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疏附县木什乡2000亩“昆仑六号”药用酸枣迎来丰收,鲜红果实挂满枝头,阵阵果香飘满戈壁沃土。如今,酸枣已形成初步产业链,以优质品种为基础,串联起生态保护与村民增收,切实助推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
11月2日,在药用酸枣种植基地里,酸枣树排列成行,一颗颗酸枣挂在枝头,似红宝石般镶嵌在叶片间。村民们穿梭其中,正熟练地采摘果实,有的踮起脚尖够着高处的枝条,有的仔细将酸枣收入桶中,不一会儿,桶里便堆满了果实,颗颗饱满诱人。
据了解,自2020年起,疏附县木什乡引进新疆酸枣树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凭借成熟的酸枣种植经验,多次实地勘察疏附县气候、土壤特性,最终承包下2000亩枣园,启动长期的品种改良与选育工作。
新疆酸枣树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岩介绍,酸枣耐旱、喜光照,疏附县的气候条件使得作为食用的酸枣面糖分更高,作为药用的酸枣仁含量远远高于药典标准;且酸枣树根系发达,能有效防风固沙,实现生态效益与产业效益的双向统一。尤其是独家培育的“昆仑六号”品种,在疏附种植挂果率高、果实品质优,今年预计亩产可达400公斤,按市场价计算,亩产值能达到8500元。
经过数年精心培育,今年“昆仑六号”品种嫁接已全面完成,昔日枣园焕发出全新生机。为支撑产业规模化发展,今年5月,该公司还在辽园镇建设了600亩酸枣苗圃,既为大规模种植提供优质种苗保障,也为后续加工环节储备稳定原料。与此同时,优质品种的落地不仅带来可观产业效益,更开辟了村民就近就业的增收新路径。
从前期嫁接、日常管护到采收,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力,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好机会。疏附县木什乡谢热克萨依村村民麦然姆妮萨·阿斯木作为老员工,已在酸枣基地工作了五年,“在这里干活一天能挣80元,一个采收季下来能赚好几千元。既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又能有稳定收入,心里特别踏实!”
酸枣,被誉为“东方睡果”,尤以酸枣仁的药用价值最为突出。作为40种大宗中药材之一,酸枣仁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的功效。为进一步提升酸枣产业价值、延长产业链条,该公司在辽园镇新建的酸枣加工厂已进入竣工投产倒计时。张岩介绍,加工厂投产后将主要生产酸枣仁药用原材料和酸枣醋、酸枣酒等食用产品,推动酸枣从“鲜果”向高附加值加工产品转型;同时,企业已与塔里木大学、中国农科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喀什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在品种认证、专利申请、技术示范推广等领域持续发力,后续还计划依托科研力量开发酸枣饮料、保健品等产品,为产业链延伸提供科技支撑。
目前,公司已逐步形成“种植+加工+科研”的完整链条。苗圃为种植环节提供种苗,种植基地为加工厂输送鲜果,科研机构为全链条赋能。一粒粒小酸枣扎根戈壁沃土,既通过根系固沙发挥生态作用,又通过就业带动、产业升级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
张岩信心满满地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深耕酸枣产业,持续以“小果实”撬动“大产业”,为地方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作者:王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