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不下雨,水田裂三尺”,是嘉禾县流传许久的俗语。嘉禾县处于丘陵山地地形与喀斯特岩溶地貌区,水量存储不一致等矛盾凸显,喝上一口“安全水”成为百姓的心头盼。
嘉禾县在全省率先吹响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号角,构建起完备的供水体系,实现行政村供水覆盖率、水质达标率双100%,包括7.5万户农村用户在内的共10.15万户居民告别“吃水难”的历史。
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嘉禾县位于湘南,降水量不少。但因为地处丘陵山地,喀斯特地貌如同一个“筛子”,一些地方存不了水、聚不了水。如何让所有村民都喝上“放心水”?其实,过去嘉禾县各乡镇都有小水厂,但都没有突破“农村供水必亏本”的怪圈,导致经营效益不佳,部分地区服务跟不上。
嘉禾县决定采取城乡供水一体化模式,彻底解决全县农村供水难题。但丘陵山区县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难度不小。因为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项目技术要求和工程投入都比较大。2010年起,嘉禾县将城乡供水一体化作为“一把手”工程,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投资大、周期长,资金短缺曾是制约项目推进的‘拦路虎’。”嘉禾县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书记李东介绍,嘉禾县创新模式,以“拨、凑、贷、捐、引”5个渠道破解资金难题,为项目建设注入“源头活水”,累计筹集建设资金9.58亿元。
历经10年,嘉禾县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以久久为功的决心,让4个优质水源点互联互通,建成4座现代化水厂,7处加压泵站精准补压,450公里输水主管纵贯城乡,7200公里配水管道延伸进村入户,日供水能力跃升至8万立方米,供水网络覆盖城乡10.15万户居民。
![]()
△工作人员介绍嘉禾县自来水公司智慧水务。
“三化”赋能,构建“五同”格局
“农村用水和城市用水一样方便!”嘉禾县塘村镇平世村村民欧南飞告诉记者,10月31日家里停水了,15分钟内就有技术人员上门维修,发现是水表出了故障,不到半小时就恢复供水了。
嘉禾县始终坚守“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监管、同服务”的核心理念,彻底打破城乡供水壁垒,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与城区同等便捷的供水服务。此外,嘉禾县采用“居民缴费+政府补贴”的模式,切实减轻农村群众用水负担;延伸便民服务触角,将报装、维修、缴费等服务下沉至乡镇。
“‘五同’背后,是‘三化’赋能。”李东介绍,嘉禾县坚持管理专业化、调度信息化、服务智能化,让供水管理提质提效更智慧。
嘉禾县构建“1个总公司统筹+N个供水站落地”的管理体系,组建10个乡镇供水站,将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打造“智慧水务”平台,实时监控管网水压、流量、水质等关键参数,为供水安全筑牢“科技防线”。全面推广IC卡智能水表,让群众缴费更便捷,大幅降低人工管理成本。历经15年实践,嘉禾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受益人口持续扩大、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真正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嘉禾县是山区县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生动实践。”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南从顶层设计、资金保障、项目建设等方面,全方位落实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至2025年,全省共实施完成农村供水项目2390处,受益人口1890万人,农村供水逐渐从单元分散向规模集中转变,推动城乡共饮“一江水”。
![]()
△清水流入嘉禾居民家中。
潇湘晨报记者彭皓泽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