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人在印度航空公司空难中遇难,39 岁的维什瓦什库马尔・拉梅什却从被火焰吞没的波音 787 客机残骸中独自走出,他坦言 “这是奇迹,我是最幸运的人”。
可这份 “幸运” 背后,是弟弟阿贾伊隔座罹难的剧痛,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折磨,更是家庭生活的全面崩塌。
印度航空又能否为他破碎的生活提供实质性支撑?
![]()
今年6月,印度西部某机场起飞的波音 787客机突发事故,机身瞬间被火焰吞噬,现场视频曾震撼全球 。
画面里,拉梅什从浓烟弥漫的残骸中踉跄走出,浅色衬衫沾着灰尘,表面仅受轻伤。
据艾哈迈达巴德机场救援记录显示,当时客机坠毁后 10 分钟内,机身已完全被火覆盖,拉梅什是救援人员抵达前唯一自行脱困的乘客。
![]()
“我解开安全带时,身边的弟弟已经没了呼吸。” 拉梅什在莱斯特社区的采访中数次哽咽。
他与弟弟阿贾伊共同经营的印度第乌家族渔业生意,曾被当地工商会列为 “小型特色产业标杆”,年均营收约 2.5 万英镑。
如今生意因无人打理已倒闭,留下年迈母亲和四岁儿子。社区领袖桑吉夫・帕特尔透露,拉梅什的母亲近四个月每天坐在家门口,“不说话、不吃饭,只是抱着阿贾伊的照片流泪”。
![]()
拉梅什的医疗诊断报告显示,他的腿部、肩部存在多处软组织挫伤,膝盖韧带撕裂,需长期康复治疗。
“他现在走路要靠妻子搀扶,上下楼梯都需要辅助工具。” 发言人拉德・塞格展示的康复记录显示,自空难后,拉梅什未接受过系统医疗护理,仅靠社区捐赠的止痛药缓解疼痛。
更严重的是心理创伤。英国心理健康机构 “Mind” 的专家指出,空难唯一幸存者出现严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概率高达 90%,若不及时干预,症状可能持续数年。
![]()
拉梅什在印度住院期间虽被确诊 PTSD,但回国后因经济压力未接受任何心理治疗。
印度航空(塔塔集团旗下)曾向拉梅什提供21500英镑临时赔偿金,并表示 “已优先考虑受害者需求”。
但拉梅什的顾问算了一笔账:渔业生意倒闭损失约 5 万英镑,母亲和儿子的生活开支每月需 1200 英镑,加上医疗费用,21500 英镑仅够维持6个月基本生活。“这远远不够覆盖紧急需求。”
更让他们不满的是会谈请求被拒。塞格透露,自9月以来,他们三次正式邀请印度航空高管会面,均 “被无视或拒绝”。
![]()
对此塔塔集团官网10月发布的声明称,“已在拉梅什接受采访前,提议安排高层会面,并协调了医疗资源备选方案”。
但拉梅什方表示,从未收到具体会面时间或医疗资源的相关信息。
英国航空监管机构工作人员分析,此类空难后受害者与航司的沟通矛盾,多因 “责任界定未明确” 导致,“航司可能担心会谈中涉及事故责任问题,从而影响后续调查”。
印度飞机事故调查局(AAIB)7 月发布的初步报告显示,客机起飞后 3 秒内,左右发动机燃油流量同时降至零,初步排除人为操作失误,目前正重点排查燃油系统部件故障。
![]()
报告中提到,涉事波音 787 客机于 2018 年交付印度航空,累计飞行时长约 1.2 万小时,最近一次维护在 2024 年 5 月,“未发现明显异常”。
波音公司官网也于 8 月回应,“将全力配合印度调查机构,提供 787 机型的技术支持”。值得注意的是,2020-2023 年间,全球共发生 3 起波音 787 燃油系统相关故障,虽未造成事故,但均需紧急迫降。航空安全专家马克・古德温指出,“若此次调查确认燃油系统存在设计缺陷,波音可能面临全球范围内的机型检查”。
![]()
调查仍在继续,而对拉梅什而言,当下更需要的是实际帮助。好在,他并非孤立无援。
莱斯特当地印度裔社区已发起帮扶行动,截至 10 月,共筹集 1.2 万英镑善款,用于支付拉梅什的初期医疗费用。
社区还联系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为他安排免费心理治疗。“
![]()
拉梅什的 “奇迹生还” 是不幸中的万幸,虽历经丧亲之痛、身心折磨与沟通困境,但社区的帮扶、医疗的介入与航司后续可能的配合,正为他点亮重生的光。
空难的调查仍在推进,而对幸存者的长期关怀,才是 “奇迹” 真正的延续。愿每一个历经劫难的人,都能在温暖与支持中,重新找回生活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