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邯郸日报)
转自:邯郸日报
![]()
“邯 丹阝立旬 ”印钮。杨扬 摄
![]()
“邯 丹阝立旬”印面。杨扬 摄
杜杰
邯郸赵王城遗址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消息传来,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赵王城,这座伫立于战国时期的赵国都城,令多少邯郸人傲娇和关注!传奇的是我发现山西也有个“赵王城”。这个故事,与一枚古印有关。
这枚古印就是“邯丹阝立旬”印,“邯丹阝 ”即“邯郸”,复姓,名“立旬 ”,为战国晋系私印,收录于《盛世玺印录》《缘闲堂古玺印辑存》《邯郸古代城市史》等。
据传,这枚古印十数年前出现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东秀庄乡后五王城村。其时因故不能前往实地探究,十分遗憾。恰好,五寨县郭效生先生是研究地方文化的学者,我们是未曾谋面的多年好友。故而在微信视频中,我与郭先生“见面”了。据郭先生讲述,忻州市正是赵武灵王在位期间的疆域。如此,此赵王城与彼赵王城还是同宗同脉一家亲呢!
一
郭先生用地道的晋西北方言,讲述了一个遥远的赵国故事。
忻州市位于山西省北中部,南接太原,北临朔州、大同,下辖14个县(市、区)。据考证,忻州在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春秋时属晋地,战国时属赵。今五寨县和静乐县仍存有与赵武灵王有关的遗址。
五寨县位于忻州市西部,北通入呼和浩特市,西隔黄河与榆林、鄂尔多斯相望。境内有多处古城遗址,有出土的陶器、古印等为证,距离县城20公里的武王城村最为古老。武王,即指赵国国君武灵王。清乾隆十六年《五寨县志》仍称武王城,清以后才改称五王城。从武王城村及周边方圆几十里数量不少的春秋战国墓葬来看,五寨在春秋至战国初为楼烦国地域。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凭借胡服骑射改革,“北破林胡、楼烦”,置雁门郡,领十四县,其中的埒县就设在今武王城村,五寨也是最早建县的地方之一,它们见证了中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大融合。
静乐县位于忻州市西南部。静乐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境内现存的长城遗迹,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赵武灵王在位期间。《静乐县志》载:“周郝王八年(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破义渠,自代至阴山,守楼烦为都,于此练兵。县南有城,名赵王城,在天柱山左劈,东南北俱跨山,西临汾水,今城犹存。”县政府所在的鹅城镇,下辖38个行政村,在县东南天柱山西侧山脚下,有个村子叫赵王城村。在赵王城村外,有座赵武灵王庙。《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均载:“赵武灵王庙在天柱山南三里东山下”。据考证,赵武灵王庙建于战国时期,后毁于战火;2011年由赵王城村自发组织重建。天柱山的西侧脊梁处便是赵武灵王的点将台,沿山脊为东西走向,其迹轮廓分明,依稀可见。此外,这里还有兵营兵寨、练兵场、古城墙等遗存。历史的碎片勾勒出赵王城的大致轮廓——东西长约2里,南北长约1.2里,周长约6.4里,占地面积约55公顷,是赵武灵王在晋西北的一处重要军事城池之一。如今,英雄远去,遗迹仍存,像是在时间的河流之上,武灵王胡服骑射,跨马林胡,百战犹酣,把一段赵国传奇写进了中国的史册。
郭先生说,有时间过来转转。他们当地人喝酒吃肉,情感炽烈,颇有燕赵侠义之风。这跟邯郸人的性情彼此相近。
我心驰神往,盼望前去寻觅北域的赵国遗风,感受当年赵武灵王站在奔腾的黄河之滨,心底激起多少逆水行舟的豪迈;在逶迤的北国长城,他凝望远方,该有多么阔远的视野和远大的襟怀;阴山脚下,策马长鞭,那将是怎样的壮志凌云!我想,不止于当下的这些遗址和传说,赵国历史的神秘面纱,还有许多未被揭开或正在揭开。
今古山河,在呼啸而来的风中,晋西北的赵王城变成了今人的仰望、追随与遐思的文化地标。
二
今月曾经照古人。那一轮挂在邯郸赵王城的月亮,依旧宁静、明亮。它荣辱不惊,见证着赵国历史的兴衰和今日邯郸的崛起。
春秋时期,赵氏家族活跃在晋国政治舞台,尤其赵盾一支达到顶峰。到了赵盾之孙赵武时,发生了著名的“下宫之难”,赵氏遭受灭顶之灾,几乎全族覆灭,仅留下年幼的赵武,即赵氏孤儿。十年后,赵武得以复立;经过20多年的努力,赵武出任晋国正卿,赵氏家族由此再次登上了晋国权力的顶峰。
对于赵氏家族来说,化家为国的使命是由赵简子和赵襄子两代人完成的。赵简子为赵武之孙,赵襄子为赵简子之子。俯瞰历史,这两位顶天立地的巨人,站在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的中间,扭转了历史的风向标。赵简子是以赵氏宗主的身份站在晋国的历史舞台上,赵襄子则做了傲立于世的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国君。也就是说,这对父子,简子成为了赵国的奠基者,襄子则成为了赵国的创建者。
公元前475年,赵襄子即位,标志着赵国的建立,以赵氏为首的“三家分晋”,使中国历史步入了战国时代。从《史记·赵世家》记载上看,正是从襄子开始使用赵氏纪年的;而在襄子之前,有关赵氏的活动,仍采用晋国纪年。司马迁是把赵襄子作为战国启始时的赵国第一位君主。
也就在这时的欧洲,提洛同盟成立,雅典帝国崛起。而历经一百多年历史风云的赵国,以优秀的城市建筑思想,“品”字形的王城组合,双城(赵王城和大北城)结构的布局,开创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典范,可与同时期的雅典古城相媲美。
襄子即位后,收复中牟(今河南鹤壁西),并由耿迁都至此。赵襄子的辉煌成就,最终使赵氏在政治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完成了由晋卿向新的君权的蜕化。
到了赵敬侯时期,由于赵武公之子赵朝作乱,赵敬侯迫于无奈决定迁都邯郸。公元前386年的某一天,中牟的城门全部打开,随即驶出一队队人马,“赵”字旌旗在风烟滚滚的征尘中,呼啦啦地作响。它的目的地便是邯郸。
邯郸被推上历史的大舞台,迎来了历史的新生!
