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化那事儿都过去小半个月了,网上的吵仗居然还没停—— 骂他 “夸大其词” 的人攥着监控视频不放,力挺他的人盯着 “20厘米高度差” 死磕。
![]()
就在这节骨眼上,经济学家宋清辉突然又冒出来放炮:“逼走郑智化,无异于自砸饭碗,无障碍环境是城市核心竞争力!”
这话听着够冲,但扒开事件的层层褶皱一看,还真不是危言耸听。
先把时间线拉回去捋捋这出“罗生门”。10月25号那天,唱着《水手》激励过一代人的郑智化,突然在社交平台把深圳机场骂上了天,说自己登机时遇到25厘米的高度差,轮椅推不上去,最后 “连滚带爬” 才进了机舱,司机还在旁边冷眼旁观。
图片
![]()
这话一出来,网友直接炸了锅,“机场太没人性” 的声浪差点把热搜榜掀翻。
可没过多久剧情就反转了。监控不知道被谁放出来,视频里明明是两个工作人员搀扶着他拄拐登机,压根没“连滚带爬” 那回事儿。
机场还解释,20厘米高度差是为了防设备刮碰飞机的安全规范,紧接着就官宣了三项整改:优先给轮椅旅客廊桥、增派人手、试点新连接装置。这波操作下来,不少人开始转头骂郑智化 “小题大做”“博眼球”。
图片
![]()
就在舆论快要一边倒的时候,郑智化自己出来澄清了:“连滚带爬是气头上的话,推轮椅的小哥服务其实特好。”
但他话锋一转,把大伙儿的注意力拉回了正经事上:“这事引发的关注,比我个人感受重要多了。”
此前他还扒出自己这些年的 “机场血泪史”:南京机场让拆 “等同于腿” 的金属支架,上海机场安检耗半小时差点误机,新疆机场担心拐杖被暴力托运得据理力争。这哪儿是偶然事件啊,分明是特殊群体出行难的日常速写。
图片
![]()
这时候宋清辉的发声就显得特关键。这位经济学家可不是第一次挺郑智化了,前几天还呼吁机场下架监控视频,说公开隐私会让议题失焦。
这次更直接,上来就扣“自砸饭碗” 的帽子。有人觉得他小题大做,一个机场服务疏漏而已,怎么就扯到 “砸饭碗” 了?但看看数据就明白,深圳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都冲到全国第二了,靠的是 “深圳速度”,可再快的速度,架不住20厘米的 “绊脚石” 绊脚啊。
更打脸的是,深圳刚办完残特奥会,当时机场保障搞得“严丝合缝”,怎么一到日常服务就掉链子了?就像网友说的:“重大赛事能伺候好,普通旅客就不行?这哪是能力问题,分明是没把特殊需求放心上。”
图片
![]()
而宋清辉说的 “核心竞争力”,其实早有答案。北京海淀的公园改了坡道,轮椅能直接进卫生间;银川金凤区的广场请残疾人参与设计,连地面防滑都考虑到了;厦门的慢道无障碍坡道宽达1.2米,还装了防滑扶手。这些地方没靠 “速度” 出圈,反倒靠 “温度” 攒了口碑。
现在再回头看这场风波,郑智化的情绪化表达确实有点夸张,但就像网友说的:“他不骂这一嗓子,谁知道机场还有这漏洞?”
深圳机场连夜整改,看似是回应质疑,实则是补了自己的短板。要是真像宋清辉说的那样,把提意见的人当 “麻烦” 逼走,那藏在暗处的问题只会越来越多。
![]()
毕竟,城市竞争到最后,拼的不是楼多高、路多宽,而是对每一个人的包容度 —— 连行动不便的人都能顺畅出行,这样的城市才真的有底气。
如今《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两年了,全国128万户残疾人家庭完成了改造,河南、云南等地的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率都达到了100%。
![]()
这些数字告诉我们,无障碍建设从来不是 “选择题”,而是 “必答题”。宋清辉的话或许刺耳,但戳中了要害:丢了温度的城市,再快的发展也没用。而那20厘米的高度差,与其说是设备问题,不如说是观念上的 “坎儿”—— 啥时候真正把 “无障碍” 刻进骨子里,城市才算真的有了竞争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