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7年12月,上海。
本文的男主人公叫林午昊,即便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林午昊都算的上是典型的富二代,26岁林午昊出身巨富,其父林炳甫拥有三家工厂、两家商铺,在解放后公私合营后,每季度所拿的定息就有七千多元,这在当时是一笔非常丰厚的合法固定收入。
林午昊在大学学的是美术专业——油画,这在当也是只有有钱人才能学的专业,1955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学校分配他去济南工作,他想都没想就一口拒绝了,回家啃老了,在当时不服从分配就等于没有工作,林午昊对此当然不会在乎,反正人家也不缺钱。
![]()
林午昊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他想当一个画家,最好是世界级大画家,即便达不到,在上海滩扬名也可以。为此,他大学毕业的后,就天天练习绘画,每个星期要去外面写生一两次。
而意外发生在三个月前,那天是个星期天,林午昊去外滩写生时结识了一个叫跟瓦洛嘉·格里高利雅夫的男人(以后叫瓦洛嘉),林午昊在外滩写生,旁边凑上了几个围观者。实际上就是好奇,看看也就离开了,可这天的情况有点儿异样,林午昊感觉身后有一个人一直就站在他身后观摩,已经停留了较长时间,凭呼吸判断那是一个男子,林午昊就回头一看,竟是一个外国男子,三十多岁,金发碧眼,西装革履。
![]()
那人见林午昊回头看自己,彬彬有礼地用英语打了个招呼,对自己一直站在他的身后影响了创作表示歉意,林午昊大学毕业,又加上他的家庭出身,英语自然很流利,当下,林午昊就用英语跟对方交谈。
对方告诉林午昊,他叫瓦洛嘉,是苏联政府的援华专家。林午昊一听就十分兴奋,他在大学时学过两年俄语,而且学得十分优秀,被学校选为代表参加了一项为期两年的跟苏联留学生互教互学母语的活动,每个月换一个互教互学的对象,现在这个瓦洛嘉是苏联人,又加上当时中苏友好的氛围,林午昊就邀请瓦洛嘉去附近找家咖啡馆坐着慢慢聊。
![]()
当下二人一起前往立南京东路附近的和平饭店,那家著名饭店里有一个供应正宗进口咖啡的咖啡厅。在咖啡厅里,两人喝着咖啡聊得很愉快。出乎意料的是,最后竟是瓦洛嘉抢先结了账。这样富二代出身的林午昊感到很不好意思,问瓦洛嘉下周几时有空,他邀请对方到红房子西餐馆去品尝法国大菜。瓦洛嘉推辞不掉只好同意,于是二人约定在下周六傍晚七时在陕西南路长乐路口的红房子西餐馆门口见面。
这样,两人就开始了这种基本上每周一次见面喝咖啡或者吃饭聊天的交往。双方自然会聊到各自的家庭和现状,瓦洛嘉是列宁格勒人,三十六岁,参加了苏德卫国战争,并立过战功。战后他成了一名兵工工程师,并于1953年成为一名动力学博士。1957年春天,奉政府指派,以兵工专家的身份来到上海。瓦洛嘉表示,他的工作单位属于保密单位不便多说,但留下了一个电话,以后就打这个电话跟他取得联系的。
![]()
二人第三次见面时,瓦洛嘉对林午昊说:你这样喜欢油画,为何不去苏联留学呢,毕竟油画属于西方艺术,如果你愿意,我可以介绍你到苏联去留学。林午昊听后自然心动,要想成为油画大师,去苏联留学乃是一条捷径,但当时去苏联留学不仅仅有钱有可以,还有政治考量,而既然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实在是机会难得吗,于是就向瓦洛嘉表示自己很想出国留学,如果能得到瓦洛嘉先生的帮助,那真是三生有幸。
瓦洛嘉此时表示,他可以联系一下在莫斯科大学担任某学院领导的亲戚打听此事。两个星期后,瓦洛嘉给林午昊打了电话,说他的亲戚回信了。林午昊在上海大厦请他吃饭,席间,瓦洛嘉出示了那封信。信封上是不写地址的,只用俄文写着瓦洛嘉的名字,后面是一个括号,里面是一行阿拉伯数字,上面盖着一枚三角形的红色印戳,是俄语的缩写以及日期。
![]()
