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男邻居从不倒垃圾,我帮忙扔了5年,他住院那天,护士递我一张卡:“他说车库的宝马归你了。”
![]()
第1章 :楼道里的怪邻居
我叫林月,32岁,在国企做行政。
搬进这个老小区三年,最头疼的不是停车难,是邻居陈远。
陈远38岁,听说是自由职业者,平时很少出门。
更让人膈应的是,他从不倒垃圾。
从我搬来的第一个月起,他家门口的黑色垃圾桶就没清空过。
外卖盒、快递箱、空水瓶堆得老高,夏天招苍蝇,冬天积冻疮似的冰碴子。
起初我试着提醒:“陈先生,物业刚才来催了,说楼道堆垃圾不合规。”
他隔着门“嗯”了一声,没下文。
第二天,垃圾还在。
我又敲了门,这次他没应。
物业上门两次,他要么不开门,要么说“马上扔”,转头就忘。
邻居们怨声载道,有人在业主群骂他没公德,有人偷偷把垃圾挪到他家门口,可陈远像没看见一样。
我家住对门,出门进门都得绕着垃圾走。
有次我过敏犯了,医生说可能是接触了霉变的东西,我看着他家垃圾桶里发绿的外卖盒,实在忍无可忍。
那天晚上,我戴上手套,把他家的垃圾分袋打包,顺便拎上自己的,一起扔到了小区楼下的分类垃圾桶。
一来二去,就成了习惯。
这一扔,就是五年。
期间我换过工作,谈过恋爱又分手,唯独帮陈远倒垃圾这件事,没断过。
有时朋友来做客,看到他家门口的垃圾,都替我不值:“月月,你凭什么惯着他?”
我苦笑:“总不能让垃圾堵着楼道吧,顺手的事。”
其实我也委屈。
有次加班到凌晨,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看到他家门口又堆了三大袋垃圾,其中一袋还破了,汤汁流了一地。
我强忍着恶心收拾干净,回到家对着镜子哭了一场。
我试过不再管,可看着垃圾越堆越高,楼道里的异味越来越重,终究还是狠不下心。
陈远不是完全冷漠。
偶尔我深夜扔垃圾回来,会看到他家门底下塞着一瓶牛奶,或者一包纸巾。
我敲敲门道谢,他还是只“嗯”一声。
有一次我发烧在家,迷迷糊糊听到敲门声,开门一看没人,门口放着一盒退烧药和一张纸条,字迹潦草:“楼下药店买的,按说明书吃。”
没有署名,但我知道是他。
我心里五味杂陈,这个怪邻居,好像也没那么讨厌。
只是,他为什么从不自己倒垃圾?
这个疑问,在五年后的一个清晨,有了答案。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出门上班,刚走到楼道口,就看到几个穿白大褂的医生,抬着担架从陈远家出来。
陈远躺在担架上,脸色苍白,双目紧闭。
“他怎么了?”我下意识问旁边的护士。
护士摇摇头:“急性胰腺炎,送来得太急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说不出的难受。
回到公司,我魂不守舍,总想着陈远的事。
下班时,手机突然响了,是个陌生号码。
接通后,是医院护士的声音:“请问是林月女士吗?陈远先生住院前给了我们一张卡,让我们转交给你。”
我愣了:“什么卡?”
“一张银行卡和一张纸条,”护士顿了顿,语气有些惊讶,“他说,车库里那辆宝马,归你了。”
第2章 :车库里的秘密
我握着手机,脑子一片空白。
宝马?
陈远有宝马?
在这个老小区,大家开的不是代步车就是电动车,谁能想到,这个从不倒垃圾的怪邻居,竟然藏着一辆宝马。
我按捺住心头的震惊,问清了医院地址,匆匆赶了过去。
护士递给我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一张银行卡、一把车钥匙,还有一张折叠的纸条。
我先打开了纸条,还是那潦草的字迹:
“林月,五年垃圾,辛苦你了。银行卡里有五万,是给你的辛苦费。车库B区32号车位,宝马3系,过户手续我已经委托律师办好了,钥匙给你。别问为什么,收下就好。”
没有多余的解释,没有煽情的话语,简单直接,像他本人一样。
我捏着车钥匙,手心全是汗。
五万块?一辆宝马?
