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荷兰,你可能立马想到风车、郁金香,最多再加个足球。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个看似岁月静好的欧洲小国,手里攥着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命门”——光刻机。
荷兰有家公司,叫ASML(阿斯麦)。这家公司牛到什么地步?这么说吧,全球所有的高端芯片,都得靠它的光刻机才能造出来。它是这个领域里独孤求败般的存在。
按理说,荷兰有这么个“国宝级”企业,做梦都该笑醒。可最近这几年,荷兰政府的一系列“神操作”,硬是把自家这只“下金蛋的鹅”给逼急了,ASML甚至公开放话:这地方没法待了,我们考虑搬家!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出“荷兰制裁中国求锤得锤”的大戏,还得从头说起。
![]()
挥舞的大棒,砸向自家的脚
这股风,是从2019年开始刮起来的。
那时候,大洋彼岸的美国开始全面收紧对中国的技术出口,芯片成了重中之重。荷兰作为美国的铁杆盟友,自然要有所表示。ASML的极紫外光刻机(EUV),是制造7纳米以下顶级芯片的唯一工具,这自然成了首要目标。
2019年,荷兰政府就“顺应”了美方要求,吊销了ASML向中国企业出口EUV的许可证。到了2020年,这事儿彻底落地。名义上是“需要特殊许可”,实际上就是一分不批。
可他们没想到,这只是个开始。
时间快进到2022年,美国抛出了《芯片与科学法案》,自己狂砸几百亿补贴,还要拉着盟友一起“上车”。2023年1月27日,一个关键的“三方协议”达成了。美国、日本、荷兰坐在一起,承诺在半导体设备上“统一步调”。
![]()
这下,连DUV也不安全了。
2023年6月30日,荷兰新规出炉:从9月1号开始,连先进型号的DUV光刻机,也得申请许可证。
这下市场彻底炸了锅。所有人都知道,这个“许可证”就是个“缓刑通知”。于是,在新规生效前的几个月,中国客户们开始了“末日狂奔”式的扫货。
这才有了2023年第三季度那个惊人的数字:ASML当季对华销售额占比,飙升到了46%!
看到这个46%,你可别以为是ASML的“高光时刻”。这是“回光返照”,是“最后的晚餐”。这数字背后,是中国企业的焦虑,也是ASML的无奈。荷兰政府的这波操作,等于是在ASML最肥的一块市场上,亲手筑起了一道高墙。
![]()
果然,狂欢之后就是“速冻”。
2024年1月1日,荷兰政府又下达命令,让ASML暂停部分对华交付——注意,是连之前已经批准了的订单,也得给我停下!
这还不算完。
2024年9月6日,荷兰跟美国同步,禁止了某些维护服务。这招更狠,意思是,我之前卖给你的机器,现在连售后维修都不给你做了。
到了2025年,也就是今年。1月15日,荷兰宣布从4月1日起,管制范围扩大到更多的光刻配件和软件更新。
这已经不是“制裁”了,这是“绞杀”。从禁售顶级EUV,到限制DUV,再到不许交付已付款的订单,最后连你家的机器坏了都不给修,配件也不给。这是一套组合拳,目的就是想让中国已经买到手的设备,慢慢变成一堆废铁。
ASML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公司财报明明白白地写着:2024年,对华业务占比直接腰斩到了20%。2025年,预计也就维持在这个水平。
荷兰政府这把“锤子”,抡得是虎虎生风,可锤子下去,ASML的惨叫声,整个欧洲都听见了。
![]()
后院起火:压垮骆驼的第二根稻草
如果说,丢掉中国市场只是让ASML“断了一条腿”,那荷兰国内的政治风向,简直是想“要了它的命”。
就在ASML被外部制裁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它的“大后方”也着火了。
2023年11月,荷兰大选,风向大变。支持严控移民的政党拿下了多数席位。到了2024年5月,新政府上台,承诺要推行“史上最严移民政策”。
具体措施包括:大幅削减高技能移民的税收优惠,限制工作许可。
朋友们,你们知道这对ASML意味着什么吗?
ASML是一家全球化的顶尖科技公司,它靠什么立足?靠人才!靠全世界最顶尖的工程师!
根据ASML自己公布的数据,它在荷兰的2.3万名员工里,非荷兰籍的占比高达40%!这四成的人,就是ASML创新的核心动力。
现在,荷兰新政府等于是在对ASML说:“你那些外国宝贝工程师,我们不欢迎了。他们来了,也别想拿高额退税了。”
![]()
这简直是“自杀式”操作。一家高科技公司,没有了全球人才,还谈什么未来?
