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来源:亚洲研究协会 等
编辑整理 :双一流高教
2025年11月5日,亚洲研究协会(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AAS)发布讣告:著名中国史学者、美国犹他大学戴真兰(Janet M. Theiss)教授去世,享年61岁。
AAS 在其声明中写道:“我们悲痛地宣布,犹他大学中国历史学家、亚洲研究协会东亚与内陆亚洲理事会(East & Inner Asia Council)主席戴真兰已去世。戴真兰是AAS的长期会员,也是清史研究领域的领导者。我们向她的家人和同事致以最深切的慰问。”
![]()
戴真兰教授生于1964年11月10日,1986年于斯沃斯莫尔学院(Swarthmore College)获文学学士学位,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深造,并于1998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她自1997年起加入犹他大学历史系,1997—2004年任助理教授,2004年晋升为副教授,并于2005年起负责该校亚洲研究项目(Director, Asian Studies Program),2007年起担任犹他大学亚洲中心主任。
戴教授的学术生涯以档案研究和跨学科视角见长。她的代表作《可耻的事务:十八世纪中国贞节的政治》(Disgraceful Matters: The Politics of Chastity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广泛被视为对清代性别、家庭与司法话语研究的重要贡献。该书基于丰富的一手材料,尤其利用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中866份刑事案件报告,并辅以官员建议、地方官员指南与皇帝诏令等文献,系统考察了“贞节”话语在国家与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及对女性处境的影响。
![]()
该著作自出版以来在多种学术期刊上获得评述,评论者普遍肯定其档案使用的广度与分析的细致性,认为其研究“复杂化”了此前对该主题的单一解释并提出新的研究问题。
除专著外,戴教授是多部学术著作与期刊的撰稿人或编辑合著者;她合著有关现代东亚性别史的专题作品,并参与编辑《牛津现代东亚性别史手册》(Oxford Handbook of Gender in Modern East Asia)等重要学术项目。她在《Journal of Asian Studies》、《Gender & History》、《Late Imperial China》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主题包括清代司法实践中精英的角色、书信作为情感与法律证据的价值,以及十八世纪亲密关系的社会风险等。
戴教授曾获得多项学术与教学资助与荣誉:她先后获得美国教育部(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国家资源中心与外语与区域研究基金(Foreign Language and Area Studies)的大型资助,作为首席研究员累计推动项目资金达数369万美元;她亦曾获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NEH)研究员资助、富布赖特博士论文研究奖(Fulbright doctoral dissertation research abroad fellowship)、Lowell Durham 博士后研究员奖,以及犹他大学Faculty Fellow Award、Ramona Cannon 教学奖、College of Humanities 人文学科杰出服务奖若干院校与学院层面的教学与研究奖项。
戴真兰教授长期活跃于专业学会与期刊编辑工作,曾任清代研究学会(Qing Studies)联合主任、《中华帝国晚期》(Late Imperial China)副主编,并在美国与国际的学术评审、会议组织与学术交流中承担重要角色。她担任AAS东亚与内陆亚洲理事会主席的职务,也体现了其在亚洲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与组织领导能力。
戴真兰教授生前开授课程涵盖自1500年以来的亚洲史、现代中国史、中国家庭与性别史、中国环境史等多门课程,她还曾到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讲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