就因为我帮他倒了五年垃圾?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我走到病房门口,想进去问问他,可看着门上“重症监护室”的牌子,又停住了脚步。
护士说,陈远还在昏迷中,情况不太稳定。
我只好先离开,决定去车库看看那辆宝马。
小区车库又暗又潮,我按着地址找到B区32号车位,果然看到一辆黑色的宝马3系。
车身干净得发亮,显然是经常保养的。
我试着用钥匙解锁,“嘀”的一声,车灯闪了两下。
拉开车门,一股淡淡的檀香扑面而来,车内收拾得一尘不染,和他门口堆满垃圾的样子判若两人。
仪表盘上放着一张小小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个笑容灿烂的女孩。
女孩眉眼弯弯,和我有几分相似。
我心里咯噔一下,一个大胆的猜测涌上心头。
他会不会是因为这个女孩,才对我格外不同?
可这也解释不通,为什么要送我一辆宝马?
我正愣神,手机响了,是物业打来的:“林月女士,陈远先生之前委托我们,说如果他住院,让我们把他家里的垃圾都清理了,费用从他账户扣。对了,他还让我们给你带个话,说他家里的东西,你要是用得上,随便拿。”
我挂了电话,心里更乱了。
这个陈远,到底藏着多少秘密?
回到家,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全是陈远的样子。
他总是穿着宽松的家居服,头发乱糟糟的,眼神里带着一丝疲惫和疏离。
偶尔在楼道遇见,他也只是匆匆瞥我一眼,就低下头快步走过。
我一直以为他是性格孤僻,不爱干净,现在看来,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
第二天一早,我买了水果去医院,想等陈远醒了问个明白。
可到了医院,却被告知陈远已经转院了,转去了市中心的三甲医院。
护士说,是他的家人来接的。
家人?
陈远有家人?
我追问护士,护士却摇摇头,说不清楚具体情况。
我拿着那张照片,看着车库里的宝马,心里的疑惑越来越深。
这个从不倒垃圾的怪邻居,到底是谁?
他为什么要送我这么贵重的礼物?
那张照片上的女孩,又和他是什么关系?
第3章 :照片背后的故事
我决定查一查。
首先,我拿着照片,去了小区附近的照相馆。
老板看了看照片,说这张照片至少有十年了,是用胶卷拍的。
“姑娘,你认识照片上的人?”老板随口问。
“不认识,是我邻居的,”我含糊道,“你还记得是谁来洗的这张照片吗?”
老板想了想,摇了摇头:“十年前的事了,哪还记得。不过这照片上的女孩,我好像有点印象,她以前经常来我们这儿洗照片,后来就没见过了。”
“她叫什么名字?”我急忙问。
“记不清了,”老板叹了口气,“只记得她姓沈,好像是个老师。”
沈老师?
我心里一动,拿出手机,在小区业主群里发了一条消息:“请问有人认识十年前住在这儿的沈老师吗?女的,大概三十多岁。”
消息发出去,群里安静了好久。
就在我以为没人知道的时候,一个叫“张阿姨”的邻居回复了:“是不是叫沈雨?以前在旁边小学教语文的,人可好了。”
“对,可能是!”我连忙回复。
张阿姨又说:“她和陈远是情侣,后来沈雨得了重病去世了,陈远从那以后就变得怪怪的,再也不怎么出门了。”
我愣住了。
原来,陈远不是天生孤僻。
他是因为失去了爱人,才封闭了自己。
那张照片上的女孩,就是沈雨。
难怪我觉得她和我有几分相似,陈远会不会是因为这个,才默默关注我,在我需要的时候帮我?
可这和倒垃圾有什么关系?
我继续问张阿姨:“那你知道陈远为什么从不倒垃圾吗?”
