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退休下,70后成最大赢家?中央定调:可按原计划退休
单位茶水间里,几个70后正围着聊得热火朝天。1972年出生的王哥扒拉着计算器叹气:“听说延迟退休要落地,我这还得干到63岁?本来盼着60岁抱孙子呢”;旁边1975年的李姐更愁:“我社保刚缴满15年,要是退休年龄延了,是不是还得再多缴几年?”最近网上关于弹性退休的说法五花八门,有人说70后得“多干好几年”,也有人传“70后能按老规矩退”,着实把这群快到退休年纪的人绕晕了。
其实这事早有官方准信。2024年9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明确2025年1月1日起推行弹性退休;紧接着2025年1月,人社部等三部门发布《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把退休年龄的“弹性空间”和70后的选择权说透了。核心就是一句话:70后不仅不用强制延迟,还能按原计划退休,说是“政策红利享有人”一点不为过。
一、先给70后吃定心丸:中央明确“可按原计划退”,弹性空间藏在这(2025年1月政策)
很多70后担心“延迟退休一落地,就得多干好几年”,但《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直接给了“选择权”: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后,可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原法定退休年龄(男60岁、女工人50岁、女干部55岁) 。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70后想按老规矩退休,完全没问题。举个最常见的例子:1972年9月出生的男职工,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2岁,但他只要社保缴满15年,就能选择60岁(原法定年龄)退休,不用等62岁 。再比如1975年出生的女工人,原法定50岁退休,改革后法定年龄延至51岁,她也能申请50岁按时退。
人社部在2025年1月的答记者问中特意强调,弹性退休的核心是“自愿”,用人单位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职工选择退休年龄 。也就是说,70后想退还是想留,自己说了算,以前盼着60岁退休抱孙子、55岁广场舞的计划,完全能照常进行。
![]()
二、为啥说70后是“最大赢家”?对比这两点就懂了(2024-2025年政策对比)
弹性退休不是“一刀切”,不同年龄段的政策差异很大,70后刚好踩在“红利窗口期”,这两点优势其他年龄段比不了:
1. 缴费年限“赶不上涨价”,15年标准还能用
网上传“养老保险要缴够20年才能退休”,不少人吓得赶紧补缴费,但这对70后根本不适用。政策明确,最低缴费年限从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的调整,要从2030年1月1日才启动,每年提高6个月 。
70后里年龄最小的1979年出生者,2039年退休时也才60岁,远在2040年“全面20年缴费”之前。人社部明确表示,2025-2029年退休的人员,仍执行15年最低缴费年限 。这意味着70后只要缴够15年,就能领养老金,不用多缴冤枉钱。
2. 延迟幅度“最小”,没人要到最终目标年龄
延迟退休是“渐进式”的,用15年逐步把男职工退休年龄从60岁提至63岁,女职工从50/55岁提至55/58岁 。70后作为首批群体,延迟幅度是最小的:
- 70后男职工:退休年龄仅延后1-2年,1970年出生的退61岁,1979年的退62岁9个月,没人要到63岁最终目标 ;
- 70后女工人:延迟最多2年,1979年出生的退52岁,比最终55岁目标少3年;
- 1970年出生的女干部:2025年退休时仅延迟6个月,55岁6个月就能退 。
反观80后、90后,比如1985年出生的男职工,2045年退休时要延至63岁;1990年出生的女干部,2045年退休得58岁,延迟幅度比70后大得多。这么看,70后确实是政策过渡的“幸运儿”。
三、想按原计划退休?这2步流程必须走对(2025年1月实操细则)
70后想按时退,不能光等单位通知,得自己提前办手续,这两个时间点和流程记牢了,不然可能白跑一趟:
1. 提前3个月“书面申请”,别等到期才着急
政策规定,选择弹性提前退休的职工,至少要在计划退休时间前3个月,以书面形式告知所在单位 。比如1970年出生的男职工想2030年60岁退休,最晚2030年3月就得提交申请,给单位和社保部门留足审核时间。
要是灵活就业的70后,没有单位怎么办?可以直接向当地社保经办部门申请,带上身份证、社保卡和缴费记录就行,流程和在职职工一样。2025年一季度不少地方都推出“特事特办”,要是申请时间不足3个月,也能优先处理 。
2. 先查“缴费年限”,不够赶紧补
想按时退休,得满足“最低缴费年限”。70后退休时大多执行15年标准,但要是中间断缴过,得提前补上。比如1973年出生的李哥,社保只缴了13年,他可以在退休前申请延长缴费2年,补够后就能按时领养老金 。
查缴费年限很简单,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官网,输入身份证号就能看累计月数;也能带着社保卡去线下社保大厅查,工作人员会帮着算“还差多少” 。
四、这3类70后要注意:有例外,也有“坑”(2025年1月政策提醒)
弹性退休给了选择权,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按原计划退”,这3类情况要特别留意,全是政策明确的:
1. 这2类人不受延迟影响,能更早退
政策有“特殊通道”,两类70后不仅不用延,还能提前退:一是从事井下、高空等特殊工种的职工,符合条件仍可提前5年退休;二是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男50岁、女45岁就能退 。比如1975年出生的煤矿工人,55岁就能退休,比原计划还早5年。
2. 公务员、国企领导“不能延”,到点必须退
别以为所有人都能选“延迟退休”,政策明确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必须及时办理退休手续,不能弹性延迟 。比如1970年出生的国企科长,2030年61岁法定年龄一到,就得按时退,没商量余地。
3. 别信“代办退休”,官方渠道全免费
最近有人打着“帮办弹性退休”的旗号收费,其实从申请到审核全是免费的。单位职工找人事部门代办,灵活就业人员直接去社保大厅,不懂流程还能问工作人员,他们有义务提前指导 。花冤枉钱不说,万一被骗子盯上,还可能泄露个人信息。
说到底,2025年的弹性退休政策,给70后的不是“强制延迟”,而是“自主选择”:想按时退,符合条件就能申请;想多干几年贴补家用,和单位协商一致就能延,最长能多干3年 。对比80后、90后“必延”的趋势,70后既能按原计划享受退休生活,又不用多缴社保,说一句“最大赢家”确实不夸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