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鸡蛋要领”,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在刚过去的重阳节,海底捞用鸡蛋、杂粮、菊花茶吸引中老年消费者进店,掀起家庭聚餐热潮。网友评价:海底捞盯上了老年人的钱袋子。
其实这类节点营销不是新鲜事,早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了。但海底捞营销之所以经常被消费者热议,是因为在传统节日营销之外形成了自己的差异化打法。
不过,这背后的逻辑也并不复杂,概括起来就是:制造稀缺性、创造新节点、打造情绪价值。
![]()
区域+季节限定
传统节点也能制造稀缺性
节点营销过于普通,海底捞用“区域+季节”限定制造稀缺性。
在区域限定层面,海底捞从2024年起,就通过区域化上新打造“千店千面”的丰富体验感,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海底捞的1000多家门店能有1000多种玩法”,海底捞营销部部长张关平表示:“店经理只要不违反红线,就应该放开去跑”。这样做的好处是营销落地执行快,又有强烈的稀缺性。
有了总部给予的独立运营权,门店的营销落地执行也非常快。
2024年冬季到2025年元旦期间,海底捞东北地区多家门店开启「整活儿」模式。
围绕“冬季就来海底捞”这一节点设计东北区域限定营销活动,多家门店上新酸菜白肉锅、黏糊麻辣烫、冻梨气泡饮、大花搓澡巾等产品,引得“南方小土豆”直呼:羡慕北方。区域限定不仅成为流量杠杆也形成了稀缺性。
![]()
![]()
![]()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今年秋季,海底捞云南开启“寻味云南”食鲜季的区域限定营销活动,区域内门店将云南饮食文化元素融入营销活动,推出云南传统风味——现舂酸汤锅底、菌子等新品,设计山野用餐场景,打歌舞互动,西双版纳等门店还邀请演员跳傣族舞。在小红书上也引起了一定范围的讨论度。
类似结合区域文化设计区域限定营销活动的场景,在海底捞还有很多。
“而这种相对简单的营销动作从构想到门店落地只要1-2天。”曾任海底捞门店店长的内部员工透露。
地域限定之外,季节限定是海底捞在传统营销日历中制造稀缺性的第二种方式。
随着春日营销成为品牌趋势,2025年,海底捞围绕“绿”的主题打造了系列营销活动,覆盖不同场景和人群。海底捞以“鲜嫩” 为主题更新春季美食菜单;同时创造“食尚” 概念,将美食与时尚、潮流等不同元素融合在一起,探索了更多元的消费场景。
具体到门店营销活动设计上,也非常具有节日限定特色。线下发起打造秀春色潮流局活动,凡顾客“穿绿到店有机会送梵克雅宝和BV手提包”,这一举动又细分了年轻时尚人群;打造“春日不焦绿”限定周边则抓住年轻打工人的心。
![]()
![]()
图/小红书,海底捞春日营销相关物料
季节限定,不仅成了海底捞的流量杠杆,也成了海底捞的品牌力杠杆。反观同为上市连锁公司的呷哺呷哺、九毛九,在季节限定的营销活动上却掉队了。
红餐产业研究院结合品牌季节营销行为,发布了2025年4月红餐指数百强榜,海底捞霸榜第1,而竞品呷哺呷哺落后25个位次,排名26。
![]()
图/红餐大数据,2025年4月红餐指数百强榜
用“区域限定+季节限定”制造稀缺感,是火锅品牌对冲内卷的第一招。
![]()
打破传统营销日历
主动制造新节点
最近两年从“双11”不断降低的热度可以看出,节日营销随时间推移和打法同质化被消费者淡忘。海底捞的做法是主动制造新节点、打破传统营销日历,这一点在海外市场尤为明显。
品牌在创造新节点的如果只局限于节日符号,但没有用文化形成情感联结,就无法打造品牌记忆度、形成品牌资产。海底捞在国际市场上做了更多本土化文化探索,结合国外年轻人喜爱的占星文化打造了星座月,针对不同星座打造“专属星座月”和专属幸运菜单、赠送星座礼物,让海外年轻消费者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暗示:过生日吃中餐就要来海底捞。
![]()
![]()
图/小红书,海底捞白羊座生日礼物
此外,海底捞其他区域也在尝试打造更多差异化新节点,像是海底捞泰国区域此前就在尝试探索打造海底捞泰国“吃运会”。
其实不仅是海底捞,很多擅长年轻化的快消品牌也验证了创造“新节点”这一做法的成功性。
1995年成立的得力文具,最近两年尝试打造“超级文具节”,在看到超级玩具节带来的销售转化后,今年8月8日,得力集团正式把“超级文具节”当作大型IP打造,联合顶流商圈在全国26座城市开启了28场为期一个月的超级开学活动,加上痛车、痛包、谷子等产品,产生虹吸效应,拉开了与竞品的差距。
可以说,品牌通过制造新节点,弥补行业节点空白、掌握营销“日历主权”,这是对抗火锅行业内卷的第二招。
![]()
线上大促内卷
线下制造情绪力
品牌传统节点营销是“日历逻辑”,指的是品牌按照日历上的固定节日进行营销、促销,但缺乏创意。
随着节点大促常态化,线上直播、代言空降等线上流量的探索又达到峰值,顾客的需求反而更返璞归真、重视线下场景的实体化情绪体验了。
红餐智库发布的《火锅产业发展报告2025》指出,火锅赛道呈现出、求新、求鲜、主打性价比、重视体验等趋势,在体验层面上,年轻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新五感”体验,品牌方通过各种方式迎合消费者的体验需求。
这也是“服务爱马仕”著称的海底捞一直坚持的道路。2024年海底捞年报中曾明确指出,要强化专属客户经理与顾客连接,减少简单线上营销活动,注重个性化关怀。
所以在最近几年的节日营销活动里,线下情绪价值和服务满意度都成为海底捞考核KPI的重点。今年重阳节,海底捞门店结合银发人群需求赠送鸡蛋、菊花茶,宴请环卫工人,让情绪体验最大化。
![]()
图/海底捞知食局公众号,海底捞店员迎接银发族吃火锅
不卷线上流量,在线下门店和消费者相处过程中,提供真实可感的情绪价值,才是火锅品牌反营销内卷的根本。
结语:
2025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207.03亿元,净利润17.55亿元,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营收对比同期虽有小幅下降,但和其他两家上市火锅品牌相比(呷哺呷哺收入为19.4亿元,同比下降18.9%;九毛九(含怂火锅)收入为27.53亿元,同比下降10.1%),海底捞降幅更小、营收规模依旧绝对领先,显示出更强的市场韧性。
不考虑规模效应、数字化等因素,仅从营销视角看,海底捞能在火锅行业内卷环境之下跑赢市场,不外乎几个原因:制造稀缺、打造新节点、创造情绪价值。
不过,海底捞并非没有竞争者。
![]()
图/火锅参见公众号,火锅底料背包
在制造稀缺性上,众多中小品牌都在包装、产品上做文章,推出3米长的土豆、火锅底料背包,还有摩天大楼杯;在打造新节点上,行业内其他品牌正在填补专属节日空白,锅圈9月19日官宣“919国民火锅日”,主动制造火锅IP占据用户心智;在制造情绪价值上,刘一手等地域性品牌正通过“非遗”用餐体验创造情绪价值。
基于此,如何沉淀私域内2亿用户,将成为海底捞下一步要思考的重要议题。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