张阿姨沉默了一会儿,回复道:“沈雨生前最喜欢干净,每天都会把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垃圾也会及时扔掉,她去世后陈远就把她用过的垃圾桶留着,再也没动过里面的东西,好像这样沈雨就还在他身边一样。”
看到这句话,我眼眶一热。
原来,那些堆积的垃圾,不是懒惰,而是思念。
是陈远对沈雨最深的牵挂。
他舍不得扔掉沈雨留下的任何东西,哪怕是一堆垃圾,在他眼里,也是和沈雨有关的回忆。
我突然理解了他。
那些年我以为自己是在帮一个没公德心的邻居,却没想到是在守护一个男人长达十年的思念。
我拿着手机,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这时,我的手机又响了,是一个陌生的座机号码。
接通后,是一个温和的男声:“请问是林月女士吗?我是陈远的律师,姓周,陈远先生让我给你带个话,关于那辆宝马还有一些事情,我需要和你当面说清楚。”
第4章 :律师带来的真相
我和周律师约在小区附近的咖啡馆见面。
周律师四十多岁,穿着西装,戴着眼镜,看起来很专业。
坐下后,他开门见山:“林月女士,陈远先生让我把这个交给你。”
他递给我一个精致的盒子。
我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枚小巧的银戒指,还有一封信。
我先拿起信,上面的字迹和之前的纸条一样,只是更工整了一些:
“林月,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可能已经不在了。
我知道,你一定很奇怪,我为什么要送你一辆宝马。
其实,不是因为你帮我倒了五年垃圾,也不是因为你长得像沈雨。
五年前,你刚搬来的那天,我在阳台抽烟,看到你帮楼下的老奶奶提菜,还耐心地陪她聊天。
那一刻,我想起了沈雨。
她也是这样,善良、热心,总是愿意帮助别人。
后来,我看到你一次次帮我收拾门口的垃圾,没有抱怨,没有不耐烦。
我知道,你是个好姑娘。
沈雨去世后,我一度想过放弃自己。
是你,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每天看到你出门上班,哼着歌回家,我就觉得,这个世界还有值得留恋的东西。
那辆宝马,是我和沈雨一起买的,本来打算结婚用的。
沈雨去世后,我一直把它放在车库,舍不得开,也舍不得卖掉。
我想把它送给你,不是因为它值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能带着沈雨的那份善良,好好生活。
银行卡里的五万块,是给你换个好点的住处,这个老小区,环境不太好。
还有那枚戒指,是沈雨生前最喜欢的,她总说,善良的人值得被善待。
我知道,我这样做很唐突,可能会给你带来困扰。
但我没有别的办法,我身体不好,医生说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我唯一的愿望,就是能有人替我,继续善良地生活下去。
林月,谢谢你,这五年,辛苦你了。
希望你以后,平安喜乐,万事顺意。
陈远绝笔。”
看完信,我已经泪流满面。
原来,一切都不是我想的那样。
陈远不是因为我像沈雨才关注我,而是因为我的善良,让他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他送我宝马,不是补偿,而是托付。
托付的,是他对沈雨的思念,也是他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周律师看着我,轻声说:“林月女士,陈远先生的病情很严重,胰腺癌晚期。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所以提前安排好了一切。”
“他现在怎么样了?”我哽咽着问。
“还在医院接受治疗,但情况不太乐观,”周律师叹了口气,“他说,不想让你看到他憔悴的样子,所以才转院,也不想让你因为他的事情难过。”
我捂住嘴,眼泪掉得更凶了。
这个沉默寡言的男人,用他自己的方式,默默守护了我五年。
而我,却一直误会他。
“周律师,我不能要这些东西,”我擦干眼泪,把盒子推给周律师,“宝马和钱,我都不能要。这太贵重了。”
周律师摇摇头:“林月女士,这是陈远先生的心意,他特意嘱咐我,一定要让你收下。他说,这是你应得的。”
“我只是帮他倒了五年垃圾,根本不值得这些。”我坚持道。
周律师看着我,认真地说:“在你看来,是顺手的小事,但在陈远先生看来,你是照亮他黑暗生活的光。他说,没有你,他可能早就撑不下去了。”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响了,是医院打来的。
护士的声音带着焦急:“林月女士,陈远先生醒了,他说想见你。”
第5章 :最后的告别
我立刻起身,跟着周律师赶往市中心的三甲医院。
重症监护室里,陈远躺在病床上,比之前更瘦了,脸色苍白得像纸。
看到我进来,他虚弱地笑了笑:“林月,你来了。”
“陈远,你怎么样?”我走到床边,声音哽咽。
“没事,就是有点累,”他看着我,眼神温柔,“那些东西,你收下了吗?”