面对林午昊的质疑,瓦洛嘉告诉他,他们是保密单位,苏联专家组跟国内的通信是每周一次,周一统一交上去后,再由驻沪总领事馆安排随同外交邮件一起由专门的信使送往苏联,苏联邮回的邮件也是按此办理。这个红色印戳就是援华专家专用的内部通邮标记。
瓦洛嘉让林午昊看了那封俄文函件。林午昊大体上能看懂,瓦洛嘉那个在莫斯科大学当学院领导的亲戚的大概意思是:“欢迎林午昊去苏联留学,他将竭力促成此事,请静候佳音”。一看事情有门,林午昊喜出望外,拉着瓦洛嘉的手连声道谢。
![]()
从这次见面开始,瓦洛嘉就开口向林午昊借钱了。他说组内专家将要回国探亲,他想请他们带一些中国的特产回国去送给家人和亲戚,算下来手头还缺一点儿现钞,想向林午昊借一些,等这个月的津贴发下来后就还。林午昊自是点头,问他需要多少。瓦洛嘉说不多,也就一两千元人民币吧。这个金额,当时已经可以在上海市区买一套几十平方米的旧民居了,属于巨款了,但对林午昊倒算不得什么,但必须要向老爸要。
林午昊的老爸林炳甫是个在生意场上滚了一辈子的商人,应该说对于这种事情自然有所警惕,可问题是,当时的社会治安已经治理得非常好了,旧社会的那套犯罪手段已经被扔进了垃圾箱,最主要的是林老先生跟儿子一样坚信瓦洛嘉真是苏联专家,加上还要托他办理儿子留苏求学的大事,几个因素加在一起,老爷子觉得是应当拿出这笔钱钞来的,至于瓦洛嘉是否会归还,他都并不介意,那就不去管他了。
![]()
于是,林老先生就拿出了两千元人民币让儿子去给瓦洛嘉,还特地关照儿子,如果对方要打借条的话,你不要接受。林炳甫还亲自前往南京路购买了丝绸料子、珍珠粉等礼品,让林午昊一并拿给瓦洛嘉,说这是送给瓦洛嘉先生家眷的一点儿薄礼。
瓦洛嘉也懂得入乡随俗,礼尚往来的社交规矩。一周后,他得知林午昊将要订婚,送给林午昊的未婚妻一份贵重礼物:一枚镶嵌着一克拉钻石的白金钻戒,他同时还给林午昊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莫斯科大学同意接收林午昊为留学生,请他寄去一应需要的申请材料。使林午昊完全放心的是,材料是让他直接寄给莫斯科大学的,这个地址林午昊是知道的。
![]()
随着瓦洛嘉发放工资的日子即将到来,所以他不准备再跟林午昊小开玩下去了,于是就抽身而退吧。可是,他在临退场前还要给林午昊留下一个特别深刻的印象, 周五,瓦洛嘉给林午昊打了个电话,他想在本周日休息时间,邀请林午昊去吴淞口去看长江入海口,林午昊如果去的话,最好带上照相机拍摄一些照片,林午昊自是一口答应。这样,到了星期天,林午昊就带上他家的德国蔡司照相机和同样品牌的望远镜赶到了吴淞口。那天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大晴天,两人游览了一会儿,拍了几张照片,都是瓦洛嘉给林午昊拍的。
中午的时候,林午昊取出特地准备的牛奶、点心、巧克力、蜜饯请瓦洛嘉品尝。瓦洛嘉从他的挎包里拿出了一瓶伏特加、两个木头酒杯、两个贴着俄文商标的鱼肉罐头、一个足有一市斤的苏联大列巴,两人边喝边聊。林午昊发现瓦洛嘉的汉语进步很快,这段时间已经能够听懂汉语,甚至还能说几句。
![]()
林午昊喜欢喝酒,但是酒量不大,而此刻跟瓦洛嘉喝伏特加,情状自是可想而知的。不一会儿,林午昊很快就迷糊过去了,等到林午昊醒来的时候,就觉得冷飕飕的,就像钻进了冰窟窿,睁开眼睛不由大吃一惊,身边已经没了瓦洛嘉,当然也没了蔡司照相机、望远镜,自己穿在身上的那件崭新的法国进口小羊羔皮夹克也不翼而飞了。定定神,觉得手腕上也空落落的,一看,那块瑞士欧米茄金表也没了!
换了别人,这时作出的反应肯定是向最近的派出所报案。但林午昊却没这么做。因为林午昊不知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他不愿也不敢怀疑这是瓦洛嘉使的坏,他想的是,也许是自己睡着了,瓦洛嘉先生有急事离开了,正好来了坏人,见有机可乘就下手了。林午昊等了半个小时,没见瓦洛嘉的影子,于是就决定回家了。
![]()
未完待续。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