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1月1日,国民党全代会现场,马英九听着听着就抹眼泪了。
同一天,蒋介石曾孙蒋万安却在另一头,对大陆设立的“台湾光复纪念日”避而不谈,郑丽文更是通篇回避“两岸统一”,这场戏演给谁看?
国民党到底怎么了?台湾的未来会怎样?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编辑:N
全代会上那场眼泪,冲刷了谁的脸?
国民党全代会,本该是重振旗鼓的时刻,却上演了让人五味杂陈的一幕。
前台,新主席郑丽文发表激昂演说,许下要让国民党从“羊群”变成“狮群”的宏愿。
台下,坐着马英九、洪秀柱这些见证过历史的大佬,而马英九,这个曾经的总统,竟听着听着就抹起了眼泪。
这眼泪里有多少是惋惜,有多少是无奈,外人或许难以完全体会,但那份沉重,却穿透了屏幕。
![]()
然而,更具戏剧性的是,就在这片感伤的氛围中,人们却看到了一种刺眼的“缺席”。
同一天,当大陆首次以法定形式纪念台湾光复日,向世界清晰传递“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历史事实时,身为蒋介石曾孙的蒋万安却“缺席”了。
他当天现身大安森林公园生态博览会,对核心议题避而不谈,直到媒体追问,才抛出“中华民国有自己的光复节”的模糊论调。
![]()
而郑丽文,这位刚刚接任党主席的新领袖,在通篇赢得满堂喝彩的演说中,对“两岸统一”这四个字,同样是只字未提。
这场精心编排的戏,究竟是在演给谁看?是为了安抚岛内日渐高涨的本土情绪,还是为了延续国民党那套早已过时的“模糊”策略?
说到底,这种回避与缺席,像一根针,扎在了无数期待两岸和平统一的同胞心上。
一个百年老党,在民族大义的考卷上,交出了一份如此令人失望的答卷,怎能不让人心生寒意?
![]()
蒋家后人的神操作,是精明还是背叛?
蒋万安的立场,其实早有端倪,只是这一次,他的表演来得更加赤裸。
早在2022年的台北市长选举中,为了争取中间选票,他就刻意淡化了自己身上的深蓝色彩。
那是一种政治上的“断舍离”,试图与家族的历史记忆做切割,以便在岛内这片复杂的水域里游得更安稳。
当选市长后,他的市政工作做得有板有眼,推动大巨蛋开幕、搞“祝你好孕”计划,这些都让他显得“接地气”,赢得了台北市民的认可。
![]()
可一碰到两岸关系这个核心问题,他立刻就切换到了“打太极”模式,延续着那种“顾此失彼”的摇摆姿态。
既不明确支持“台独”,又不愿认同统一目标,这种看似圆滑的“中间路线”,实际上是对历史大趋势的公然切割。
要知道,他的父亲蒋孝严,曾多次公开强调“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直言自己“永永远远是中国人”。
这种清晰坚定的民族立场,与蒋万安的含糊其辞,形成了何其鲜明的对比。
![]()
2005年,蒋万安曾跟随父亲到大陆认祖归宗,并将姓氏从“章”改成了“蒋”,这本该是一段寻根溯源的佳话。
可如今,他却在台湾光复这个民族节点上选择回避,这种前后矛盾,究竟是一种政治上的成长,还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背叛?
从蒋经国的儿子们,到蒋孝严、蒋孝慈兄弟,再到如今的蒋万安,蒋家后人的立场,正呈现出一条清晰的“代际衰减”曲线。
这种变化,折射出的不仅是一个家族影响力的衰退,更是台湾本土政治生态对个体身份认同的强大侵蚀力。
![]()
当全党沉默,她的呐喊为何如此孤独?
在国民党整体性沦陷的迷雾中,有一个人的身影,却显得格外清晰,也格外孤独。
她就是前国民党主席洪秀柱,那个在党内大佬纷纷避选的2016年挺身而出的女性。
在全代会上,当马英九抹着眼泪,当郑丽文回避着统一,洪秀柱只是紧紧握着郑丽文的手,以示鼓励。
![]()
这个动作里,有期许,有嘱托,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但她没有再多说什么。
因为她知道,真正的力量,不在于会场里的掌声,而在于能否坚持说出那些别人不敢说、不愿说的真相。
洪秀柱的立场,向来鲜明得像一把利剑,她多次直言“两岸统一,天经地义”,这种坚定态度,正是当前台湾政坛最稀缺的品质。
![]()
她力推“和平政纲”,明确提出深化“九二共识”,甚至喊出“求同存异”更要“求同化异”的主张。
卸任后,她出资成立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专注于两岸青年交流,用“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的理念,去培育年轻一代。
她试图扭转民进党“去中国化”教育的负面影响,这种坚持,是一种对抗,更是一种抢救。
![]()
然而,她的坚守,在国民党内部却显得如此曲高和寡,以至于她的声音,常常淹没在“维持现状”的合唱里。
郑丽文提出的“九二共识”要“与时俱进”,本质上是为选举服务的包装,这与洪秀柱所坚持的“九二共识”核心,早已背道而驰。
当一个党的大部分成员都在纠结于岛内的情感和尊严,而不敢触碰国家统一这个根本问题时,洪秀柱的呐喊,又怎能不显得孤独呢?
![]()
融合发展与滚滚车轮,谁能阻挡?
无论台湾岛内的政治人物如何表演,无论他们如何用精明的算计来回避大义,有些趋势,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
大陆方面,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开放上海、福建团客赴台游,考虑全面重启大陆团队及个人赴台游。
![]()
这些举措,像春风化雨,正一点一滴地消融着横亘在两岸之间的冰层。
这种融合,不是单向的恩赐,而是两岸人民共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台办的回应,更是清晰而坚定,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定海神针,这个立场,没有任何模糊空间。
董军防长也正告美方,不要干涉台海,这背后的自信与力量,源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长。
赖清德还在鼓吹“互不隶属”,郑丽文还在讲维持现状,但这些声音,在历史的滚滚车轮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去年能有两场“联合利剑”军演,今年极有可能举行的“海峡雷霆”军演,或许就是收复台湾的又一伟大信号。
![]()
这已经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的问题。
蒋万安的“神操作”,郑丽文的“新论述”,都只是这个大时代背景下的小插曲,他们的投机,最终只会让自己在历史的浪潮中被彻底边缘化。
因为,时间与势,都在中国这一边,当融合发展的车轮开始滚滚向前,任何试图螳臂当车的行为,都终将被碾得粉碎。
![]()
结语
历史的舞台上,有人在表演,有人在坚守,我们寒心的,是精致的利己,而非所谓的无奈。
融合发展的大道已经铺开,统一的车轮滚滚向前,任何投机,都将在时代巨轮下化为齑粉。
当更多洪秀柱式的人物站出来,当更多中国人看清大势,谁能告诉我们,那一天还会远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