这一下,ASML彻底被逼到了墙角。
前面,是美国逼着荷兰政府,堵死了它最大的市场(中国);后面,是荷兰新政府,要堵死它的人才来源。
这叫什么?这叫“双面夹击”,腹背受敌。
巨头的“呐喊”:再不改,我就走!
ASML终于不忍了。
2024年1月,公司高层开始公开放风:如果荷兰的移民政策再这么搞下去,公司就要考虑“业务外扩”了。
![]()
这还只是“暗示”。
到了2024年3月,ASML把话挑明了:如果在荷兰本土无法扩张,公司将评估“整体搬迁”的可能性!
“整体搬迁”!这四个字从ASML嘴里说出来,荷兰政府瞬间就懵了。
这可不是开玩笑。ASML不是在撒娇,它是在“求生”。
对ASML来说,市场没了,可以去别的市场补(虽然很难)。但人才的供应链断了,那公司就等于“脑死亡”了。
它的威胁非常直白:你这个“池子”要是不让“鱼”进来,那“鱼”就只能换个“池子”了。
外媒当时就评论说,荷兰政府这波操作,是亲手把自己的企业当成了“美中贸易战的工具”,现在,工具要“造反”了。
荷兰的“恐慌”:25亿欧元的“贝多芬”
![]()
ASML这声“呐喊”,比什么都管用。荷兰政府这才意识到,自己玩脱了。
ASML是什么?是荷兰的经济支柱、税收大户、就业“发动机”。它要是真跑了,那对荷兰经济的打击,不亚于一场大地震。
于是,荷兰政府开始了“紧急抢救”。
2024年3月,一个代号“贝多芬项目”(Project Beethoven)的计划火速出炉。荷兰政府宣布,狂砸25亿欧元,用来干嘛?
改善ASML总部周边的基础设施、调整税收、帮公司招揽人才、给扩建批地……总之,就是用钱和政策,安抚这尊“大佛”,求你别走。
经济部长赶紧出来表态:“我们对ASML留在荷兰,充满信心!”
25亿欧元,手笔不小。但ASML缺的是这25亿吗?
不是。ASML需要的是一个稳定、开放、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它需要荷兰政府顶住外部压力,让它能自由做生意;它需要荷兰政府保持开放,让它能从全球招揽人才。
![]()
荷兰政府现在的做法,就像是自己放火烧了ASML的“市场”和“人才库”,然后再扔过去25亿欧元,说:“你拿去当医药费吧。”
这有多讽刺?
更魔幻的还在后面。
就在“贝多芬项目”紧锣密鼓进行的时候,到了2025年6月,荷兰执政联盟……又因为移民问题吵崩了,政府直接垮台了!
是的,你没看错。一边是政府砸25亿想留住ASML,解决人才问题;另一边是政府因为人才问题(移民政策)自己先“阵亡”了。
这简直是“精神分裂”现象。这也暴露了荷兰政治的核心矛盾:他们既想要“排外”的政治正确,又舍不得ASML带来的经济利益。
就在上个月(2025年10月),荷兰刚举行了提前大选,移民问题依然是辩论的焦点。
ASML就在旁边冷冷地看着:你们到底还想不想要我?
![]()
结语:求锤得锤,谁是输家?
现在是2025年11月初。ASML的最新财报刚发,第三季度净销售额75亿欧元。公司预计,全年的中国业务占比,还是死死地压在20%。
ASML还没走。但“贝多芬项目”也没能解决根本问题。
荷兰政府当初跟着美国,想用ASML这张牌,去“锤”中国芯片。它以为自己是“执棋者”,结果呢?
它“求锤得锤”,但这锤子,结结实实地砸在了自己的脚面上。
它想卡中国的脖子,结果被ASML反过来卡住了荷兰自己的经济命脉。
这出大戏演到今天,我们看到的是:
- 中国的芯片自主化,在外部的极限施压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
- ASML丢掉了最重要的新增市场,还差点被自家政府“憋死”。
- 荷兰政府,赔了25亿欧元,丢尽了脸面,还随时面临着“镇国之宝”出走的风险。
朋友们,这就是2025年的全球化。一个国家,如果选择牺牲自己核心企业的利益,去充当别人的“马前卒”,那么最终,它必定会为自己的选择,付出沉重的代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