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九届中国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发布“2025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百强区指数”,宝安区位列全国第12名,较2023年跃升12位,跻身“第一梯队”。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宝安以民生温度刷新发展高度的实践,生动诠释了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宝安样本”。
![]()
宝安中心区中轴景观“湾区之眼”屋顶打卡点。
从通过集团化办学和智慧教育建设,新增超19万个公办学位,到全国首个区域医疗人工智能中枢“宝医数智”平台惠及超1100万人次;从全力建设宠物公园、推进“山海连城”生态格局,实现“开窗见绿、出门入园”,到以连续三年平安建设全市前列的卓越成绩捧回2024年度“平安鼎”……在宝安,文化竞争力不仅体现在产业数据上,更蕴藏于市民可感可触的幸福细节中。正是这份对民生福祉的执着追求,为文化产业的繁荣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温情,让宝安高质量发展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扩优资源
打造品质教育新高地
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宝安新开办前湾学校等4所公办学校,启用流塘小学等9个新校址,新增17所公办幼儿园。为实现“学有优教、幼有善育”,宝安聚力、加速推进教育“硬件”倍增工程——2021年-2025年,全区共计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9.71万座;同时,5年新增公办幼儿园72所学位3.03万座。
![]()
燕川中学在建筑上运用了叠涩的设计手法。
在新校建设过程中,宝安聚焦高品质打造政府学校建设精品工程,经典建筑不断涌现,其中,燕川中学于2023年ARCHINA建筑中国年度建筑大奖评选中获得最佳教育建筑TOP10奖项;海天学校获得2024-2025年度AEEDA亚洲教育环境设计奖校园建筑设计金奖……
教育集团化,是破解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难题、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关键性战略性举措。今年9月,随着深圳市前海未来教育集团、深圳市宝安区科创教育集团的挂牌成立,5年来宝安集团化办学覆盖率,由2022年的30%跃升至50%以上。
未来已来。宝安一直坚持将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跃迁发展的引擎,率先在全市建成宝安智慧教育中心、宝安人工智能教育体验中心、宝安教育信创适配中心。其中,2024年被列为宝安教育数字化转型元年,建成全国首例OTN/5G/IPV6全覆盖教育专网、全国首个“五级四通”AI智慧教育平台、全国首个宝安云端学校联盟体系等。
数智赋能
构建高效医疗新体系
走进宝安区辖属公立医院或是社康中心,AI辅助诊断、病历分析、智能机器人等“AI+医疗”应用场景正悄然改变着患者的就医体验,带来更高效、更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今年年初,宝安启动全国首个区域医疗人工智能中枢——“宝医数智”大模型平台项目。截至目前,平台累计处理临床数据超12亿条,实现患者候诊时间缩短40%,病历差错漏检率降至5%,家庭医生工作效率提升20%,惠及居民超1100万人次。
![]()
东塘社康中心用艾灸机器人给患者做理疗。
![]()
宝安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医生在显微镜下分析AI标注出来有可疑细胞的涂片。
作为全国首个区域医疗人工智能中台,“宝医数智”大模型平台具备全链路AI工程化能力,支持异构算力整合与动态专科语料库等核心技术,实现从数据管理到智能体发布的全周期闭环。
除了“AI+医疗”应用场景落地的“硬件”,今年,宝安区还在全市率先推出大健康产业腾飞“软件”——《深圳市宝安区扶持人工智能引领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算力支持、语料库建设、模型训练到临床应用,提供4大方面19条全链条的政策保障。《措施》鼓励企业围绕各“AI+医疗”场景开发人工智能产品,培育“AI+医疗”生态,构建医工融合闭环。
公园融城
营造生态宜居新空间
每天清晨或傍晚,当你吹着温柔海风,在宽阔的健步道上慢跑,或是迎着朝阳,沿着平坦道路骑行,眺望不远处缓缓转动的“湾区之光”摩天轮……越来越多市民发现,幸福就藏在身边可触可感的风景里。据悉,宝安中心区中轴景观即将整体亮相,通过“一体化”设计,将海滨广场与滨海文化公园紧密相连,并串联起湾区书城、民俗馆、图书馆、青少年宫等周边文化场馆。
![]()
罗田森林公园试行开放10公里骑行路线。
如今,“开窗见绿,出门入园”已成为宝安市民触手可及的日常福利。从配备宠物乐园的社区公园,到融合山海景观的骑行绿道,再到可登山临海的森林郊野公园……绿色深深根植于城区肌理,成为承载宝安人幸福生活的鲜活场景。
“我每周末都带beta来宠物公园社交,”带着边牧的曹女士笑着说,“它在这交到了朋友,我也在这放松了身心。”而在罗田森林公园的骑行道上,资深骑友文先生感叹:“绿水青山在车轮下延伸,这种自由感才是城市生活的不一样体验。”
据悉,宝安年内计划新改建青年公园等5个公园,加快推进滨海绿轴南区公园与儿童公园建设;并将建设10个精品示范绿色微空间。
精细治理
织密城市安全防护网
宝安,这座容纳数百万奋斗者的活力城区,面对人口流动频繁、治理要素庞杂的挑战,不仅以连续三年平安建设全市前列的卓越成绩捧回2024年度“平安鼎”,更在硬核治理中注入了直抵人心的温度。
宝安治理的根基,在于织密了“1+6+N”的立体协同网络——以综治中心为枢纽,公检法司、网格管理、智慧平台六大支点协同发力,撬动无限社会力量(N)深度融入。它打破了部门壁垒,让“单打独斗”变为“握指成拳”。更可贵的是,宝安鼓励基层“百花齐放”,“一街道一亮点”的探索遍地开花。
科技是宝安提升治理效能的硬核支撑。“宝平安”指数将抽象的安全感量化为“安全防控、矛盾化解、服务效能”三大维度,成果令人瞩目。校园周边500米“高峰勤务”防护网、警医共建的“平安温情智慧”医院、“警力进商超”的贴身守护……科技赋能的精准治理,推动全区刑事治安总警情实现连续六年两位数下降。
真正的平安扎根于民。“十户联防”“最小应急单元”机制,巧妙激活了群众“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天然优势,构筑起“互联互通、协同作战”的应急处突共同体。这种参与感更升华为共建家园的幸福感。
![]()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盼盼/统筹 记者 刘正金 罗裕昭 杨文静 韩翀 文/图
编辑 陈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