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乐安县林业局负责野外监测的工作人员在整理野外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时,意外发现两段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林狸的活动影像,拍摄时间分别为10月23日与24日。这是乐安县首次记录到该物种的踪迹,填补了区域内斑林狸分布记录的空白,也标志着乐安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
此次拍摄到斑林狸的区域位于乐安县老虎脑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县域内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从影像中可以看到,这只斑林狸体型纤细,尾巴蓬松修长,周身覆盖着棕黄色毛发,背部和尾巴上分布着黑色环状斑纹,辨识度极高。它时而在林地灵活跳跃,时而低头嗅闻地面,动作敏捷,尽显“山林精灵”的灵动姿态。
斑林狸(Prionodon pardicolor)隶属于食肉目灵猫科,是依赖原始森林的夜行猎手。该物种对生存环境要求苛刻,仅栖息于原始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地带,且依赖完整的食物链和充足的猎物资源,因此其分布范围较为狭窄,野外种群数量稀少。斑林狸的出现是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信号”,它的现身证明乐安县老虎脑省级自然保护区不仅保留了适宜的栖息地,更形成了稳定的生态循环,为珍稀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
近年来,乐安县通过持续开展清网护鸟、打击非法捕猎及加强宣传教育,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目前,县域内已陆续发现穿山甲、水鹿、白鹇等珍贵物种的活动踪迹,同时自2023年以来累计救助各类野生动物22只,其中鸟类19只,这充分体现了当地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在不断提升,该县的生态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
此次斑林狸的发现,不仅是乐安县生态保护的“成绩单”,更为全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提供了重要参考。乐安县林业局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坚守生态优先理念,守护好这片孕育生命的绿水青山,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在大地上徐徐展开。”(邹佳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