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东京电影节的颁奖礼上,当主持人念出 “最佳男演员:王传君《春树》” 时,国内影视圈瞬间炸了锅。
![]()
不是说他演得不好,而是这部电影从官宣起就贴着 “白百何大女主” 的标签 —— 北漂十年的方春树回到成都寻根,整个故事都围绕她的迷茫与重生展开,白百何的戏份占比高达70%以上。
更让人意外的是,有知情人透露王传君饰演的外地青年王冬冬,总戏份加起来不到40分钟,甚至比女配角刘丹的镜头还少。一个 “挂件男主” 凭什么抢走大女主的风头?争议发酵的源头,早在两天前就埋好了伏笔。
白百何“破防” 三连击:发文、删帖、缺席闭幕式
11月3日深夜,白百何在微博甩出一句 “还能这么操作……”,配着三个 “捂眼捂耳捂嘴” 的表情包,没指名道姓却满是情绪。紧接着有网友扒出她朋友圈发过 “得鱼忘筌” 的漫画,配文直指 “过河拆桥”,矛头隐隐对准《春树》剧组。
更耐人寻味的是,等到5日电影节闭幕式,作为领衔主演的白百何直接缺席,提前飞回国内,用行动把 “不满” 写在了脸上。
![]()
这下网友的猜测彻底失控:“是不是资方施压评委了?”“听说一部电影不能男女主同时获奖,白百何被牺牲了?”
甚至有人翻出旧账:“当年被王家卫封杀的人,现在也学会买特权了?”
![]()
被误解的王传君:从“关谷神奇” 到 “戏疯子”
说王传君“买特权”,恐怕没真正了解过他的演艺路。当年《爱情公寓》里的关谷神奇让他爆红,但他偏要撕毁 “喜剧演员” 的标签。
为演《我不是药神》里的白血病患者吕受益,他每天跳绳八千次,节食到脱相,拍吃包子戏时一天塞下44个包子加5大碗面,就为了演出病人的虚弱感。
![]()
更敢说的是他当年硬刚王家卫的事。《摆渡人》上映后口碑崩塌,所有明星都在跟风夸赞,只有他站出来说“我不喜欢”,结果被传遭封杀,一度无戏可拍。这样一个连名导情面都不给的人,会去搞 “花钱买奖” 的操作?
颁奖礼上他的发言早给出了答案。接过奖杯时他全程紧绷,直言自己“配得感很低,习惯躲在团队角落”,还特意提到:“是白百何女士和刘丹女士的高光表现,照亮了在角落的我”。没有一句张扬,满是对对手戏演员的尊重。
![]()
没有潜规则,只有对演技的误读
所谓“一部电影不能男女主同时获奖” 的说法,其实早就被打脸了。专业人士梳理发现,2019年王景春和咏梅就凭《地久天长》包揽柏林电影节影帝影后,今年东京电影节更是直接给《恒星的另一边》的两位女演员同时颁了影后奖。电影节评委从来只看表演张力,不看戏份多少。
![]()
《春树》里王传君的角色虽然戏份少,却是推动剧情的关键 —— 他饰演的王冬冬像一面镜子,让白百何的角色看清了自己与故乡的距离。有影评人透露,他在茶馆里那场三分钟的独白戏,被评委评为 “全片最有穿透力的表演”。
至于白百何的不满,更可能不是针对王传君。有业内人士分析,她或许是对片方的宣发策略不满—— 前期主打大女主,获奖后却把宣传重心全放在影帝身上。但这些猜测终究是猜测,剧组和评委至今没对此回应。
![]()
闹剧该停了:别让猜忌盖过演技的光芒
这场争议最讽刺的地方在于,大家忙着猜“黑幕”,却忘了中国演员在国际电影节拿奖有多不容易。从《我不是药神》到《孤注一掷》,王传君用近十年时间证明,他不是只会说 “纳尼” 的关谷神奇,而是能驾驭各种角色的实力派。
白百何的演技从来没人否认,她在《失恋33天》《滚蛋吧!肿瘤君》里的表现早已深入人心。只是这次,国际评委选择了用另一种标准衡量表演的价值 —— 不是戏份长短,而是角色能否走进观众心里。
![]()
现在《春树》还没在国内上映,所有争议都建立在“网传戏份占比” 上。与其纠结 “谁该拿奖”,不如等电影上映后,亲眼看看王传君那40分钟的表演,到底有没有资格撑起这座影帝奖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