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月亮”这个词在近些年变得炙手可热,它似乎每年都会“造访”地球好几次,刷屏我们的社交媒体,每一次出现,都会伴随着“百年一遇”、“史上最大”之类的形容词。
![]()
这不免让人产生两个疑问:
- 如果它每年都来好几次,那它还“超级”吗?
- 它到底比我们平常看到的“普通月亮”大多少?值得我们如此兴奋吗?
![]()
为什么月亮的大小会变化?
要比较“超级月亮”和“普通月亮”,我们首先要明白为什么月亮的大小本就会变化,这源于一个基本事实: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并非一个完美的圆形,而是一个椭圆形。
![]()
就像一个被轻微压扁的圆,这个椭圆轨道使得月球和地球的距离在不断变化,月球运行到距离地球最近的点,平均距离约为 36.3万公里,月球运行到距离地球最远的点,平均距离约为 40.5万公里。
月球每个月都会经过一次近地点和一次远地点,这个距离差达到了4.2万公里,当地球、月球、太阳排成一条直线时,如果月球恰好运行在近地点附近,我们看到的这个又大又圆的满月,就被称为“超级月亮”。
![]()
“超级月亮”这个词听起来极具冲击力,但量化来看,这个“超级”的幅度可能比你想象的要“温和”,我们比较的对象,不能是模糊的“普通月亮”,而应该是它最极端的反面“迷你月亮”,也就是发生在远地点的满月。
根据简单的透视原理,“超级月亮”的视直径比“迷你月亮”大了约 14%。
![]()
如果你在两个不同的夜晚,分别拍下“超级月亮”和“迷你月亮”,然后把照片放在一起对比,这个14%的差距是清晰可见、不容置疑的,但是如果你只是凭肉眼和记忆,今晚看“超级月亮”,半年前看过“迷你月亮”,你的大脑几乎无法分辨出这14%的细微差别。
![]()
视觉大小增加14%,但亮度的增加要“超级”得多,亮度不仅与视觉面积有关,还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综合计算下来:“超级月亮”会比“迷你月亮”亮大约 30%,这个30%的亮度提升是相当可观的。
在“超级月亮”的夜晚,如果你在没有光污染的郊外,你会感觉地貌被照耀得异常清晰,甚至有些刺眼,所以相比于“迷你月亮”,“超级月亮”的尺寸大了14%,亮度高了30%。
![]()
由于月球的近地点周期(27.55天)和满月周期(29.53天)并不完全同步,它们总会“追逐”对方,这导致每年总会有一个“超级月亮季”,通常会有连续3到4次满月都符合这个宽松定义,这就是为什么你感觉每年总能听到好几次“超级月亮”的预告。
![]()
但请注意,在这若干次中,只有一次是距离最近、最“超级”的那一个,例如2025年11月5日的满月就是21世纪以来距离地球最近的几次满月之一,它比同年的其他“超级月亮”要更值得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