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艺人,大部分都是郭德纲的粉丝。郭德纲从一个在街市里流浪的“草莽”,摇身一变,成了一位有着数亿观众的知名演员,几乎可以说是拯救了整个相声行业的一代宗师。
郭德纲的成功既有时代发展给他的契机,更重要的是他自己的执着和勤奋。最近翻看了几张郭德纲以前的照片,大概是二十多年前德云社成立时,他曾在北京郊外的一间小房子里租房。有一幅郭德纲正在练习书法的图片,令人唏嘘不已。
![]()
郭德纲也会将自己的画作和画作分享出来,从这些图片来看,他不是临时起意,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那时候的郭德纲,日子过得并不好,可就算是这样,他也能写出自己的字来,可见他是真的很爱这幅画。
郭德纲的书法作品在网络上得到了广泛地传播,评论也是五花八门。这些都是很常见的事情,毕竟人们对书法的理解,是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比较大的,每个人的审美偏好和知识结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评价。
![]()
郭德纲的字好就好,就是有个性,有个性。主打的是一种质朴的风格,两个部分的区别很大,简单中又有几分幽默。俗话说“字如其人”,这句话用在郭德纲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他的书法如同他的相声一般,给人一种欢乐的感觉。这样的书写方式,从创意上讲,郭德纲的字值得称赞。
![]()
但是,作为一种传统的绘画,形神兼备,终究是要讲究规律的。郭德纲的字,问题就是没有“法”的束缚,让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人”和“法”是一个有机的有机整体,严格地遵循“法”,就会被束缚在传统之中,失去了自己的本性;如果过分地追求自己的性格,反而会让自己变得孤僻。因此,历代书坛的经典作品能够经久不衰,正是因为它们在传统与个性化中找到了一种平衡与和谐的结合点。
![]()
郭德纲的书法,没有任何的章法,说白了,就是从古代的书法中学来的。网络上流传着一幅用篆文签名的书法,名叫郭德纲,他用的是中国的大篆字体,用的是标准的字体和结字。
如果这幅画真的是郭德纲写的,那么这幅画的水平也太高了吧。不过,从签名上可以看出,这首歌应该是同名同姓,而不是郭德纲。
![]()
没有了规矩的束缚,很可能会误入歧途,因此,想要学好书法,只有模仿古代的书法,才能做到这一点。
郭德纲的字自然洒脱,随意洒脱,然而,他的字却时常不正,笔走偏锋,这都是因为他对书法基础知识的积累不足。
![]()
郭德纲的书法,虽然缺少了传统的韵味,但是却暗藏着一种对古代人的暗合感,像是郑板桥在《石铺街》里写的那幅“六分半”的字体,趣味上又有几分相似;还有郭德纲经常用到的几个奇怪的字体,都是从钟鼎那里学来的。
郭德纲不是科班出身,又要表演,又要打理德云社,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写字。这就决定了他的书法艺术仅限于诙谐的外观,而非以技巧取胜。
![]()
要知道,一个有趣的数字,看起来很容易,但真正的实力,却是需要努力的。而诱人的外观,也不过是暂时的;传承,终究是要靠实力的。
郭德纲的名气和利益都很大,是不是该给他上一堂课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