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管道操作规程
6.3.1一般要求
管道的使用单位,应当在工艺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中,明确提出管道的安全操作要求,操作规程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管道操作工艺指标,包括最高工作压力、最高工作温度或者最低工作温度;
(2)管道操作方法,包括开、停车(机)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管道运行中重点检查的项目和部位,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和防止措施,以及紧急情况的处置和报告程序。
6.3.2非金属管道操作规程的专项要求
非金属管道操作规程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非金属管道的工作温度如果高于常温,在第一次升温后冷却到常温时,需对法兰螺栓再次拧紧,处于高温状态时不得拧紧螺栓;
(2)非金属管道工作压力不得超过设计压力,管道的工作温度不得超过设计温度;
(3)管道输送介质的种类、浓度等符合设计要求;当有变动时,需经过设计单位确认;
(4)管道增压、减压需缓慢均匀;
(5)不得用力敲击管道,避免硬、尖锐物撞击和外部挤压,不得附加设计以外的载荷。
6.4管道经常性维护保养
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管道巡检制度,并且对管道系统、支承件、机械安全联锁装置和仪表等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且记录,保证在用管道始终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6.5定期自行检查
6.5.1一般要求
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定期自行检查制度,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本单位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对投入使用的压力管道进行日常检查、年度检查:
(1)日常检查的主要内容为管道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安全附件、阻火器、机械安全联锁装置、仪表、支吊架等完好情况,管道系统无振动、摩擦以及异常响声,各密封面无泄漏,无其他异常情况等;
(2)使用单位可根据本规则附件D和本单位所使用管道的特点和使用状况等确定管道年度检查的内容。
使用单位应当记录检查情况,对发现的安全风险隐患应当立即采取防范措施,对影响管道安全运行的隐患应当及时消除。
7.1.6使用单位基本要求
使用单位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制订管道定期检验计划,在管道定期检验有效期届满的1个月以前向检验机构申报定期检验;
(2)做好检验配合和安全监护工作,对所提供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3)对检验中发现的缺陷和问题,提出处理或者整改措施并且负责落实,及时将处理或者整改情况书面反馈给检验机构。
7.2.2资料准备及审查
检验前,使用单位一般应当向检验机构提供以下资料:
(1)设计资料,包括设计单位资质证明、设计说明书、设计图样、直管和非标管件计算书等;
(2)安装资料,包括安装单位资质证明、竣工验收资料(含管道组成件、管道支承件的质量证明文件),以及管道安装监督检验证书等;
(3)改造或者重大修理资料,包括施工方案和竣工资料,以及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改造、重大修理监督检验证书;
(4)使用管理资料,包括使用登记证、《使用登记表》《压力管道基本信息汇总表--工业管道》,以及运行记录、开停车记录、运行条件变化情况、运行中出现异常以及相应处理情况的记录等;
(5)检验、检查资料,包括安全附件以及仪表的校验、检定资料,定期检验周期内的年度检查报告和上次的定期检验报告,检验人员应当对使用单位提供的管道资料进行审查。
本条(1)~(3)项的资料,应当在管道投入使用后首次定期检验时进行审查,以后的检验视需要(如发生改造或者重大修理等)进行审查。
来源:公众号“特设人”
“版权声明:我们的目的旨在行业分享交流,传递行业正能量,讲好与特种设备有关故事,引导行业与公众守法合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