我点点头:“收下了,但我不能要,等你好了,我再还给你。”
陈远轻轻摇头:“不用还了,那是给你的。”
他顿了顿,继续说:“我知道,你可能觉得奇怪,为什么偏偏是你。其实,从你搬来的第一天起,我就注意到你了。”
“你帮老奶奶提菜,帮邻居照看孩子,甚至对陌生人都那么友善。你身上的光,太耀眼了。”
“沈雨生前,也是这样的人。她总说,做人要善良,要懂得感恩。”
“她去世后,我把自己关起来,不愿意和任何人接触。我觉得,这个世界上,再也不会有像她一样好的人了。”
“直到你出现。”
“你帮我倒垃圾的这五年,我每天都会在阳台看着你。看着你开心,看着你难过,看着你努力生活的样子。”
“我知道,我这样很变态,但我控制不住自己。你的存在,让我觉得,沈雨没有离开,她还在以另一种方式,陪伴着我。”
“我送你宝马,不是为了补偿,而是想让你知道,善良是有回报的。”
“我希望你以后,能一直保持这份善良,好好生活,替我,也替沈雨,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
听着他的话,我再也忍不住,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
“陈远,你会好起来的,”我握着他的手,声音颤抖,“我们一起等你好起来,我带你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好不好?”
陈远笑了笑,眼神里带着一丝遗憾:“恐怕,没机会了。”
他从枕头底下拿出一张照片,递给我:“这是我和沈雨的合照,送给你。以后,看到这张照片,就当是我们在陪着你。”
我接过照片,照片上的陈远和沈雨笑得那么灿烂,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美好。
“林月,”陈远的声音越来越轻,“谢谢你,这五年,辛苦你了。”
“如果有下辈子,我希望能早点遇到你,做一个正常的邻居,甚至……做你的朋友。”
说完这句话,陈远的手轻轻垂了下去,眼睛也慢慢闭上了。
“陈远!陈远!”我大声喊着他的名字,可他再也没有回应。
医生和护士冲了进来,抢救了很久,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节哀顺变。”周律师拍了拍我的肩膀。
我抱着那张照片,蹲在地上,哭得撕心裂肺。
这个沉默寡言的男人,用他自己的方式,给了我最珍贵的礼物。
不是宝马,不是钱,而是让我明白了,善良真的会被看见,会被珍惜。
第6章 :带着思念前行
陈远走了。
按照他的遗愿,我没有通知太多人,只是和周律师一起,简单地办理了后事。
葬礼那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就像沈雨照片上的样子。
我把陈远和沈雨的合照,放在了他们的墓碑前。
“陈远,沈雨,你们放心,我会好好生活,带着你们的善良,一直走下去。”
回到小区,我打开了陈远的家门。
家里很干净,和他门口堆满垃圾的样子完全不同。
客厅的墙上,挂着他和沈雨的婚纱照,照片上的两人,眼里满是爱意。
书房里,放着沈雨的日记。
我翻开日记,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字里行间全是对生活的热爱。
“今天和阿远去看了宝马,他说等我们结婚,就开着它去度蜜月,想想都觉得幸福。”
“阿远总说我太爱干净,连垃圾都要分类分的清清楚楚,可他不知道,我只是想把我们的小家打理好。”
“最近身体不太舒服,医生说要好好休息,可我还想陪阿远多走一段路,多看看这个世界。”
日记的最后一页,字迹有些潦草:“阿远,如果我走了,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找一个善良的人,替我照顾你。”
看到这里,我又忍不住红了眼眶。
原来,沈雨早就预料到自己的病情,她最放心不下的,还是陈远。
而陈远,用自己的方式,守住了对沈雨的承诺。
他没有再找别人,只是默默守护着和沈雨有关的一切,直到我的出现。
我把日记小心翼翼地收好,又在房间里逛了逛。
卧室的床头柜上,放着一个小小的音乐盒,打开后,流淌出温柔的旋律。
那是沈雨最喜欢的歌,也是我偶尔会哼的调子。
难怪陈远会说,我的声音让他想起沈雨。
离开陈远家时,我把门口的垃圾桶也带走了。
我找了个干净的地方,把里面的东西小心分类处理,然后把垃圾桶洗干净,放在了自己家里。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垃圾桶,它承载着陈远和沈雨的爱情,也见证了我五年的善良。
第7章 :善良的回响
陈远留下的宝马,我没有卖掉,也没有常开,只是定期去车库保养。
我觉得,这辆车不仅仅是一辆代步工具,更是一份责任,一份思念。
银行卡里的五万块,我捐给了沈雨曾经任教的小学,设立了一个“善良助学金”,帮助那些家庭困难的孩子。
我想,这应该是陈远和沈雨最想看到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依然保持着善良的习惯。
