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11月1日下午,“规划治国与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理论研讨会暨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2025年度学术年会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举行。本场活动为上海市社联第十九届(2025)学会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之一。
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会长、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庆松教授作学术致辞与2025年度学会工作报告。在学术致辞中,郭庆松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历史地位、历史意义以及当前国际关系为切入点,深刻阐述了本次年会确定“规划治国与中国共产党领导力”这一主题的现实意义。他指出,规划治国是理解中国共产党成功执政的独特视角,也是解读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中国密码。规划治国既是“长期主义”的重要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学会为纽带,持续推动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走深走实。
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民建上海市委原副主委、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兆安研究员作主旨报告。他认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离不开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深入分析。通过对错综复杂的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与国内经济运行态势进行深入剖析,他以世界到底怎么了、如何认识当今世界、世界经济新变化、中国当前经济情况以及今后应该怎么做等为切入点,强调要准确把握“新发展格局”“科技创新”两大战略重点,注重实体经济作为中国最大优势和最大潜力的极端重要性。
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创始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首任常务副院长奚洁人教授提出“规划领导力”这一全新概念。所谓“规划领导力”,是指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中,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规划为领导工具,着眼长远、系统谋划,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的战略领导力。作为党的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领导力的前提体现为高瞻远瞩的战略前瞻力,其基础体现为发展逻辑的战略判断力,其动力体现为理念引领的战略创新力,其运筹体现为擘画蓝图的战略谋划力,其制度优势体现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战略统筹力。当前,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深刻把握规划领导力的理论内涵,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上海社会科学普及研究会会长、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跨界领导力专委会主任、解放日报社原党委副书记周智强指出,“十五五”规划是在党的二十大确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以此为中心任务的背景下谋划的五年规划,是在强调高质量发展、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首要任务的背景下谋划的五年规划,是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变革举措的背景下谋划的五年规划,是在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背景下谋划的五年规划。他强调,在网络经济、数字经济,特别是人工智能取得历史性发展、跃迁式发展的背景下,“十五五”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特别是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占得先机,构建核心竞争力。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研处处长李猛教授围绕如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培育龙头企业作了分析。他以“杭州六小龙”的发展为例,分别从长三角优势、城市定位、创新规律、产业基础、高等院校、青年人才、生活成本、应用场景、文化观念、民营经济、企业类型、营商环境、中介服务、监管环境、领导干部、体制机制等方面剖析了其成功经验与启示,指出创新要更加关注消费这一重要市场流通环节,强调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关键在企业,关键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领导科学教研部主任李宗建教授认为,事业是干出来的,领导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骨干,能不能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直接关系到“规划”能不能落到实处。干部队伍中在政绩观上的偏差、温差、落差,甚至完全错误和扭曲,会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阻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领导干部要继续切实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要有干的意愿,还要有干的本领,正确处理好公与私、上与下、近与远、左与右、虚与实等关系,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于洪生教授指出,领导学学科是成长性的学科。他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从领导学的视角深度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过程中的几个特点,包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注重“顶层设计”与“人民参与”相结合的领导哲学,把“投资于物”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起来,必须关注人的现代化问题等。
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鹏教授从哲学层面,围绕本质、主体、检验标准、培育路径等对“规划领导力”进行了深度思考。他认为,规划领导力的范畴既有很强的理论价值,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规划领导力是由合规律性的真理力量、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力量、方向高尚性的价值力量,三者辩证统一共同作用产生的强大引领性影响力。规划领导力的当代典范和中国启示就是中国的一系列五年规划。要以不懈的探索深化对规律的认识,以巨大的勇气发挥主观创造性,始终以服务人民、贡献人类作为一切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向前教授认为,领导力就是做对的事情,执行力就是把事情做对。他结合《道德经》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指出规划制定要秉持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道法自然”,要遵循规划之“道”,即社会规律、自然规律、宇宙规律,强调慎终如始、冷静专注、系统集成、民本追求、无为而治、“四个自信”、守正创新。规划的制定,既有极强预见性,也要注重保持连续性。
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副会长、文化领导力专委会主任、二级巡视员陈麟辉,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副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陶思亮分别主持会议。
本次会议由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
原标题:《深刻把握“规划领导力”的理论内涵,读懂中国共产党成功执政的密码》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王珍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徐佳敏
编辑邮箱:shhgcsxh@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