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初,捷克议会选举结果出炉,政坛一夜之间翻天覆地:三股原本边缘的右翼政党联手夺权,直接把传统亲西方的执政联盟踢出权力中心。新联盟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把“停止对乌克兰援助”写进了施政纲领,这一步不仅让整个欧盟措手不及,也让乌克兰深陷困境。
曾经坚定援乌的东欧,现在开始出现政策大转向,一个个国家都开始回头看自己家里的账本。谁也没想到,决定战局走向的,不是导弹,不是谈判,而是一张张选票。捷克这次突然“变脸”,到底是民意觉醒还是政客操盘?对乌克兰来说,这场“投票革命”是否意味着真正的转折点已经到来?
![]()
捷克的这场选举,早在选前几个月就已经露出端倪。多项民调显示,超过49%的捷克人认为对乌援助“过头”了,认为“不够”的人不到6%。捷克家庭的能源支出翻了三倍,通胀一度飙到17.5%,面包和牛奶的价格涨幅超过40%,医院排队排到2026年,养老金却迟迟不涨。
选民开始质问:我们的钱到底花哪去了?11月初的投票日,三股右翼势力——“不满公民行动”党、“自由与直接民主党”和“为自己驾驶者党”,迅速达成执政协议。
![]()
领导人巴比什更是直言,捷克不该再当“提款机”,政府的钱必须花在“捷克人自己身上”。这番话不只是竞选口号,而是写进了正式的执政承诺。
在这之前,捷克可是欧盟里的“援乌模范生”。去年一年光是翻新T-72坦克就送了120多辆,装甲运兵车送了200多辆,还改造了几十套反隐身雷达系统。财政上,捷克还拨款了超过15亿欧元,医疗物资从捷乌边境源源不断地送了三年。
![]()
更不用提那个轰动一时的“百万枚炮弹计划”,是捷克联合德国、法国、荷兰等近20个国家发起的,德国一口气掏了5.4亿欧元,总共送了350万发大口径炮弹给乌军。捷克当时被欧洲舆论称为“援乌先锋”,总统帕维尔更是四处奔走找弹药。
可这么多年援助换来的,不是选票,而是愤怒。这次选举彻底暴露了一个现实:援乌政策,已经不再是“政治正确”,而成了政治包袱。
![]()
巴比什的竞选语言异常直白:“捷克人的钱要花在捷克人身上”。他承诺减税、提高退休金、冻结能源价格,还痛批旧政府在援乌合同中“暴利横行”。副主席更爆出猛料,说很多送到乌克兰的炮弹根本用不了,还要返修,采购过程黑幕重重。
这三家反援乌政党,各自得票都不算高,但一凑起来,刚好超过议会多数门槛,直接实现了政权更替。帕维尔总统虽然军人出身,极力反对这一转向,甚至公开批评“这是在损害国家利益”,但也无能为力。从那一刻起,捷克的对外政策天平就倾斜了。
![]()
被叫停的不只是援乌合同。10月,前政府刚签了7200万美元的防空导弹协议,新联盟一上台就表示要“全面重新评估”所有未执行协议。这句“重新评估”,实际上已经是“停止执行”的温和说法。
乌克兰那边的反应也很快。外交渠道立刻联络捷克新政府,试图“挽回局面”。但新政府明确表示,这不是外交问题,这是选民的选择,民意不能违背。这场政治地震的影响,早已不局限于捷克国境线以内。
![]()
斯洛伐克在捷克选后不久,也完成了换届。新上任的“方向党”领导人菲佐宣布,将停止一切对乌武器输送,仅保留人道援助。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则第一时间发声支持捷克,称“捷克的决定证明欧盟援乌政策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并透露正联合波兰部分政党,推动重新审议对乌援助计划。
这三个国家联手,不是偶然。它们同属“维谢格拉德集团”,在2015年难民危机时就曾联手抵制欧盟政策。这次它们再次抱团,目标是把“反援乌”做成一个东欧统一立场,逼欧盟让步。
![]()
欧盟当然紧张了。布鲁塞尔立即召开闭门会议,有成员提议建立“中东欧国家对乌政策协调机制”,实质上是想“压住风向”。但效果甚微。因为现实已经摆在眼前:东欧国家民众越来越不愿意为乌克兰买单。
11月,瑞典Ipsos民调显示,支持“继续大规模军事援乌”的人降到52%,比6月下降15个点,反对者升至41%;芬兰Taloustutkimus调查也指出,近半数民众希望减少援助,把精力放在国内经济。
![]()
也就是说,这股“反援乌”风潮正在整个欧洲迅速蔓延。捷克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第一个敢于做出政策改变的国家。它的行动可能会让更多国家跟进。
甚至波兰的农民党因乌克兰粮食进口问题多次抗议,已经要求减少援助。德国、法国虽然表态坚挺,但内部也有政党在推动“减援议案”。意大利、芬兰的极右翼政党也早已公开反对援乌预算。
![]()
欧盟对乌援助预算高达800亿欧元,仅德国就承担了超过200亿。现在捷克一带头,很多国家都在重新算账。捷克新政府说得很直白:每送一辆坦克,就是3公里公路维修费没了;每拨1亿欧元援乌款,就是养老福利要缩水5%。
要知道一旦东欧援助链断裂,乌克兰的补给系统就会出问题。捷克是乌军装甲设备、雷达系统、弹药的主要供应方,中断后,乌军维修效率可能下降30%以上。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已经放话,如果弹药供应跟不上,冬季反攻计划就得作废。
![]()
更致命的是,美国那边也开始撤援,泽连斯基甚至罕见地向中国喊话,希望调停停战。如果这时候欧洲再出现系统性断供,乌克兰的战局就可能彻底失控。
战争打到第三年,乌克兰的“后方保障网”已经摇摇欲坠。对欧盟来说,捷克这步棋,不只是政策调整,而是打破了“亲西方援乌”的联盟共识。过去靠“反俄共识”维系团结,现在这条线已经绷断。
![]()
欧盟的统一外交姿态,正在变成一句空话。捷克这次的转向,其实不是哪位领导人拍脑袋决定的,而是选民用选票给出的答案。也正因为如此,无论乌克兰怎么劝说,新联盟都不会轻易改口。不兑现竞选承诺,才更容易被选民抛弃。
捷克这次政坛大变脸,本质上不是政客变卦,而是现实打败了口号。喊再多“对抗专制”“捍卫民主”的口号,也抵不过家里电费、油价、养老金的压力。当曾经最坚定的盟友都选择转身,乌克兰战败的后果,确实正在一步步显现。
![]()
捷克这一票,撕开了东欧亲乌联盟的第一道口子。如果更多国家跟进,乌克兰接下来的局势将更加艰难。这不是哪国的孤立事件,而是整个西方内部裂变的前兆。选票的力量,正悄悄改写战场的走向。
信息来源:
[1]外媒爆料:匈牙利拟联合捷克和斯洛伐克组建“疑乌联盟” 环球网
[2]“捷克版特朗普”将回归?“欧盟又要头痛了” 观察者网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