册。

牡丹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4月份是菏泽牡丹花开时节,也是育种时节。每年花季,孙文海便带领工作人员开展定向杂交育种。“通过定向杂交育种,我们选育出花大色艳的品种,然后扩繁、推广,提高牡丹的观赏性。”孙文海说,“培育一个牡丹新品种一般需要10年以上。”据其介绍,从授粉、结籽到播种、育苗,培育的牡丹新品种六七年才能初开花,其中付出的艰辛是局外人难以想象的。

“初开花之后的第二年或者第三年才能用于育苗,牡丹苗达到一定数量才能申请新品种鉴定。”孙文海说,牡丹新品种鉴定,要核实性状描述的准确性,性状的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以及品种数量。

漫步菏泽牡丹花海,随意指一朵花,花农便能道出它动听的名字,讲述一段动人的故事。景玉、文海、笑之、邦宁紫、守重红……细数这一连串以菏泽人名字命名的牡丹新品种,不禁让人感叹菏泽牡丹从业者所付出的汗水与心血。

中国是牡丹原产国,牡丹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对扩大牡丹谱系、丰富花色品种、延长牡丹花期、培育鲜切花等具有重要意义。“菏泽作为世界上知名的牡丹种苗基地和出口基地,之所以长盛不衰,就在于我们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牡丹新品种。”中国油用牡丹创始人、牡丹世家二十四代传人赵孝庆自豪地说。

保护种子留住“根”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良种孕育希望,种业被视为“现代农业的芯片”,升级农业“芯片”是推动农业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也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实基础。

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不断加大对我国粮食领域的渗透,违法获取我国大豆、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基因数据,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11月3日,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发布《斩断田间窃密黑手》一文,揭示我国种业领域“谍影重重”、外国情报机关对我国粮食数据和种质资源虎视眈眈的现状,引发广泛关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种子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10月10日,《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公布施行,标志着全市牡丹产业发展有了“护身符”。浏览该条例可见,第一章为“总则”,第二章即为“种质资源保护与种植管理”,该章共包括8条内容,条理清晰,操作性强。

其中明确,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牡丹种质资源保护,组织开展种质资源普查、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利用等工作,保护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推动牡丹新品种培育、引进、交流和推广。

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濒危品种、珍稀品种、特有品种以及100年以上株龄牡丹等档案,制定分类保护措施。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情形外,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采伐、移植评定为古树名木的牡丹植株。

条例还鼓励牡丹新品种的培育,支持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及个人开展多样化、特色化牡丹品种选育,培育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的牡丹新品种,并鼓励支持对牡丹新品种依法申请植物新品种权。

《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促进条例》的实施,对加强牡丹种质资源保护、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产品开发、加强品牌培育以及弘扬牡丹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菏泽日报 incentive-icons
菏泽日报
菏泽日报
11689文章数 998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