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去过村里,肯定见过那种场面——逢年过节,老一辈坐一圈,嘴上说着“缘分天注定”,可眼睛一直往门外瞟,就盼着有姑娘回家能让儿子搭上话。可人来了也没用,姑娘穿得体面,说话利落,在城里站稳了脚跟,哪还看得上守在老家、连份像样工作都没有的小伙子?
![]()
反过来,在城里地铁挤得脚不沾地的上班族里,也有不少是三十出头的女性,有房有车,工资不低,朋友圈晒咖啡、健身、旅行,日子看似光鲜,可一提结婚,家里催得紧,自己却越来越没底气。她们不少是从农村出来的,拼命十年,终于在城市扎了根,可感情这事,却像被卡住了。
![]()
有意思的是,这两拨人明明都单身,却几乎碰不到一块儿。农村那些没成家的男性,大多不是不想找,而是现实压得喘不过气。很多人学历不高,性子也闷,一辈子没出过县,靠种地或打零工过活。现在娶个媳妇,动不动就是十几万彩礼,房子还得在镇上或者县城,这数字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更难的是,村里本来就没几个适龄女青年,一毕业全跑城里去了,留下的男的越留越多,女的越来越少。
![]()
说到这个性别比例,可不是瞎说的。全国男性比女性多出3000多万,这个窟窿从90年代就开始挖了。那时候计划生育严,农村又重男轻女,谁家都想生个儿子传宗接代。超生、躲检查、B超看性别……手段五花八门,结果就是那几年出生的男孩数量严重超标。现在这批人正好到了婚龄,可女的没那么多,自然就“剩下”了一大批。
而那些从农村进城的女孩,也不是不想结婚。可她们清楚,回老家找对象?太难接受。生活习惯不一样,眼界也不在一个层面。在城里干一天活累得要死,谁还想找个每天打牌、喝酒、对未来没规划的人过一辈子?可留在城里吧,本地男青年门槛又高,动不动就是“有房没贷”“年薪三十万起步”,压力山大。
她们拼事业,熬加班,为的是不被淘汰,可不知不觉,时间就这么溜走了。等回头一看,父母急,自己也慌,可真要将就,又舍不得。
前两天我回老家,听见一户人家还在议论儿子的婚事。老爷子叹口气:“我们那会儿,两个光棍就够稀奇了,现在一院子都是。”这话听着心酸,但谁也说不出解决办法,你们感觉怎么样 才能缓解这种情况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