帮邻居照看孩子,陪楼下的老奶奶聊天,看到楼道里有垃圾,还是会顺手扔掉。
只是现在,再也没有那个需要我倒五年垃圾的邻居了。
有一天,我在小区楼下遇到了张阿姨。
她看着我,笑着说:“月月,你真是个好姑娘,陈远没看错人。”
“张阿姨,其实我应该谢谢陈远,”我笑着说,“是他让我明白,善良真的会被看见,会被珍惜。”
张阿姨点点头:“陈远这孩子,苦了一辈子,还好遇到了你。沈雨要是泉下有知,也会放心的。”
我们聊了很久,聊沈雨的善良,聊陈远的深情。
临走时,张阿姨递给我一个布包:“这是陈远妈妈让我转交给你的,她说这是沈雨生前织的围巾,陈远一直舍不得用。”
我接过围巾,柔软的羊毛触感很温暖,上面还残留着淡淡的香味。
“谢谢阿姨。”我轻声说。
回到家,我把围巾围在脖子上,仿佛感受到了沈雨的温度,也感受到了陈远的心意。
第8章 :不期而遇的温暖
半年后的一天,我开车去沈雨的小学参加助学金发放仪式。
没想到,在学校门口,遇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是周律师。
“林月女士,真巧。”周律师笑着打招呼。
“周律师,你怎么在这里?”我有些惊讶。
“我是这所小学的校友,今天回来看看,”周律师说,“没想到能遇到你,看来你真的把陈远的嘱托放在了心上。”
“应该的,”我笑着说,“陈远和沈雨都是善良的人,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发放仪式结束后,周律师邀请我去附近的茶馆坐坐。
“林月女士,有件事,我一直没告诉你,”周律师突然说,“其实,陈远在去世前,还做了一件事。”
“什么事?”我好奇地问。
“他把自己的房子,也过户到了你的名下,”周律师说,“他说,这个老小区有太多回忆,希望你能替他守护。”
我愣住了。
陈远竟然把房子也留给了我。
“我不能要,”我连忙说,“这太贵重了。”
“这是陈远的心意,”周律师说,“他说,你帮他倒了五年垃圾,守护了他五年的思念,这些都值得。”
我沉默了。
陈远的深情,让我不知所措。
“林月女士,你不用有压力,”周律师说,“房子你可以自己住,也可以租出去,或者卖掉,都随你。陈远只是希望你能过得好。”
我点点头,心里五味杂陈。
离开茶馆时,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身上,很温暖。
我开车回家,路过小区车库时,特意去看了看那辆宝马。
车身依然干净,就像陈远当初保养的那样。
我打开车门,坐了进去,仪表盘上的照片还在。
照片上的沈雨,笑得那么灿烂。
我发动车子,缓缓驶出车库。
我知道,陈远和沈雨的故事,已经结束了。
但他们的善良和深情,会一直陪伴着我。
第9章 :最好的结局
一年后我把陈远的房子重新装修了一下,保留了他和沈雨曾经住过的痕迹。
我没有自己住,而是把它改成了一个“爱心小屋”,免费提供给那些来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临时居住。
我想,这应该是陈远和沈雨最想看到的。
他们一生善良,都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
而我,只是在替他们完成这个愿望。
有一天,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住进了爱心小屋。
她看着墙上陈远和沈雨的婚纱照,好奇地问:“林姐,这是谁啊?”
“是我的邻居,一对很善良的情侣,”我笑着说,“他们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
小姑娘点点头:“林姐,你也是个很善良的人。”
“因为善良,真的会传染啊,”我笑着说。
那天晚上,我收到了一条陌生短信,是周律师发来的:“林月女士,陈远的妈妈让我告诉你,她很感谢你,替陈远和沈雨完成了他们的心愿。”
我回复:“应该是我谢谢他们,是他们让我明白,善良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放下手机,我走到阳台,看着楼下灯火通明的街道。
远处,一辆宝马缓缓驶过,像极了陈远车库里的那辆。
我想起了五年前,第一次帮陈远倒垃圾的场景。
那时的我,只是觉得顺手,却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善举,竟然改变了我的一生。
陈远用他的方式,告诉了我善良的意义。
而我,用我的方式,延续了他和沈雨的善良。
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善良不会被辜负,思念不会被遗忘。
那些曾经的温暖和感动,会一直留在心底,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我知道,陈远和沈雨一定在天堂看着我,他们会为我骄傲,为我祝福。
而我也会带着他们的爱和思念,一直善良下去,一直幸福下去。
(全文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