此后,邯郸作为赵国的都城,历经八代王侯,延续了158年。这一百多年古赵历史,风起云涌,磅礴壮丽,最为辉煌的发展时期,当属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时期。
赵武灵王时期的赵国,经过襄子、献侯、烈侯等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国力强大,成为东方强国中的佼佼者。武灵王理想更为远大,他的视野所及,穿越太行,抵达了更远的远方——因周边魏、楚、秦、韩、燕等列国崛起,革新大潮此起彼伏,如果赵国不实施改革,很有可能被吞并或消灭。为此,以武灵王为主的改革派,上演了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胡服骑射”改革大戏。
在胡服骑射改革的推动下,赵国国力不断提升,疆域最为广阔。《战国策·赵策二》记载:“地方二千里”。北部疆域,以赵长城与北方少数民族为界,到了今内蒙古中部、陕西北部一带;东部边境延伸到黄河以东河间(今河北献县东)、扶柳(今河北冀州市西北)一带;西北部边境,以古涞水与燕国为界;西部边境,较以前略有缩小,以汾水与秦为界;南部疆域,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仍和卫、魏、韩交错接界;西南部和韩交错接界。
在此期间,武灵王做了最重要的三件大事——开疆扩土、消灭中山、修筑长城。
《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赵武灵王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胡林、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据有关专家考证,山西五寨在春秋至战国初为楼烦国地域,静乐亦为战国兵戎之域,且至今仍有长城遗址,看来,此为战国赵地实属无疑。
感谢史书,为我们揭开历史的真相提供了可靠的线索。南北两座城市的赵王城,月亮应是一样地圆。
武灵王二十七年(前299年),为了专于军国大事,赵武灵王把王位禅让给儿子赵何(赵惠文王),自称主父。惠文王知人善任,任用乐毅为相,蔺相如与乐乘为上卿,赵奢治理国赋,从而使“国赋太平,民富而府库实”,把赵国带到了最为鼎盛的时代。
秋日,邯郸赵王城遗址,我站在高高的龙台向四处眺望,滏水扬波,太行巍峨,家园锦绣,百圃妖娆。邯郸,阅尽千帆,著手成诗,将古今传诵的风采,都化作了历史的风流。
三
俯瞰战国,这是一个中华文化嬗变、提升和创新的时代,经济强大,文化繁荣,手工业发达,尤其是艺术百花齐放,呈现出多元风貌和丰富样式。
“邯丹阝立旬 ”印,便带着历史的沧桑和艺术的古朴,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野,也成为了一条联络今古的历史纽带。
仔细揣摩此印,青铜铸成,闪着幽古之光。印为鼻钮,通高1.3厘米,印面1.2×1.2厘米,印面作阴文,笔划穿插挪让有致,布局大方。三晋玺印中,阳文的居多,而阴文的较少见。制印之人,又是何方工匠?他是否也是赵国人呢?
想必制印之人,也是赵国人。战国时期城市经济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手工业的发达。邯郸是战国时期黄河北岸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其冶铁业和铸铜业等手工业发达的情况自不待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赵都“大北城”范围内发现多处铸铜遗址;2000年在邯郸市中华大街中段,发现一处战国时期规模较大的铸铜遗址。目前已知属于邯郸铸铜业制造的兵器,出土大约有十七八件之多,如“赵令戈”上有铭文“邯 ”;赵王陵3号陵陪葬墓考古中,出土有百余斤的战国货币,其中不少是面文“甘丹”“白人”的赵国货币;还有赵王陵2号陵出的3匹精美圆雕铜马等。这些铜器的铸造,足以见证邯郸铸铜业的发达。所以“邯 丹阝 ”氏的印章,由赵国人铸制,是可以肯定的。
持印之人“邯丹阝 立旬 ”,长什么样儿?是邯郸哪里人?他因何拥有这枚私印?他是否就是当年跟随赵武灵王开疆拓土、提携官印为君死的邯郸故人之一?
我更愿意想象,他身材高大,长相英俊,眼睛中充满了智慧之光,为赵武灵王在北国的驰骋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枚印,于他,是国家荣誉,也是神圣使命。
历经两千多年风霜雪雨的这枚私印,今日重返故土,令人流云入怀,思接千载——它曾是老帅的叱威,塞上最坚铁、最热血的虎隘;它更是鼓角数声、霜重衣寒里,对故土的热切期盼。回到金戈铁马的故乡,无疑是这盛世的最好重逢!
(作者系河北省金石学会理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